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黨軍榮譽》第二百五十三章:報國疆場上(7)
鮮血將白雪染紅,一具具屍體,在寒冷的天氣裡面,已經凍成了硬塊。抗日先遣隊的部分官兵們,用自己的工兵鏟,用力的挖掘者凍在一起的土地。  戰鬥結束了,日軍一個小隊已經被殲滅了,先遣隊的官兵也付出了十六人陣亡的代價,他們要把自己的袍澤埋在土地裡面。

  “司令,部隊士氣雖然高漲,但是如果在這樣打下去,恐怕先遣隊的人員,都回不去了。”參謀長楚龍來到梁浩的身旁,有些無奈的說著。

  梁浩看了看一旁的楚龍,嚴肅的說:“師座給我下達是繼續的命令,我給下面下達的也是繼續的命令。從甘肅出來的時候,我已經做好了準備。反正早就夠本了,多殺一個鬼子都是我們賺到的。”

  楚龍歎息了一聲,他知道梁浩是不會違背孫興華命令的,所以並沒有在勸解什麽。

  東北的戰局如火如荼,雖然東三省的大多數城鎮,都已經陷入到日軍的手上,但是中國軍民的抵抗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關外的抗戰,是一寸山河一寸血,關內的東北軍,卻在張學良的指揮下,按兵不動,眼睜睜的看著東三省大好河山淪落日寇之手,東北千萬同胞淪為亡國之奴。

  南京,軍政部。

  孫興華的心情很複雜,他呆呆的站在窗戶面前,就在幾天前,蔣校長親自下達了命令,先期抽調三四個師,由孫興華直接指揮,增援東北的抗戰,但是短短的幾天后,作戰命令又再次的改變了。

  經過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後,重新成立國民政府,由汪精衛擔任省政府主席,對於這樣的結果,粵方仍然不滿意,他們要的是蔣校長下野,在蔣校長下野之後,他們才會自動撤銷廣東的國民政府。

  是的,蔣校長宣布下野了,出兵東北的計劃,也隨著蔣校長的下野而擱置了起來,蔣校長之前成立的參謀組,也被解散了,孫興華已經做好了回到甘肅的準備了。

  1931年十二月十五日,蔣校長發表了《蔣主席辭職電》,宣布下野,廣州政府入住南京。原由其負責得帶兵北上計劃也隨著取消。

  至此蔣校長退出了九一八事件的中心,新的國民政府再次承擔起九一八的職責。

  在蔣校長宣布下野之後,孫興華返回甘肅。

  十二月二十日,甘肅省全省軍民聯合致電國民政府,指責張學良坐視日寇侵略東北,辱國喪地,放棄職守,要求國民政府嚴懲張學良。

  與此同時,全國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亦致電國民政府,要求嚴懲張學良,請求國民政府出兵東北,克日收復失地。

  對這件事情,全國民眾站在了一起,紛紛要求國民政府嚴懲張學良,張學良頭上的不抵抗將軍,東北軍頭上的不抵抗軍,也被坐實了。

  國民政府並沒有對張學良做出任何懲罰,即便他們做出任何的懲罰,也難不住張少帥,畢竟幾十萬的東北軍實力仍在,在這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時候,國民政府是約束不了張學良的。

  東三省的淪陷,讓錦州成為中日雙方的最後的爭奪點,對於中國來說,守住錦州,就等於掌握遏製日軍向關內侵略的重要據點,而對於日本來說,佔領了錦州,就等於掌握通往關內一把鑰匙。

  錦繡的河山,對日軍是有著太大的誘惑力。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張學良的東北軍有飛將的戰鬥力,但是他們卻沒有龍城飛將的膽略。

  錦州有大批的東北軍,

但是張學良不是讓他們來守備錦州的,而是打算通過錦州,把他們運輸到關內。  早在十二月初,中國代表身份參加了國際聯盟李頓調查團,調查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的侵略罪行的顧維鈞,就致電張學良:現在日人如進兵錦州,兄為國家計,為兄個人計,自當力排困難,期能防禦。

  而十二月八日,還沒有下野的蔣校長,也曾致電張學良:錦州軍隊此時勿撤退。為了給張打氣,蔣校長在十二月九日又致電張學良:航空第一隊已令其限3日內到平,歸副司令指揮。

  (查資料的時候,看到張學良在31年十一月份就開始與日本駐北平公使館參事矢野真就“錦州中立化”問題舉行直接交涉,資料上面寫的是,根據日本方面的資料,張學良在十二月七日,就已經向日本方面作出主動撤退的回答。參考本文節選自《“不抵抗主義”再探》之“不抵抗主義”的發展。作者:馮筱才原載於《抗日戰爭研究》1996年第02期。如果是真的話,那麽張學良不光是不抵抗的罪行了。。)

