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蟻賊》三十一 聞敵襲李察罕不驚反喜,審虛實李和尚聰明自誤
卻說曹州城內,自李惟德從浙西歸來,察罕帖木兒連日加派探馬斥候,以盡快探明成武燕軍的動向為要。八一中文≧ W≦W≤W≤.≤81≦Z≦W≤.COM——只因燕軍不動,他便難以與張士誠約定同取山東的日期。

 他一萬多軍馬屯駐在一座城中,日用消耗甚大,眼見得軍糧一日日減少,但對面城中的燕軍卻穩如泰山,半點也無動靜,倒仿佛要長此駐扎下去的樣子似的。他雖表面上不動聲色、泰然自若,但私下裡不免焦急。

 這日一早,他依例升帳,

 因時辰尚早,諸將還沒有到齊。忽見一人跌跌撞撞地奔入:“報,報!”

 李察罕治軍甚嚴,頓時不喜,沉下臉色,說道:“何事驚亂?”

 “報!成武城門大開,出來了一股賊軍,正向我曹州而來!”

 “噢?”

 堂上諸將聞言,皆紛紛變色。察罕帖木兒卻面沉如水,坐在交椅上紋絲不動,不慌不忙地問道:“可探查清楚了?”

 “是的!”

 “有多少人馬?主將為誰?”

 “三四千上下,當先兩杆大旗,左邊一面上寫著‘海東定東都指揮司’,右邊一面上寫著一個‘李’字。”

 “原來是李和尚。”

 李察罕不急不躁,堂下諸將早炸開了鍋。

 一人跨步出列,高聲說道:“大帥!賊軍忽然出城,奔我而來,分明是終於按捺不住,欲取我曹州!請大帥定計,如何禦敵?”

 “哈哈!”

 諸將不由驚詫,又有一人出列問道:“賊軍來襲,大帥為何不急反笑?”

 “三四千蟊賊罷了,何急之有?李和尚有勇無謀,他來攻城,吾有可怕?若是趙過親來,還值得老夫應付一二,李和尚?哈哈,哈哈!”

 “定東軍乃燕賊五衙之一,戰力強盛,不可小覷。李和尚雖有勇無謀,亦海東善戰之將,怎可輕敵?成武距我不過數十裡,至遲午時,賊軍便能臨我城下。事不宜遲。大帥,還是請定禦敵之策為上!”

 李察罕轉顧李惟馨,問道:“先生以為如何?”

 李惟馨和察罕一樣,也是滿面笑容,不緊不慢地說道:“成武的燕賊若不出城,我軍拿他沒辦法。現下他居然主動來犯,不正合了主公之意麽?”

 察罕帖木兒哈哈大笑,說道:“知我者,先生也!”

 他冷笑兩聲,對諸將說道:“老夫有大計要謀,需得先擊走燕賊。正愁它烏龜縮在殼內,無計可施!卻不意它竟敢出城來犯!吾隻愁其不動,卻不懼其來攻!……,哼哼,三四千人,一個李和尚,就想拿下老夫的曹州城麽?諸將,且看老夫手段,怎叫它有來無回!”

 往諸將裡看了幾眼,他點名王保保,說道:“保保!”

 王保保昂應令,答道:“孩兒在!”

 “燕賊欺我城中無人,趙賊竟使李和尚來犯,實在辱我太甚!你可有膽與他戰上一戰,替為父出氣麽?”

 說是讓王保保替他出氣,實際上,察罕帖木兒是想借此戰幫助王保保在軍中重豎威望。與其說是“替為父出氣”,不如說是“替吾兒出氣”。

 王保保心領神會,大聲說道:“單憑父帥令下!”

 “著你引千人,現在出城,伏在城外。得我軍號,便鼓噪殺出!切記:不許動燕賊前隊,也不許動燕賊中軍,殺出時,隻許找燕賊後軍!”

 “接令!”

 王保保氣昂昂,接過軍令,轉身出堂,自引了千人精銳,出城埋伏去了。

 “王士信!”

 “末將在。”

 “我軍入曹州後,老夫即命你將城外的溝塹填平。如今可填平了麽?”

 “回大帥,早已填平。”

 “甚好!先記下你功勞一件。撥與你兩百人,亦出城外埋伏,等保保出擊後,你便搖旗呐喊,為他壯大聲勢。”

 “接令!”

