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庶女謀寵》第33章 沈姨娘的後盾
  據沈姨娘說,她與沈家大伯重逢還是有些戲劇性的。  話說三年前王義宗帶著沈姨娘前往隨州閔州府任知州,閔州府是滇省的一個直隸州,離滇省首府涼州馬車大約有七八個時辰的路程,說不上多富澤卻也不窮困。

  只是王義宗剛到閔州不久,就遇到了幾年不遇的連日暴雨,也算是給了王義宗第一次考驗。

  王義宗本人在京都生在京都長,除了一些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沒有實際處理這種突發事件的經驗。

  所幸王義宗在外放前,長寧伯王義誠給他找了能乾的師爺並幾個幕僚中,其中不泛懂水利、懂農事、懂救災的人才,因此雖然剛開始的時候有些手忙腳亂,不過整個救災過程中,閔州府在這場成災的連續暴雨中的表現就顯得相當出色,引起了上司的注意。

  暴雨過後,滇省的巡撫大人自然要到下面各州巡視一番,當巡撫大人來到閔州的時候,作為閔州府的知州自然有親自迎接並宴請。

  也就是這次宴請,讓沈姨娘與巡撫大人相遇了。

  見面的細節,沈姨娘並沒有多說,隻說巡撫大人原來就是她當年投親不得的大伯沈從學。

  親人相見自然是淚雙流,開始的時候沈從學以為沈姨娘是王義宗的正室夫人,在替自家兄弟早逝唏噓的同時,也替沈姨娘開懷。

  卻沒想到沈姨娘只是王義宗的妾室,沈從學勃然大怒,與王義宗在書房關起門來談了大約一個時辰,才見王義宗恭恭敬敬地送了沈從學出來。

  沈從學盯著垂首守在書房外的沈姨娘看了半晌,才長歎了口氣,甩袖離開。

  王義宗看著沈從學離開是長舒了口氣,沈姨娘看著沈從學離開眼裡噙著淚卻閃過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沈從學離開以後,王義宗先送沈姨娘回了後院,安撫了一番,又匆匆回了書房召了師爺和幕僚很是商量了一番。

  此後的三年,王義宗對政事兢兢業業,對沈姨娘關心倍至,因此沈姨娘在閔州的三年的確過得極為悠閑自在,在閔州府沈姨娘得到的幾乎就是知州夫人的待遇和尊重。

  最重要的是,在沈姨娘生下王子瑋以後,王義宗在沈從學面前立下誓言,回京以後一定將沈姨娘提成平妻,而此時沈從學因為當年滇省救災有功已升任為滇省總督。

  也許正因為王義宗的辦事能力和對沈姨娘的愛重,慢慢化解了沈從學心裡的氣惱,王義宗在閔州的三年裡年年考核得優,才能如此快速地回到京都。

  隻不知為何回到京都以後,王義宗似乎把沈從學這人拋在了腦後。

  回京已經兩個月了,沈姨娘也被拘在清幽軒整整抄了兩個月佛經和女規,王義宗偶爾也會來清幽軒坐坐甚至過夜,卻絕口不提平妻的事,這就讓沈姨娘的危機感大漲。

  提起平妻之事,沈姨娘的語氣中就極自然地帶上了火氣和怨氣。

  開始聽沈姨娘說起與沈從學親人相認,王秀英自然很替沈姨娘開心,只是越聽心越驚。

  等到沈姨娘提到平妻,更讓王秀英大吃一驚。

  不過王秀英卻也慶幸,這次沈姨娘還好能沉得住氣,若是前世的沈姨娘早就已經嚷嚷合府盡知了。

  說真的,王秀英對沈姨娘做不做得成平妻,沒多大的期待。

  平妻說起來好聽,可是說到底依然不如正妻,也就比妾好那麽一點,若是正妻不幸去世,平妻就有轉正的機會的,而妾卻是連轉正的機會都沒有的。

  不過王秀英想到前世直到她死沈從學這個人都沒有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因此首當其衝得多了解其人其事才行,說不定以後就是他們娘仨的後盾。

  於是打斷沈姨娘的喋喋不休問道:“姨娘的大伯是個什麽樣的人?”

  提起自家大伯,沈姨娘的臉上露出由衷的敬佩。

  原來沈姨娘的大伯沈從學是大域順歷六年的狀元郎,在翰林院和吏部、戶部等衙門當了差不多七八年的差,十年前在夫人娘家的運作下謀得滇省涼州府知府這個缺。

  經過十年汲汲營營,如今已是滇省總督,真正的一方大員。

  弄清楚沈從學的身份,王秀英終於明白沈姨娘為何與前世如此大不相同,原來她是有了的堅強的後盾,同時也明白為何沈從學在得知逃姨娘身為妾室時勃然大怒的原因了。

  沈家雖然家世不顯,卻也是書香人家,好好的女兒家卻做了妾室,能怪沈從學發怒嗎?

  只是這裡的問題來了,既然沈從學是沈姨娘的親大伯,為何離開京城二年身在老家的親弟弟卻一無所知?

  還沒等王秀英開口詢問,沈姨娘仿佛專門替王秀英釋疑一般絮叨起來。

  沈家歷代書香門第,祖上也曾經有過榮光,只是到了沈姨娘曾祖父和祖父這兩輩都沒有什麽出色的人才,沈家就有些凋零破落了。

  等到沈從學高中狀元, 沈家其實已經是空殼子。

  沈姨娘的祖父祖母去世得早,沈從學長兄如父自然也希望弟弟也與他一樣走科舉之路,偏偏沈姨娘的父親卻止步於秀才再無建樹。

  兄弟倆為此產生了巨大的分歧,兄長希望接了弟弟進京繼續進學,已經成年的弟弟卻嫌兄長管得太寬,於是原本同根同源的兄弟倆在一次爭吵之後分道揚鑣。

  這也就是為什麽沈姨娘進京投親無門的原因,在老家苦熬日子的沈姨娘一家,壓根就不知道沈從學早已經外放滇省。

  可是沈姨娘一家因為斷了聯系不知道沈從學外放去了滇省,為何英雄救美的王義宗也會不知道呢?

  沈從學是大域順歷六年的狀元郎,又在翰林院當了六年的差,說起來王義宗與沈從學同在翰林院共事,不可能不知道沈從學其人其名,可是為何八年前沈姨娘進京投奔,卻投奔無門呢?

  王秀英覺得實在太奇怪了!

  就算王義宗不知道當年沈姨娘要投奔的那個住址就是沈從學的家,可是他既然帶著沈姨娘去投親,難道不知道沈姨娘要投奔的親戚名諱?

  “當年若不是被那些個混混給嚇得糊裡糊塗,隻告訴你爹投親的地址,卻沒說你伯外祖父的名字……”沈姨娘幽幽地歎了口氣。

  雖然瞬間補上了王秀英還沒來得及打開的腦洞,但是王秀英依然表示很疑惑,不過暫且就按沈姨娘說的去理解吧。

  為此王秀英也不得不歎了口氣。

  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