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二戰之無蘇德戰爭》第四十九章 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五月的2大陣營海軍
  在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軸心國集團到1945年5月已經是滅亡在即,蘇軍攻克柏林,德國戰敗投降,日本危在旦夕。但在沒有蘇德戰爭的本位面,1945年5月的軸心國集團如日中天,軍隊實力空前強大,即便是與同盟國差距最大的海軍,也遠遠強於有蘇德戰爭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同盟國海軍的損失比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大得多,相對軸心國海軍的實力優勢大幅度降低。

  航空母艦和戰列艦在海戰中佔據主導地位。那麽到1945年5月,軸心國海軍與同盟國海軍各擁有多少艘航空母艦和戰列艦呢?

  1945年5月,德國的造船廠生產的第一批8艘巴伐利亞級航母中,已經有4艘建造完畢並進入德國海軍服役,分別是巴伐利亞號、克拉斯維茲號、亞美利克號、西格弗瑞德號。也就是說,此時德國海軍擁有4艘艦隊航母。德國海軍的航母艦載機部隊已經初步形成戰鬥力。

  德國的羅斯托克級護航航母,標準排水量8500噸,最高航速21節,載機量36架。德國的造船廠從1945年2月開始生產羅斯托克級護航航母。

  1945年5月,德國的造船廠生產的第一批6艘興登堡級戰列艦中,已經有3艘完工並進入德國海軍服役,分別是興登堡號、魯登道夫號、毛奇號。加上提爾皮茨號,此時德國海軍擁有4艘戰列艦,3艘興登堡級,1艘俾斯麥級。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擁有10艘航母。在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二戰結束,日本共建造完工和改裝了15艘航母。在沒有蘇德戰爭的本位面,日本生產航母的物質條件比歷史上好了很多。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5月,日本建造完工和改裝了20艘航母,比歷史上多了5艘。伊勢號和日向號原來是戰列艦,現在早已經被改裝成了航空母艦。從戰列艦改裝成航母的伊勢號和日向號,擁有長210米、寬34米的飛行甲板,載機量54架,保留了戰列艦的厚重船身裝甲,載機量和速度接近由快速郵輪改裝的飛鷹級航母。雲龍級航母,歷史上日本完工了3艘,在本位面到1945年5月已經完工了6艘,比歷史上多3艘。除了歷史上完工的雲龍號、天城號、葛城號,還有笠置號、阿蘇號、生駒號。

  在無蘇德戰爭的本位面,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5月,日本損失了16艘航母,比歷史上有所減少。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有10艘航母,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到1945年5月建造完工和改裝了20艘航母,在這段時間內損失了16艘航母。也就是說,在本位面的1945年5月,日本海軍擁有14艘航母。這些航母分別是:鳳翔號、翔鶴號、瑞鶴號、大鷹號、大鳳號、信濃號、雲龍號、天城號、葛城號、笠置號、阿蘇號、生駒號、伊勢號、日向號。鳳翔號是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因為延長飛行甲板已經無法進行遠洋航行,被充當訓練艦。所以此時日本海軍能夠用於遠洋作戰的航母數量是13艘。此時日軍航母已經大量裝備57毫米中型高射炮,防空火力相比歷史上同期有了很大的增強。

  1944年3月蘇日雙方在日本海的大海戰之後,日本海軍的戰列艦已經全部損失,也沒有新的戰列艦服役。太平洋戰場一系列海戰打下來,無論是日本海軍還是美國海軍,航母比戰列艦重要的觀念已經無可動搖。在日本海軍內部,即便是那些堅定的大艦巨炮主義者,

也不得不承認航母已經取代戰列艦成為海戰的核心。雖然日本各大造船廠的物資供應情況比歷史上改善了不少,但為了集中力量生產航空母艦,在武藏號戰列艦完工之後還是沒有開工建造新的戰列艦。所以雖然1945年5月的日本整體形勢遠好於歷史,但此時日本聯合艦隊的戰列艦數量為0。  到1945年5月,意大利海軍擁有兩艘航母,鷹號和雀鷹號。這兩艘航母都是從郵輪改裝而成。鷹號航母標準排水量23500噸,最高航速30節,載機量51架。雀鷹號航母,標準排水量30418噸,最高航速26節,載機量61架。

  意大利的維內托級戰列艦,在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建成了3艘,四號艦帝國號沒有完工。在本位面當然不會如此,1944年2月,帝國號戰列艦建造完畢。1944年5月,帝國號進入意大利海軍服役。所以1945年5月的意大利海軍擁有包括4艘維內托級在內的7艘戰列艦,分別是朱利奧·凱撒號、卡約·杜伊利奧號、安德烈亞·多裡亞號、維內托號、利托裡奧號、羅馬號、帝國號。

