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蟻賊》三十六 士誠有意北上,察罕已入彀中
鄧舍與洪繼勳正說話間,室外有人來報:“通政司密奏、前線軍報。≯ W≤WW≦.81ZW.COM”

 兩人停下話頭。

 鄧舍吩咐說道:“呈上來。”

 先打開“通政司密報”,有兩份。上邊一份是徐州、宿州傳來的原件,下邊一份是李生寫的分析報告。

 鄧舍看過後,遞給洪繼勳,笑道:“說曹操、曹操到。我正準備和先生談談張士誠,推測一下在當前局面下、他會有何舉動。……,你瞧,這徐州、宿州的情報就已經送來了。”

 洪繼勳接住,細細觀看,見原件上寫道:“我徐、宿對面之浙軍,漸有增多之趨勢。松江風傳:士誠與察罕已經簽訂好了盟約,有彼此呼應、圖我濟寧、徐、宿之意。”

 李生的分析報告上則寫道:“士誠與察罕簽訂盟約這件事,之前,臣就有耳聞,並早已呈給主公。而今,經過各方面的判斷、取證,已經可以確定屬實無疑了。

 “不過,此事雖然屬實,但結合從徐、宿以及淮泗等地傳來的各種情報與消息來看:張士誠北上的決心,到目前為止、似乎還並不堅定。他是心存猶豫,遲疑不決的。

 “……,截止到情報送來日,他總計增援到淮泗的部隊只有五千多人。根據最不樂觀的估計,即便他將增援淮泗的部隊再翻兩番,又即便全部都用來犯我徐、宿,我當地駐軍也足可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支持月余。”

 鄧舍問洪繼勳:“先生怎麽看?”

 洪繼勳曬然,帶著輕視地說道:“士誠側有猛虎,怎敢全力北上?他能派幾千人北上淮泗,已經出乎臣的意料,算很不錯了。臣還是這個意見:對他,不需要太過重視。”——“側有猛虎”雲雲,他指的是朱元璋。

 鄧舍點了點頭,說道:“先生所言甚是。不過卻也不能掉以大意。”便展開筆墨,寫了一道軍令,命送去給徐、宿前線。在軍令中,他要求駐軍務必提高警惕、必須要守住黃河沿線,不許放張士誠的軍隊匹馬渡河。

 等他寫完,並交代給人立刻送走後,洪繼勳接著說道:“士誠不足為慮。臣以為,現在需要重點關注的,應該是成武、曹州。有關‘引蛇出洞’,我軍各方面都已經或準備展開,察罕帖木兒在這個時候,會不會突然撤走?或者會不會有何異動?

 “目前,我遼東軍已經南下,很快就會進入關內,出現在大都外圍。到的那時,消息肯定封鎖不住,而察罕又會有何舉動?臣認為,這才是咱們應該關注、也是應該考慮的重點。”

 鄧舍頷稱是,打開了第二封前線軍報,一目十行地看過,依舊遞給洪繼勳。洪繼勳問道:“是何情況?”鄧舍笑道:“先生看了便知。”

 洪繼勳看過,面現喜色,說道:“這麽說,李察罕已入彀中了?”

 “先生正在憂慮他會不會突然撤走,阿過的這份軍報就來了。真是及時雨啊!”

 卻原來,這份軍報是趙過派人送來的。

 在軍報中,趙過匯報了近日來的戰局情況,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詳細地說明了一下他詐言鄧舍將率二十萬人馬親征、以威嚇曹州的前後經過,並在後邊寫道:“臣冒主公之名,假傳令旨,罪大惡極。因前線緊急,不敢稍離,待罪成武,靜候主公處罰。”

 洪繼勳看到這裡,失聲而笑,說道:“趙左丞為人剛正木訥,卻不意竟有此奇謀!察罕多謀,故多疑,多疑則必多思,多思難免上當!要說起來,也只有用這個辦法,才能不費一箭一矢,卻能將之拖在曹州。”

 鄧舍笑道:“是啊。阿過此計,可謂出奇。……,不過,雖然如此,他卻請求我責罰他,先生以為如何?”

