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江南第一媳》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誰更囂張
梁心銘是他寄予厚望的狀元,絕不能讓人給害了!

 蘇熙澈來到禦書房,靖康帝將王亨和林巡撫的奏章都給他看了,並問他有何建議。

 蘇熙澈看後,足足安靜了一盞茶的工夫,才道:“皇上,老臣以為,該派王侍郎去湖州,追查到底。”

 靖康帝道:“哦?王亨在京城殺了一批官員,在岷州又殺了一批官員,愛卿不怕他去湖州再殺一批?”

 蘇熙澈道:“正因為這樣,微臣才推薦王侍郎去湖州。”

 靖康帝道:“讓他去殺?”

 蘇熙澈道:“讓他去殺!”

 靖康帝問:“都殺了,再換一批,就是清官了?再者,這些官員牽連廣泛,這一殺,會不會引發更大的矛盾和結黨鬥爭,以至於官場動蕩、人心惶惶?”

 蘇熙澈正色道:“那也要殺!江南乃大靖的糧倉和財稅重地,不比別處。皇上若是太寬容,只會讓貪官越發恣意妄為。殺一批,換上來的未必就都是清官,但至少可以起到震懾作用,令他們有所忌憚,否則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來不及了。而王侍郎正可充當皇上手中的利劍!”

 靖康帝心胸大暢,道:“愛卿所言,甚合朕的心意。”

 他當即擬旨,命王亨全力追查此案。

 次日早朝,禦口當眾宣旨。

 群臣聽後,都把心提了起來——王亨這個殺神,又要在湖州開刀了嗎?有故交親友在江南的,不免著急起來。

 戶部金尚書出列,奏道:“此案在潛縣治下發生,潛縣縣令梁心銘是王侍郎的門生,二人關系密切。為避免別人說王侍郎偏袒門生,微臣建議都察院派一人協助王侍郎,共同審理此案。左都禦史孟大人就很合適。”

 立即有人反對,說這兩人有矛盾,如何協調?

 靖康帝也不讚成,王亨和孟遠翔到一處,非吵起來不可,如何能精誠合作、審理案子?可是金尚書說的也有理,須得另派一人去,才能堵住悠悠眾口。

 靖康帝便看向蘇熙澈。

 蘇熙澈也說孟遠翔不合適,提議由左都副禦史林平協助王亨,林平性格剛直,是最佳人選。

 金尚書說林平是王諫保薦的,不合適。

 蘇熙澈道:“金大人此言差矣。若是誰保薦的人,就成了那人的嫡系,這還了得!金大人也保薦過呢。”

 金尚書臉紅了。

 靖康帝臉黑了。

 王諫這時出列,奏道:“微臣同意孟遠翔去湖州。”

 他是王亨的父親,他都不介意孟遠翔去,別人有什麽可擔心的?因此一錘定音,爭論結束。

 孟遠翔領旨,轉身之際瞥了王諫一眼。

 王諫不動聲色,神情淡然的很。

 早朝後,孟遠翔回到家,一面命人收拾行囊明日啟程,一面將此事告訴了女兒孟清泉,和她商議。

 “金尚書怕王亨在江南立威,想讓為父去牽製他,給他製造麻煩。誰料王諫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是想將為父拖下水呢。”孟遠翔目光炯炯,看得很透徹。

 “下不下水,還在父親自己。”孟清泉道。

 “不錯。為父也是這麽想。”孟遠翔笑道。

 “湖州布政使高淳,是左端陽的弟子。父親若是運籌得當,既能讓王亨成為眾矢之的,又能爭取到左相支持。”孟清泉語氣輕柔婉轉,說出的話卻像個老政客。

 “我兒所言有理。蘇熙澈恐怕也是因為左相,才建議讓王亨追查此案。左相在湖州的勢力盤根錯節,若被王亨殺一批,對左相可是莫大的打擊。”孟遠翔用譏誚的語氣,嘲弄王諫父子被蘇相利用。

 孟清泉道:“那不正好。父親放心去吧。家中有女兒和母親守著,不會有事的。再不濟,還有妹妹妹夫呢,他們還要過些日子才走。”

 孟遠翔道:“我兒在家,為父很放心。”忽想起什麽,又道:“朱雀王世子即將還朝。他與你妹婿自好……”

 孟清泉默默聽著。

 孟遠翔次日便啟程去往湖州。

 ※

 湖州,一眾官員面對突然殺過來的王亨,很憋屈。

 當日,湖州丁巡撫接到王亨和林巡撫的書信,對於王亨在信中放的狠話,半點不敢怠慢,立即命令湖州按察使司徹查拐賣女童一案,給徽州方面一個交代。

 湖州離京城雖遠,湖州官員對王亨卻如雷貫耳:他破了鎮南侯的案子,牽連無數官員落馬;岷州巡撫滅門一案,又殺一批,現在他劍指湖州,誰敢僥幸?

 王亨要他們立即將被拐女童送還家鄉,雖未指名道姓,背後主謀者卻不敢大意。可就這麽放了,不是自尋死路嗎?既不能殺被拐女童滅口——那會招來王亨瘋狂追究——只能殺自己人滅口。於是,他們迅速出手,兩天之內,把能殺的都殺了,“解救”出被拐女童無數。

 只有吳嫣,實在不能放回去!

 他們想著,都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應該能讓王亨滿意,少一個吳嫣,不至於就翻臉,大家都是在官場上混的,誰手上真乾淨?再說,這件事王家人也有份。

 誰知,王亨竟然真追殺過來了。

 他說話真算話,少一個都不行!

 王亨沒有擺欽差的儀仗進湖州,而是輕裝簡從,悄悄地摸入湖州,持天子劍,調動湖州地方禁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湖州布政使高淳給拿下。這是他通過顏方傳信布下的誘餌,確定顏方背後人就是高淳。

 高淳,是左端陽的弟子!

 王亨拿下高淳,又牽出湖州按察使連進、按察副使等大大小小十幾位官員, 其中有一位是王氏族人。

 還有,吳嫣還活著。

 這點,王亨驗屍時便發現了。

 吳嫣被高淳送給了左端陽的長子左秋生。高淳怕暴露了左秋生,不敢放吳嫣回鄉。左秋生也不舍得吳嫣,高淳便製造吳嫣被害火焚的假象,死者是伺候吳嫣的小丫鬟。

 拐賣女童案引發湖州官場地震,將眾官員的其他罪行都抖露了出來,貪汙受賄、殺人侵產,罄竹難書!

 湖州的官場亂了。

 湖州的官員怒了。

 這簡直欺人太甚!

 高淳在牢裡囂張地放話:“無知小子,江南官場是他能動得了的嗎?等著瞧,看他怎麽收場!”

 王亨更囂張道:“若是平常,本官還真不敢亂動,眼下本官有天子劍在手,殺了再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