 王士信也自退下,引軍出城不提。

 曹州城外頗有山陵、林木,如今夏末,樹木茂盛,埋伏個千許人不成問題。

 布置下了這兩支伏軍,察罕帖木兒又一一點將,或命守城北、或命守城南,四座城門都分派妥當,又囑咐令道:“你們去後,隻可暗暗準備,不許大張旗鼓。等到燕賊臨城下時,更切記要裝出驚慌失措的模樣,就好像剛剛現他們一樣!”

 諸將雖不解察罕的安排用意,仍都應道:“是。”

 “燕賊至城下後,如果他們就地駐扎,暫且休息,你們不必理會;如果他們立刻攻城,剛開始時,你們也不必太用力招架,可故作不支。”

 “是。”

 “都下去準備吧!”

 諸將接令退下。此時,堂上還有七八個沒有接到軍令的將校,見同僚們都有任務,不免抓耳撓腮,一人問道:“大帥,請問末將等有何職司?”

 “你們?你們先各回本營,將本部集合起來,隨後再來老夫帥府報到。”

 “是。”

 李惟馨一直微笑不語,等他安排妥當,諸將全都退下後,方才說道:“主公的諸項安排一氣呵成,想來是早有成算了?”

 “就像先生說的,吾不怕燕賊來攻,只怕他不肯出城。即便此番沒有李和尚來,最多兩天,老夫也會用計調趙過出城。……,這一場仗,不瞞先生,老夫確實早謀劃已久了!”

 “燕軍屯成武多日,一直不動;今日忽然來犯,其中必有玄虛。不是按捺不住,就是肯定得了鄧賊的催促。不管怎樣,對主公來說,總是好事。”

 “哼哼。趙賊沉穩,‘按捺不住’怕是不會;而若是賊軍諸將焦躁,趙賊彈壓不住,那麽此次出擊,他則肯定不會遣李和尚為主將,勢必親來。據此推斷,以老夫看來,這回燕賊出動,極有可能是得了小鄧的命令!”

 “主公所言甚是。只是,我與成武相持已久,一直無事。鄧賊卻是為何突然催促賊軍攻我?”

 察罕帖木兒略微沉吟了一下,說道:“鄧賊不死,老夫寢食難安。老夫不死,鄧賊又何嘗不也是寢食難安?……,換了是老夫,若是鄧賊親提軍馬臨我太行屯駐,戰也不戰,走又不走,老夫肯定坐臥不安,難免會使人試探一番!……,此次賊軍擊我,料來亦是為此。”

 李惟馨想了一想,點頭說道:“這倒也是。除此之外,的確沒別的解釋。”

 前有濟寧之敗,後雖解圍曹州,卻也並非大戰。緊接下來,兩軍對峙,好生無趣。好容易燕軍總算出了城,穩重如李察罕,也是不由摩拳擦掌。

 他站立起身,對李惟馨說道:“今日小戰,不足掛齒。先生就不用上城頭了,只在帥府中等候就是。”瞧了瞧堂外的晨色,說道,“現在是清晨,日落之前,必有捷音送來!”

 “如此,臣就在此相候,靜候主公捷報了。”

 ……

 李和尚領軍出了成武城,奔襲曹州。

 走在路上,他想起昨天“趙過點將”時的情景,佟生養、胡忠等皆踴躍爭先,卻最終,這“率部先戰”的榮譽還是落在了他的頭上。

 他kua坐馬上,趾高氣昂,想道:“濟寧一戰,老楊、老佟都落了不少功勞。便是胡忠、傅友德也有攻克徐州、納降宿州的奇功。卻就是俺,竟沒甚麽拿得出手的勳勞。……,這次左丞令俺先,試試曹州的防禦,其中卻也未嘗沒有可憐俺、給俺些軍功的這層意思在。”

 讚了一會兒趙過厚道,轉念忽又一想:“早幾日便有細作軍報,說察罕也許軍糧不足了。但凡軍糧不足,軍心必定不穩。軍心不穩,還守得甚城?……,俺帶的軍馬雖不太多,也有三四千的虎賁。若是打得好,一戰將察罕打跑?嘿嘿,老楊那三天打下徐州的大功怕也不能與這相比。”

 想到美處,咧嘴大笑。他倒也不是輕視李察罕,只是憋了一口氣,想多拿些軍功。做做白日夢,總不是錯。

 他麾下諸營盡是海東精銳,這次出城時又說了,只要趕走察罕便能班師,故此,一出了城就都勁頭十足,好似出籠的猛虎,你追我趕,用了不到半天時間,竟就走完了三十多裡路。快到午時,曹州在望。

 斥候來報:“報將軍,距曹州尚有十裡。”

 “快到午時了。傳令下去,叫各營暫且停下,就地將息,並埋鍋造飯。等吃足飯飽,歇回了力氣,再一鼓作氣殺去曹州!”