  本位面沒有蘇德戰爭,歷史上美英軍隊在1942年11月發動的登陸法屬北非的“火炬”行動自然沒有發生。維希法國的海軍艦隊也就沒有發生在土倫港的自沉事件。1945年5月的維希法國海軍有5艘戰列艦,分別是布列塔尼級普羅旺斯號,敦克爾克級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黎塞留級黎塞留號、讓·巴爾號。

  在無蘇德戰爭的本位面,從美國參加二戰到1945年5月,美國損失的航母比歷史上多,建造完工和改裝的航母也比歷史上多。1945年5月的美國海軍擁有29艘艦隊航母,分別是突擊者號、埃塞克斯號、大黃蜂號(CV-12)、富蘭克林號、提康德羅加號、倫道夫號、列克星敦(CV-16)、邦克山號、胡蜂號、漢科克號、本寧頓號、拳師號、好人理查德號、安提但號、香格裡拉號、張伯倫湖號、普林斯頓號(CV-37)、塔拉瓦號、奇沙冶號、萊特號、菲律賓海號、福吉谷號、奧裡斯坎尼號、無畏號、漢克號

  、迪克特加號、本寧頓號、藍道夫號、本漢姆理查號。除了被充當訓練艦的突擊者號,其余28艘都是埃塞克斯級。中途島級航母有兩艘已經完工,但尚未服役。

  此時美國的護航航母數量是70多艘,主要用於大西洋、太平洋為己方運輸船隊護航。美國的護航航母以博格級和卡薩布蘭卡級為主。從美國參加二戰到1945年5月,不算援助給英國的護航航母損失,美國自己使用的護航航母已經損失了50多艘,遠遠多於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同期。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國海軍擁有17艘戰列艦。在有蘇德戰爭的歷史上,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二戰結束,美國建造完工了8艘戰列艦。在無蘇德戰爭的本位面,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5月,美國建造完工了10艘戰列艦,比歷史上多兩艘。歷史上沒有建造完工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伊利諾伊號和肯塔基號,已經建造完畢並進入美國海軍服役。蒙大拿級戰列艦第一批開工了5艘,還沒有一艘完工。在本位面,美國從參加二戰到1945年5月,損失了13艘戰列艦。也就是說,1945年5月的美國海軍擁有戰列艦14艘

  ,兩艘新墨西哥級,兩艘北卡羅來納級,4艘南達科他級,6艘衣阿華級。這些戰列艦分別是:新墨西哥號、密西西比號、北卡羅來納號、華盛頓號、南達科他號、印第安那號、馬薩諸塞號、亞拉巴馬號、依阿華號、新澤西號、威斯康星號、密蘇裡號、伊利諾伊號、肯塔基號。

  英國海軍的艦隊航母和戰列艦已經全部損失。為了節約資源生產運輸船和護航航母,英國的造船廠從1944年開始就不再生產艦隊航母和戰列艦。1945年5月的英國海軍當然是既沒有艦隊航母,也沒有戰列艦。此時英國海軍的護航航母有30多艘,其中一半以上是美國援助的。

  1945年5月的“自由法國”海軍有1艘戰列艦, 那就是布列塔尼級洛林號。這艘戰列艦艦體中部的一座主炮塔被拆除,加裝了航空設施和高射炮。

  1945年5月兩大陣營的艦隊航母數量對比:軸心國這邊,德國海軍有4艘艦隊航母,日本海軍有14艘艦隊航母,意大利海軍有2艘艦隊航母,共計20艘艦隊航母;同盟國這邊,只有美國海軍有艦隊航母,29艘;所以雙方的艦隊航母數量對比是20艘:29艘。

  1945年5月兩大陣營的戰列艦數量對比:軸心國這邊,德國海軍有4艘戰列艦,意大利海軍有7艘戰列艦,維希法國海軍有5艘戰列艦,共計16艘戰列艦;同盟國這邊,美國海軍有14艘戰列艦,“自由法國”海軍有1艘戰列艦;所以雙方的戰列艦數量對比是16艘:15艘。軸心國海軍在戰列艦的數量上有優勢,但考慮雙方戰列艦的平均質量,戰列艦的整體實力優勢在同盟國海軍這邊。

  因為軸心國整體形勢的改善,德日在印度的會師,德國對日本的援助比歷史上多不少,日本本土的物資供應也比歷史上好很多。1945年5月的日本海軍航空兵,要比歷史上同期強大得多,航空燃料充足,飛機的數量比歷史上多不少,飛行員的平均素質尚可。日本海軍艦載機部隊的主力作戰飛機性能也比歷史上同期好很多,“紫電改”戰鬥機、慧星式俯衝轟炸機、天山式魚雷機已經全面取代了零式戰鬥機、99式俯衝轟炸機、97式魚雷轟炸機。

  此時軸心國海軍的艦艇總噸位大約相當於同盟國海軍的60%。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