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無賴帝師》第381章 軍中大忌
  聽完龐統的這番話,魏孝驚訝道:“這都是你剛剛想出來的?”

  龐統故作高深的恬不知恥道:“這有何難,我們這些做軍師,一炷香的功夫,就能想出上百條妙計來。”

  仍是面色凝重的莫離可沒有跟龐統閑聊的心思,起身一抱拳,“事不宜遲,咱們這就分頭行動。我先去查看一下那些屍首的情況,你們抓緊時間去營中勸說,一旦士卒們那邊有了回應,你們就趕緊來通知我,我好去跟頭兒說。”

  莫離走後,龐統又跟魏孝在營帳中嘀咕了小半個時辰,之後兩人一起走出營帳,卻是各奔東西,魏孝前往成都衛的營地,而龐統,則獨身去了馬超的親兵營。

  要說成都衛的營地,魏孝自然是輕車熟路,轉眼的功夫,就來到了韓義的帳外。

  成都衛原本就是韓義的手下,雖說到了益州之後,換了個名字,可幾乎還是數百韓家軍的原班人馬,只是之後又從各營選拔了一些精銳,湊了個一千人的整數而已。

  有句話講,擒賊先擒王,想要讓成都衛的那些士卒們點頭答應,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那就是對他們的統帥韓義下手了。

  提到韓義,魏孝還真是有點犯怵,雖說兩人可以算是老交情了,這麽多年在天機營中,這兩人都是從來沒跟別人紅過臉的老好人,可魏孝總是覺得,韓義那種看似平和的眼神之中,好像藏著什麽東西似的,一下就能將人心看穿。

  所以魏孝一直在猶豫不決,到底要不要跟韓義講實話,可又怕將實情全盤托出之後,作為全軍統帥的韓義會跟自己翻臉,到時候可就不是自己一個人倒霉的問題了,龐統、莫離,還有和龐統一起謀劃此事的鍾離尋,都得跟著遭殃。

  魏孝在韓義的帳外站了半天,心裡也沒有個準主意,正在猶豫不決之時,就聽帳內的韓義朗聲道:“魏兄已在韓某的帳外站了多時了,為何不肯進帳內一敘啊?”

  魏孝頓時後悔莫及,怎麽把韓義是個高手的事情給忘了呢,韓義一定是早就察覺到了自己,只是剛剛點破而已。

  事已至此,魏孝也不能就這樣不吭聲的離開,隻得硬著頭皮走了進去。

  聽明魏孝的來意,韓義始終笑容溫和,卻是默而不語。

  韓義的這種反應,讓魏孝的心裡有些七上八下的,他想了想,小心翼翼的說道:“韓兄覺得我剛剛的提議怎麽樣?”

  韓義抬眼看了魏孝一眼,仍是沒有說話,笑容卻是愈發玩味。

  魏孝想了想,決定不再和韓義兜圈子,索性開門見山道:“韓兄有什麽話,不妨直說。”

  韓義緩緩的點了點頭,笑道:“那我就直說了?”

  魏孝已是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聽韓義終於肯開口,急忙催促道:“咱們這麽多年的交情了,你我之間,還有什麽不能講的。”

  韓義聞言面色一沉,“若不是念在往日的情分,我早就將你轟出帳外了。”

  魏孝嚇得冷汗直流,結結巴巴的說道:“你……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韓義厲聲道:“你還好意思問我是什麽意思?你從軍多年,不會不知道軍中的規矩。雙方交戰,無論相互之間有多深的仇恨,都不可在雙方戰死的士卒屍首上做文章。而你為了打贏這場仗,不僅將染病的士卒屍首拋入對方的營寨,還在曹軍的水源中下毒,最卑鄙的是,還讓人放火燒了對方的傷兵營,你以為你們幾個乾下的這些勾當,當真沒人知曉!”

  魏孝被韓義說得已是面色慘白,嘴唇顫抖,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為了守住定軍山,他確實做了這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當初龐統與鍾離尋商議過後,便找到了在天機營中負責全部事宜的魏孝,魏孝雖然也知道,這些都是古往今來,兵家最為不齒,也最為忌諱的行為,可為了能打贏這場仗,他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在這之後,他又找到了醫術高超的莫離,一番軟磨硬泡之下,莫離這才答應,幫他們在那些死去的士卒之中,挑出染病的屍首。

  人死之後,屍體會慢慢腐爛,在這個過程之中,會產生一種屍毒,實際上就是某種傳染病的根源,而作為醫學世家出身的莫離,則一直認為,這也是一種病,所以他一直稱這種帶有屍毒的情況為染病。

  在挑選出了這些染病的屍首之後,魏孝便讓人三更半夜偷偷的將其運到了曹軍的營寨,並且拋入了曹營之中。

  曹軍的士卒與這些染病的屍首接觸之後,便得了一種病,而且這種病的傳染力極強,很快就在曹營之中擴散開來,一日之內,曹軍的士卒便病倒了將近三成。

  與此同時,魏孝還讓人在曹軍的水源中下毒,沒有了清洗用的乾淨水,病疫在曹營中便變得更加肆虐,也更加難以抑製。

  最後,魏孝還下令一把火燒了曹軍的傷兵營,使得曹軍的處境更加雪上加霜,戰力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以至於到了一擊即潰的程度。

  這些做法看似在兩軍交戰的時候沒什麽問題,可實際上則不然,常言道水火無情,兵家用水火為兵時,向來極為謹慎,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會以水火為計。

  水火原本就不是人所能夠控制的,一旦蔓延開來,便會生靈塗炭,所以古往今來的軍營之中,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若以水火為計,殺戮過重,則會折損陽壽。

  這一點在《三國演義》中曾經提到,諸葛亮在南征孟獲之時,曾經在盤蛇谷一把火燒得南蠻一洞幾近滅族,在那之後,諸葛亮曾親口說過,自己會因此折損陽壽十年。

  除了對水火之計敬而遠之以外,兩軍交戰還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不是可在彼此的水源中下毒。

  這個規矩的產生有三個最主要的原因,一是一旦有一方這麽做,那麽另一方必定會用同樣的方式報復,這也就是說這一帶的水源都會被下毒,無法飲用,雙方最終只會落得同歸於盡的下場。

  //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