  1932年一月,甘肅蘭州,省主席辦公室。

  孫興華站在窗戶面前,看著遠處的風景,臉上露出疲倦的神情。

  錦州失守了,自從消息傳過來之後,孫興華在辦公室裡面已經獨自待了三天,他弄不明白,擁有強大軍事能力的東北軍,為什麽甘心丟棄自己的家鄉人,放棄自己的土地,他更不明白,張學良到底在做什麽樣的打算。

  錦州丟了,根據孫衛華的情報,最後一批登上火車撤往關內的東北軍官兵,面朝東北方向跪在車站的地上痛哭不止。

  也許是長官的命令害了他們,但是不抵抗軍的帽子,已經扣在了他們的頭上,他們失去的不僅是東北的土地,更是親人和同胞的信任。

  即便日後他們戰死在沙場上面,親人的信任,也是無法挽回的。

  也許張學良至死不回來,就是害怕面對東北父老鄉親。

  “汪主席趕赴北平了,似乎是和張學良見面了。”孫衛華從外面走了進來,看了一眼一旁桌子上面的食物,有些無奈的說著。

  孫興華歎息了一聲,張學良的表現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錦州的丟失實在是太重要,這不光是關系到東北的局勢,更關系到華北的局面。

  如果日本人這個時候攻打華北,這位北平綏靖公署主任張學良,又該怎麽樣的去面對?恐怕在這個時候,相信張學良會命令部隊抵抗的人不會很多。

  汪精衛到北平去,就是擔心這件事情。

  東三省丟失,是蔣校長和張學良必須要承擔的責任,那麽錦州丟失的責任,就是汪精衛和張學良承擔的責任。

  在日軍對錦州采取攻擊態勢之後,以汪精衛為主的南京政府,是嚴令張學良死守錦州的,但是張學良沒有服從命令,直接下達的是撤退命令。

  南京政府不敢拿張學良怎麽樣,隻好讓政府主席汪精衛到北平去了。

  “梁浩那裡,可以撤回來了。”孫興華平靜的說著,東北接下來的抵抗,梁浩的先遣隊不會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抗聯部隊。

  通過宣俠父,孫興華會給抗聯部隊需要的所有軍需品。

  東北的局面,已經是無法挽回的了,這裡面有太多太多的巧合了,如果粵方可以和蔣校長達成和解,也許蔣校長會親率部隊北上抗戰。如果張學良下達的是抵抗命令,事情又會變成另外的一種結果。

  日本人為了轉移東北的事情,在1932年一月二十八日,再次從上海動手了。

  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副總指揮蔡延鍇的表現,與東北軍是完全不同的,雖然他們接到的也是力避衝突,但是在日本人動手的時候,蔣光鼐、蔡延鍇兩位將軍, 向全國發表的通電卻是守土有責,尺地寸草,不能放棄,為救國保家而抗日,雖犧牲至一卒一彈,絕不退縮。

  十九路軍的兵力只有三萬多人,加上後期投入作戰的中央軍第五軍不過四萬余人,他們面對的是七八萬有海軍相助的日軍,但是他們讓日軍付出萬余人的傷亡,四度易換指揮官。

  他們手上的武器要比日軍差很多,他們的兵力也不佔據優勢,但是他們卻和日軍血戰33天,官兵能夠做到前仆後繼。

  孫興華雖然沒有參加一二八淞滬會戰,但是在給與十九路軍的增援上,孫興華卻是十分的大方,上百門的嶄新火炮,上千支嶄新的步槍,幾百挺輕重機槍,全部支援十九路軍的作戰。

  甚至連黨軍航空隊,也臨時進入到了戰鬥狀態,在蔣校長上位之後,黨軍航空隊在上校隊長李翔的帶領下,跟隨嫡系中央軍第五軍參加到了前線作戰之中。

  對於上海的作戰,全國給與了十九路軍最大的鼓舞,蔣光鼐和蔡延鍇成為了民族英雄,十九路軍也成為了英雄部隊。

  在一二八淞滬抗戰結束之後,甘肅省省黨部主任沈楠,和甘肅省省主席孫興華,向十九路軍饋贈了大洋五十萬,同時孫興華以個人的名義,捐贈十九路軍毛瑟步槍五千隻,輕重機槍三百挺,火炮五十余門。

  孫興華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告訴全國各地的軍閥,凡是為民族國家奮戰的部隊,都是英雄的部隊,都會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一切。

  這也許是孫興華鼓舞各地軍閥抗日決心的唯一辦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