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無賴帝師》第589章 乘風騎
曹操的眼前,忽然浮現出一幅讓他此生刻骨銘心,卻也是再也不願記起的景象。

 宛城之外,十裡血路,古之惡來身中數十箭,面向許昌方向,跪立而亡。

 “我認輸,什麽條件,我都可以答應他。”曹操聲音沙啞的對一旁的孫權說道。

 孫權當即起身,怒道:“就算他是呂布在世,又能怎樣?僅憑一人之力,難道真能敵得過你我的數千雄兵?”

 曹操目光呆滯,沉默許久,輕輕吐出了一個字。

 能。

 “還是曹丞相見多識廣,”已經返身而回的劉赫,坐到座位上,笑著拿起了茶杯,“像我們這樣年紀的後輩,都沒親眼見識過呂溫侯當年的風姿,所以自然也不知道這怕字,到底怎麽寫。”

 說著,劉赫面色一沉,轉而看向了孫權,冷冷道:“你要是不會寫,今天我就教教你!”

 “你……”身為東吳之主,孫權何曾受過這樣的羞辱,當即指著劉赫,就要發作。

 曹操一伸手,攔下了孫權,“你要和他吵架的話,等我把話說完了再吵,在我沒說完之前,你最好閉上嘴。”

 孫權聞言一驚,卻也能知道,曹操這無疑是對自己的一種警告,而且看曹操那陰沉的面容,絕不是隨口說說而已。

 劉赫笑了笑,對曹操說道:“要不說呢,薑還是老的辣,只不過人我已經派出去了,現在再說什麽,恐怕都已經晚了。”

 曹操緊緊盯著劉赫,沉聲道:“我隻問你一句,不趕盡殺絕行不行?”

 劉赫慢條斯理的喝起了茶,沒有回應。

 曹操緊握雙拳,咬著牙又問了一句,“用那五百虎豹騎,換許褚一條命,行不行?”

 劉赫放下茶杯,故作疑惑道:“與人交換,難道不是應該用自己的東西,去換別人的東西麽?”

 曹操隨即閉上了雙眼,他又怎麽會聽不出來劉赫話裡的意思,而那五百虎豹騎的生殺大權,確實早已不在他自己的手裡了。

 孫權似乎已經恢復了鎮定,冷冷道:“曹丞相,你跟他之間的約定,與我無關,我隻想弄清楚一件事,你我之前的約定,還做不做數?”

 劉赫笑了笑,站起身走到觀戰台的扶欄邊上,望著戰場說道:“這個問題,我來替曹丞相回答你吧。你們的約定不僅就此作罷,而且從現在開始,你們兩方,就是真正的敵人了,在戰場上,只能兵戎相見。”

 孫權沒有說話,而是緊緊盯著曹操,似乎在等待著曹操的親口回應。

 曹操卻沒有去看孫權,而是沉默了許久之後,衝劉赫點了點頭。

 孫權當即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對身邊的少年阿蒙說道:“傳我的命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那個人給我攔下來!”

 劉赫淡淡一笑,對曹操說道:“我已經拿了你九顆玉石,做人也不能太貪心。曹丞相請放心,剛才我已經交代過了,他只是要將我們的人帶出戰場,不會出手為難你的那些將士的。”

 曹操歎了口氣,默默的一抱拳,算是謝過。

 劉赫想了想,有些為難的說道:“不過有件事,我得說在前面,許褚將軍那個脾氣,想必曹丞相比誰都清楚,他要是不依不饒,可就怪不得我了。”

 曹操沒有絲毫猶豫,馬上換來傳令小校,在他耳邊輕聲交代了幾句。

 小校聞言一驚,連禮數都顧不上了,領命之後撒腿就跑。

 “至於你麽……”劉赫轉而看向了面色陰沉的孫權,卻又將目光轉到了少年阿蒙的身上,“說起來,我還得謝謝你。要不是你的妙計,我也無法將這最後一枚籌碼,一直握在手裡。”

 少年阿蒙滿臉怒色,可孫權不說話,他也不便開口,隻得咬著牙,惡狠狠的瞪著劉赫。

 劉赫面露不屑,目光這才回到了孫權的身上,“兩千四百人,加上二十四員上將,到底攔不攔得下他一人,你看過以後,就知道了。”

 說罷,劉赫轉過身去,望向觀戰台下的戰場入口。

 孫權猶豫了一下,可還是站起身來,走到扶欄邊上,與劉赫並肩而立,向戰場的方向望去。

 觀戰台下,一員悍將縱馬衝入了戰場,直奔孫權的那支騎兵而去。

 王鐵胯下坐騎,是一匹血統堪比名馬赤兔的西域良駒,身上,是天下第一鑄甲師金鍾子親手打造的凌雲戰甲,頭上,是臨行前劉赫親手為他戴上的鳳尾紫金冠。

 而他的手中,揮舞的正是那把當年令各路諸侯聞風喪膽的神兵,方天畫戟!

 “真乃呂布再世也!”不知何時也來到扶欄邊的曹操,望著王鐵的背影,情不自禁的感歎著。

 孫權面露一絲冷笑,他倒想看看,隻憑一人之力,如何能力敵千人,更何況,還是眼前這支讓他引以為傲的乘風騎。

 提起東吳,自然而然就會想到水軍,而東吳水軍中的精銳,就是當年赤壁之戰時,讓曹操幾百艘戰船轉眼間灰飛煙滅的那支破浪營。

 這支破浪營,是周瑜周公瑾在世的時候,親手訓練出來的,赤壁一戰之後,威震天下。

 可是世人隻知破浪營,卻不知道,孫權的手中,還握著一支擁有東吳最高戰力的精銳。

 而這支精銳, 同樣也是被周瑜親手調教出來的。

 東吳以水軍聞名,卻也同時意味著,對於騎兵的培養,始終是東吳的短板。

 周瑜苦心經營了十年,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才終於訓練出了一支足以和曹操的虎豹騎相抗衡的騎軍,乘風騎。

 這支乘風騎與破浪營,分別代表了東吳騎兵與水軍的最高戰力,而這兩支部隊的名字,也是出自於周瑜的手筆。

 乘風破浪,男兒志在四方!

 乘風騎的誕生,也表明了周公瑾勢要染指北方的雄心壯志,只可惜天妒英才,東吳北進的大計未能成行,周瑜便已身死。

 可他留下的這支精銳騎軍,卻成為了孫權手中最大的一張王牌。

 此時戰場上的那兩千四百名騎卒,全部出自於乘風騎,與曹操的虎豹騎一樣,每一個騎卒,都有著不輸普通武將的實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