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大土匪》第965章:民心所向
“這位軍爺,不要因為此人生氣,不值得!”

一個老漢看到吳順似乎氣得不清,連忙出來勸慰。

那尖嘴猴腮的人名叫是趙候,從小到大都是遊手好閑,總喜歡做一下偷雞摸狗的事情。這一次應該是看到武陵軍隨便讓百姓收糧食,心中打起了小九九。

“沒事,老人家不必權,收了糧食不去上繳的,告示牆上早就說明,既然有人明知故犯,咱們武陵軍將士的刀也是鋒利的。”

吳順說話的語氣很平靜,甚至有些溫和。但是聽在趙候耳朵裡,那就是催命魔音。

“將軍,小人一時豬油蒙了心,還請將軍饒命了,小人再也不敢了……”

剛才還趾高氣揚的趙候,現在渾身發抖地跪在地上。直到這時候他才想起來,不是武陵軍不管他,而是不屑於於打理。但是他敢這麽張揚,是要付出代價的。

看那趙候抖得厲害,一句利索話都說不了,吳順冷笑道:“趙候是吧,武陵軍中軍令如山,你去吧,你的家人自有我武陵軍代為照顧。”

“不要啊將軍!”

“不要啊!”

“我不想死啊,饒了我吧……”

距離死亡那麽近,趙候渾身都沒有力氣了,兩個武陵軍將士將其拖走,不一會兒就返回。至於那趙候已經被處理了。

“大家都散了吧,收糧的繼續收糧,該怎麽做不用本將重複吧?”迎著百姓們恐懼不安的眼神,吳順沒有感情的說道。

這種時候,一定要樹立榜樣,其實趙候這種人殺不殺都無所謂,只不過他正好撞在吳順手上,為了讓百姓們提前知道蜀國的制度也算不錯。

經過這一幕之後,收糧的百姓們顯得有些緊張,沒有了之前的輕松愉快,但是身體依然有條不紊的勞作著。

死了一個人,讓百姓們明白,武陵軍對他們不錯,但是他們也必須遵守規定。不然那些和和氣氣的大兵分分鍾就會化身屠夫。

因為吳順下令殺了人,很少有人敢接近他,到了正午,吳順覺得索然無味,便帶著曲阿離去。田地裡又開始有了歡聲笑語。

“唉,趙候咎由自取啊。”

剛才勸吳順的那老漢說道。

他能感覺到吳順的和氣,當然也能感受到趙候胡言亂語後,吳順的憤怒。好在吳順並不嗜殺,的不會遷怒別人,不然他們哪裡還有機會繼續收糧。

“誰說不是呢,趙候是狗腿子當慣了,不知道我們這些人的苦啊,死了也好。”

一個老婦說道。

遊手好閑的趙候在城裡那是極盡阿諛奉承,靠著這份不要臉皮的本事,他巴結了不少富家公子,生活上要比百姓好很多。

只是武陵軍殺來,那家人跑了,他這種可有可無的人,自是被無情拋棄……

“快點收糧,該上繳的上繳,剩下的要藏好,千萬不要被城裡的人搶了去。”又一個人說道。

武陵軍承諾給他們五成糧食,但是其他人沒有,吳軍會搶他們的糧食財物,一些擁有私兵的家族也會那樣做。

收到糧食後,百姓們最先要做的是去上繳,然後找一些好地方藏糧。

建業,吳王府。

孫權靜靜的坐著,聽魯肅的匯報。

“子敬,其他城池的百姓能不能搶過來?”

孫權問道。

魯肅說武陵軍給百姓讓糧食,很多百姓收到了糧食就跑進深山去了,跟本出沒人再回城。再這樣下去,就沒人幫他孫權打仗了。

“王上,城外的糧食都被武陵軍和百姓給收走了,據斥候回報,百姓中不少青壯自發要入武陵軍。民心已失啊……”

魯肅哀歎著。

他沒想到吳順會來這麽一招,直接把吳國人搞得分崩離析。城中的百姓一旦出城就不會回來。軍中將士普遍鬥志低迷。

最主要的是,現在吳國的百姓有了糧食,不是去了蜀國就是遁入深山,這種情況對吳國來說,極其不利。

雖然知道,但是吳國君臣偏偏沒有辦法!武陵軍虎視眈眈,吳國士卒不敢出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百姓將糧食收了,還興高采烈的送一半給武陵軍,那些糧食本來是他們的!

“民心已失……差距太大了!”孫權喃喃的說道。

現在還在他掌控的只有建業城以及附近幾座城池,比起武陵軍來,他們本土作戰反而處於被動。

魯肅看到孫權鬥志也不行,心中一片淒涼!

他還殫精竭慮的想著為吳國找出路,但是孫權自己都快放棄了。即使魯肅知道孫權的難處, 但是作為臣子,孫權的表現,他很是失望。

人一旦失望,做事就不會用心。但是魯肅不一樣,他不是普通人,失望歸失望,該做的事,他還會拚盡全力去做。

只要孫權還在堅持,他就不會放棄!

“王上,建業城高牆厚,武陵軍輕易攻打不下,魯國大軍蓄勢待發,武陵軍不得不分兵把手。區區支軍團,武陵軍休想攻破建業……”

為提升孫權的信心,魯肅分析了一遍敵我形式。

聽完魯肅的分析,孫權眼裡的精光又回來了少於,他還沒有輸呢。有曹操在側,他確定武陵軍不敢出全力。

“不知還有哪裡可以借兵。”孫權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他買考慮這個天下還有哪裡可以找到盟友。

“王上,有魯國在,便可無憂,至於借兵,應該沒人願意吧。”魯肅說道。

其實借兵的地方也還有,只不過這些人誰也不敢得罪蜀國。魯肅知道孫權想讓交州的士燮出兵,交州士燮,在孫權立吳國的時候便上表歸附,現在的交州名義上是吳國的,但實際控制人依然是士燮。

蜀國出兵攻打吳國已久,如果士燮讓真心歸順吳國,早就出兵來助了。這麽久沒來,不用想也知道為什麽。

士燮怕蜀國秋後算帳,或者說士燮暗地裡心向著蜀國。

交州的實力跟蜀國毫無可比性,實力差距太大,弱勢的那一方想的多半不是反抗……

孫權沒有地方找救兵,只能發瘋似在城裡操練士卒,他知道武陵軍之所以那麽強,就是因為操練的多,操練的狠!

吳國已經到了這種境地,他只能奮力一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