 洪繼勳不肯回答,反問道:“主公意下呢?”

 “奇計奏效,是有功;假傳令旨,是有過。不賞無以酬其功,不罰無以處其過。這樣吧,賞他些銀錢,再扣他些俸祿,如何?”

 洪繼勳搖了搖頭,說道:“臣以為,主公這樣做是不妥當的。”

 “噢?”

 “趙左丞雖然奇計奏效,功勞很大;但臣以為,他的過失更大!……,為將者率千萬之眾、馳騁千裡之外,盡管應該臨機應變、不可拘泥,但又怎麽能假傳令旨、以此來號令三軍呢?如果主公這一次又獎他、又罰他,明為處罰、實則獎勵的話,必然會給軍中其它的將領開一個不好的例子。如果他們在以後的戰爭中,有樣學樣?……,後患無窮啊!”

 “先生的意思是?”

 “不能因為趙左丞是主公的心愛之將,就賞罰不明。此時前線還在交戰,可以先按下不講;但待戰事結束後,必須重重責罰之!”

 鄧舍沉吟片刻,認為洪繼勳說的有道理,接受了他的意見,說道:“先生所言甚是。我險些辦下錯事!”又想了一想,說道,“雖說現在前線膠著,不能責罰,以免動搖軍心。但既然阿過已在軍報中請罪,我若沒有片言隻字的回復,怕他不免心中不安。……,還是先給他回封書信的好。”

 洪繼勳點頭,表示讚同。

 鄧舍又鋪開紙,拿起毛筆,想了好一會兒,只寫下了一句話:“我與將軍,肝膽相照。前線戰局,悉聽尊便。請罪之說,日後再言。”裝入信封,封好了,又從門外叫人進來,吩咐立刻送走。

 洪繼勳接著往下看,軍報的第二部分,講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趙過擔憂“餌敵”之計,早晚會被察罕看破,所以又想出了一個拖住察罕的辦法。即:作勢截斷察罕糧道。

 察罕帖木兒已令周邊府縣向他輸送糧秣,可以趁這個機會,派幾支小部隊四散而出,裝著要斷他糧道。

 察罕帖木兒定然不會坐視不管,絕對會遣人出城保護。他不派人出城便罷,一旦他遣人出城,就抓住這有利時機,“與之纏鬥”。

 纏鬥的目的有三個:其一,逼迫察罕派遣更多的部隊出城,他出城的部隊越多,他想撤走就越不容易。其二,借機搶佔曹州周邊要點,只要能佔住要點,那麽察罕就算主動要撤,也不怕了,隨時可以攔截。

 最後一個目的:察罕軍中快要斷糧。不能讓他徹底斷糧,徹底斷糧,他肯定會不顧一切地立刻撤退;但也不能讓他有糧太多,有糧太多,不利日後的決戰。

 洪繼勳看罷,不覺讚歎,說道:“即便是臣在前線,也不能做的比趙左丞更好了!一個計策還沒用完,備用的第二個計策就已經想好。 主公有股肱如此,夫複何求啊?”

 從“察罕將要斷糧”這個消息想開去,鄧舍倒是忽然有了一個想法,說道:“先生,察罕既然已經缺糧,那咱們乾脆舉大軍而圍困之,你看怎樣?會不會比聲東擊西、引蛇出洞省事兒一點?”

 洪繼勳不以為然,說道:“若我圍曹州,則分布在河南、山西以及高唐州等地的察罕各軍必死命救之。堅城難克,敵援在外,如何是好?”

 “……,先生說的是,卻是我欠考慮了。”

 “聲東擊西、引蛇出洞則不然。用大都做誘餌,調動察罕疲勞奔命,我則以逸待勞,不戰則罷,戰必克矣!”

 鄧舍同意,說道:“的確如此。”

 “眼下,既然察罕已入彀中,我新軍與徐宿降軍的改編、編練也將近完成,很快可投入使用……,主公,是不是可以催促陳平章的遼陽軍入關了?”

 遼陽軍入關之日,就是“引蛇出洞”正式開始之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