 ……

 曹州城內,斥候來報:“賊軍停在了十裡外,埋鍋造飯。”

 察罕帖木兒“哼”了聲,說道:“李和尚卻還沒有蠢笨到家,知道先讓士卒們吃飽歇足了,再來犯我城下!……,不必理會他們,姑且任其多活幾個時辰!隻管再去刺探。”

 ……

 李和尚軍中,探馬來報:“我部左近,時有韃子斥候出沒。”

 李和尚“噢”了聲,說道:“我軍幾千人行軍,聲勢甚大,曹州又不是聾子、也不是瞎子,有幾個斥候出沒純屬正常。如果沒有,才叫奇怪哩!不必過多理會。……,如能抓幾個活口過來,則是最好。”

 ……

 曹州城中,斥候來報:“賊軍現了我部探馬,似有生擒的意思。”

 察罕帖木兒說道:“若有本事,隻管擒去!”話音未落,心中一動,複又說道,“似有生擒意思?”詢問那個斥候,“賊軍可飯畢了麽?”

 “還不曾。”

 “嘿嘿,天助我也。來人,命在軍中選死士數名,帶來見吾。”

 ……

 李和尚軍中,探馬來報:“適才又有韃子斥候潛近,弟兄們故作不知,待其來到近前,一鼓成擒!”

 李和尚大喜,問道:“抓了幾個?”

 “三個。”

 “帶上來!”

 三個元軍的斥候五花大綁地被帶將上來,一個個鼻青臉腫,想必挨了不少拳腳。其中一個臂膀上還插了一支箭矢,沒有取下。

 “俺問你等,想活還是想死?”

 “老爺說笑,當然是想活了。”

 “要是想活,就老實答話!……,曹州城裡,察罕老賊已知俺來了麽?”

 “剛剛知曉。”

 “城內設防如何?”

 “城門緊閉,諸將驚駭,還沒有布防完畢。”

 李和尚陡然變了面色,說道:“想那察罕老賊用兵老辣,豈會等到敵軍臨城,居然還沒有布防完成?你這廝定是誑俺!想騙俺上當中計麽?”命人拖走,就在邊兒上不遠砍了頭。

 李和尚接著問另兩個元軍的斥候:“城內設防如何?”

 這次是中箭的答話,卻與方才之人說的一模一樣,說完了,面如土色,跪在地上磕頭不止,連聲叫道:“小人句句屬實,不敢欺瞞將軍!”

 李和尚勃然大怒,罵道:“還敢說?卻是嘴硬!以為俺這麽好騙麽?”一樣命人拖走,在邊兒上砍了頭。接著,他又問第三個元軍的斥候,這個斥候癱軟在地,隻道:“小人等實不敢相瞞,真的沒有誆騙將軍!”

 “城內設防如何?只要你老實回答,必留你性命。”

 這第三個斥候說道:“城中布防早已完畢,只等將軍攻城,便可反擊。”

 李和尚哈哈大笑,說道:“你這廝不老實!拿假話騙俺。”命人拉下,一樣砍了。

 他左右諸將都迷惑不解,看得迷迷瞪瞪,一人問道:“前兩個說城中設防還沒完畢,將軍說是假的;這個說城中設防已畢,將軍又說是假的,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如果這第三個斥候還不改口,那麽自然城中‘設防已畢’是真。如今既然這第三個斥候改了口,那麽當然就是城中‘設防未畢’是真。”

 “這又是為什麽?”

 “人哪兒有不怕死的?若是接連三個斥候講的都一樣, 不必說,此定為察罕死士,故意用來瞞俺的!但這第三個斥候卻改了口,證明什麽?說明前兩個斥候說的是真的!”

 隨從諸將盡皆拜服,說道:“將軍英明,將軍英明。”

 “察罕無備,這正是我軍的機會。傳下令去,命即刻開拔,急往攻城!”

 “各營裡還有很多士卒沒吃完飯、沒歇息好?”

 “戰機稍縱即逝,怎可拖延?沒吃完飯的,一邊吃、一邊走!沒歇息好的,待會兒攻城,可放在後軍。”

 ……

 曹州城內,斥候來報:“賊軍俘了大帥送過去的三個死士,隨後便即開拔起營,向我襲來。”

 察罕帖木兒拈須微笑,說道:“賊禿中吾計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