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紅拂慫恿黃娜坐了天下以後,要多封幾個“公公”去坐東西宮這事,遠在高密的老舅黃小剛當然是不知道的。
因為在西征大軍正式踏上東歸旅程的同時,他的新城三期工程大會戰也正式開始實施。
不過,這個三期工程的實際內容,卻是叫很多人都是一頭的霧水。
這之前,所謂的一期工程是什麽“三平一通”,內容是什麽平整土地、貫通道路,修築城市的上下水,這些看起來倒也是理所應當。
而二期工程卻是把原來挖的溝(修築下水道)擴大為挖掘地下水渠和河道,並且還把地面的路網繼續擴大和延長,這些工程雖然叫人看起來有些費解,但細想起來對於城市建設也的確有些道理,算他高瞻遠矚也是沒錯。
可這三期工程你猜他準備怎麽乾?
不修城牆了,要直接蓋房!
這按照古代人的慣例,這要築城向來都是先建牆,只有先把一座城池的城牆給立起來,這城池也才算是給了人初步的安全感,斷然沒有先修房子後再修城牆的例子。
此外,黃小剛要蓋的房子也叫人很是看不懂,他先是在地圖上畫了幾個圈,將新城上畫出了五個圈,分別命名一環到五環。
這其中,一環以城市中心的巨大廣場為中心,覆蓋了周圍方圓二十裡的區間,二環的覆蓋區間由二十裡外擴至四十裡,剩下的三環到五環自然也是如此類推,分別是六十、八十裡至百裡。
然後他又在三環至四環的區間之內,分別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自畫出了六塊區域,其中兩塊為高密度住宅區、一塊中密度住宅區、一塊低密度住宅區,然後剩下的兩塊地卻是分別標注成了什麽功能區和商業區。
對於這什麽高密度、低密度的住宅區,雖然沒什麽能看懂,但瞧著施工隊們建出的房子,大家可都看蒙了。
在高密度住宅區,就瞧見施工人員先是用了三天時間便挖好了深度超過一丈的地基(古代的民房一般不會挖這麽深),然後用原木和竹子在地基上扎成了一個個的柱基,用木板圍好後便灌入一種被稱之為混凝土的泥漿,待得兩日後將木板一拆,便得到了一根根高度數丈不等的石柱,然後才用磚石圍繞著這些石柱開始建房,不過半月時間就建出了一棟棟三五層不等的樓房來。
而這種樓房的構造也是新穎,每棟樓房按照設計功用被簡單的分為單室、雙室和多室三種格局,“單室”也即是所謂的一室一廳,而“雙室”也即是兩室一廳,至於“多室”的類別就更複雜一些,這裡也就不多說了。
且這樓房的“棟”也是分大小的,有些大棟每層設有至少八間單室,而有些小棟每層僅是兩戶對面而居,且在一片區域裡面往往會將這樣大小不同的“棟”錯落其中,棟與棟不但設有道路,還在其中標注有形狀不一的“綠地”。
而若要說這所謂高密度住宅區的安排,叫這些隋末時代的古人看起來有些奇怪的話,黃小剛在所謂中密度的住宅的安排看起來可就更怪了。
也就瞧見黃小剛不但在所謂的“中密度住宅區”裡畫出了一個個的九宮格,也畫出了叫旁人叫不出名的八宮格、七宮格、六宮格,且在每一個宮格裡又填了什麽“一戶建”、“兩戶建”、“三合院”、“四合院”名詞。
這“三合院”與“四合院”是個什麽造型,想來就不用解釋了,而對於“一戶建”和“兩戶建”,或許知道的人就不多,那麽簡單點來描述的話,這“一戶建”也就是動畫片裡大雄和蠟筆小新家裡那種獨戶帶後院的小宅子。
這本來黃小剛在劃定中密度住宅區的時候,本意是將這一片全按照典型的“四合院”模式來建設,不管今後是安置四戶窮人還是獨戶的富人,“四合院”式的民居都能夠滿足其要求。
可誰知道,隨著黃娜把整個洛陽的前隋工部的文書、記錄還有工匠打包發來高密之後,黃小剛卻是從中得到了靈感。
當時黃娜可是一股腦的搬空了洛陽的府庫,單是工部的文書圖籍便足足抄走了八千余箱,其中不但包括了楊素命人繪製的萬余張大興、洛陽新城的營建圖,還有三千余張沒有署名的屋宅設計圖,據說是當時的築城大匠宇文愷命人整理收集所得。
在這些圖中,除了少部分典型的晉隋風格的屋宅設計之外,唐朝風格的房屋設計看起來自然是最多的,而這種“一戶建”和“兩戶建”的屋宇設計,便似乎是專門針對洛陽和長安的坊市格局而設計出來,只是顯然這種小巧精乾,實用面積雖大,但不適合大戶人家居住的小格局房舍並不討楊素和宇文愷的喜歡,因此被棄之不用,丟在了故紙堆裡。
而黃小剛之前作為一個後世人,自然認得出這種設計是大雄和蠟筆小新的家,也恰好知道這種獨立民居小別墅在日本也被稱作“一戶建”,是一種極為受後世日本人推崇的建築設計,自然也就不會裝作視而不見。
按照黃小剛的想法,往後這樣的中密度住宅區,將會主要用來安置政府職員以及中產白領階級和獨戶的小富人家,那麽這種獨戶帶後院的小宅子便肯定會大有市場,便也拍板做了安排。
於是有人肯定會問了,這從一戶建到四合院都被畫在“中密度住宅區”之內了,那麽“低密度住宅區”又是個什麽情況呢?
很簡單,直接將土地劃分成半平方、一平方和一點五公裡的地塊掛牌出售, 並規定該區域可建設的主要建築不超過三至五座,高度不過超過三丈六尺,然後隨購買者的興趣愛好自己去修建。
想來有錢人自然會將之建成什麽江南園林式的府宅院落,根本不需要官府去操心。
而話說回來,其實黃小剛對新城的設計,也沒超出後世的共識,大體上也就是將一環之內設定為中央核心區,中心為超大型的廣場,廣場周圍是女皇宮、大會堂和國會、博物館這樣的奇觀式建築,以及為奇觀建築提供支持的功能性建築群,此外在外層還要預留足夠多的空地,方便日後增建和改建。
而一環和二環之間為中央政務區,用來安設各類國政機關單位和雇員小區,同時配套功能區及綠建區;二環和三環之間為中央商業區,除配套功能區和綠建區外,還會分出一定土地作為“低密度住宅地塊”出售。
而三環到四環之間的土地,才會是城市人口的主要聚居區域,黃小剛預計這一塊區域在新城建設初期,至少得安排好足夠安置超過五十萬人的建築規模,才能滿足城市繼續發展的需要。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