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帶著武器回大唐》第515章 因為他值得!
聽了蔣文撿的話,唐帝想笑。

 看著蔣文撿,眼神冰冷道:“蔣文撿,你還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

 這話把蔣文撿驚出了一身冷汗。

 原來他上諫多次,雖然唐帝也不待見他,但卻還是會叫他一句“蔣愛卿”,像今天這樣直呼其名還是第一次,所以蔣文撿有點驚了。

 說著,唐帝站了起來,俯視著眾官說道:“你們的想法是不是跟他一樣?”

 連手都懶得抬起來指蔣文撿一下,但是眾官不傻,自然也能知道唐帝說的是誰。

 但是這個時候卻沒有一個人出聲。

 就連剛才對蔣文撿羨慕崇拜的禦史們也罕見的三緘其口,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唐帝的怒意,這是原來不曾有過的,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再觸霉頭了……

 蔣文撿看到這一幕,內心更是一陣哀嚎,不禁對剛才還跟他並肩作戰的禦史們鄙視異常,但是卻也沒有什麽辦法,隻能等著唐帝發話。

 “你說於情於理都不行是吧?那朕今天就好好跟你說一說,到底合不合情,於不於理!”

 說完這句,唐帝又坐了回去,冷聲道:“你說平定流民潮的事情,派個文官去就可以了,那之前朕問誰能幫朕分憂解難的時候,你在哪裡?”

 “…………”

 看著蔣文撿鐵青個臉不說話,唐帝再次怒吼道:“啊?那個時候,你們都在哪裡?”

 眾官噤若寒蟬,空氣冷到了冰點。

 “不敢說是吧?那朕告訴你們!你們當時就跟現在一樣,縮頭烏龜,連句話都不敢說!平日裡一個比一個會說,怎麽到了朕需要你們的時候,卻跟啞巴了一樣?來來來,蔣文撿你告訴朕,你覺得流民潮的事情這麽簡單,當時為什麽不主動出來替朕分憂解難?”

 唐帝的責問如同機關槍一樣朝下面射來,其他人站在後面還好些,而首當其衝的蔣文撿則中槍了,直接跪了下來:“陛下,臣有罪!”

 唐帝也不管他,繼續道:“在大唐最困難的時候,在朕最困難的時候,每次都是張十二挺身而出,不計得失的幫朕分憂解難――”

 說到這,唐帝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張十二那貨,好是好,就是有一點,每次讓他做什麽之前都會先提條件,“不計得失”這個詞跟他簡直沒有一點關系!

 不過這個時候應該以樹立張十二典型、教育這些文官為主,所以唐帝又繼續道:“上次吳國三皇子來大唐挑戰,誰敢應戰?誰能應戰?最後還不是靠著張十二一人扭轉乾坤,反敗為勝?不然的話,大唐早就成了諸國笑柄,儀嵐也嫁去了吳國,你們還有何臉面在這裡說話?這次也一樣,南方糧價暴漲,流民橫行,其中關系錯綜複雜,是那麽容易解決的嗎?若是真那麽容易,你們那麽精明,不早就搶著去了?”

 眾官被唐帝連續發問,老臉漲紅,哪還有一個敢回話?

 “當時張十二立了那麽大的功,朕隻是封了一個小小的縣伯,這對得起他那麽大的功勞?那個時候你們可沒有一個人跳出來說於情於理行不通,現在張十二又立了大功,朕準備兩功並賞,你們卻都跳出來了,呵呵,你們可真是賢臣啊!”

 “臣有罪!”

 之前說話的那些禦史們也都跪了下去。

 唐帝同樣不理睬,這群賤骨頭,不發次火還真當朕眉清目秀好說話呢!

 “蔣文撿,朕現在再問你,封張十二為護國大將軍,到底合不合情,於不於理?”

 蔣文撿汗如雨下,但是理智告訴他,作為一個敢於上諫的男人,這個時候更不能慫,這個時候慫了,接下來等待他的更是無盡的黑暗!

 他咬了咬牙,決定還要再搏上一搏!

 “陛下,老臣糊塗,忘記了張縣伯之前的大敗吳國三皇子的豐功偉績――可是,這也隻是合理而已啊!”

 蔣文撿吸了口氣,準備做最後的一點努力:“可是張縣伯連升兩級,對其他武將不公啊!”

 “陛下,臣並不覺得!”

 他話音剛落,英姿颯爽的莫漓就從人群中站了出來,聲音清冷道。

 眾官的目光朝她看去,莫漓前段時間同樣不在荊州,也沒有上朝,今天還是這麽多天來眾官第一次見到,不免多看了幾眼。

 這麽一看卻驚奇的發現,這個原來一副冷冰冰模樣的女將軍,現在卻有了些變化,什麽變化他們也說不上來,唯一可見的就是,好像更漂亮了……

 莫漓的話猶如一道響亮的耳光拍在蔣文撿的臉上,唐帝聽了,一直板著的臉終於舒緩了一些,笑著對莫漓問道:“莫將軍,此話怎講?”

 莫漓眼神清澈,不卑不亢道:“臣這次護送張縣伯前往金陵,一路上艱難險阻,別人不清楚,臣可是一清二楚!”

 於是把路上接二連三遇到殺手的事情講了出來。

 莫漓不比張十二,講故事的水平差些,也不會添油加醋,但饒是這樣,她講的事情還是讓眾官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尤其是張國公和莫國公聽到自己的孫子和女兒竟然經歷了這麽困難的場面,心有不忍。

 說完之後,莫漓先是掃視了剛才上諫的那些文官一眼,然後看著唐帝,眼神堅定道:“陛下,路上尚且如此危險,作為一個外地人去金陵處理糧價和流民潮的事情,其中艱險程度可見一斑!張縣伯所承受的壓力,大到我們想象不到,所以冊封張縣伯為護國大將軍,臣不僅沒有意見,反而十分讚成,因為他值得!”

 因為他值得!

 這話是莫漓有感而發。

 她其實是不想這麽早回來的,可是為了照顧儀嵐公主,她又不得不回來,這一路上,她的心思全飄在南方,全在想張十二,每天夜裡做噩夢都是張十二遇險的場景,忘了多少次在夢裡被噩耗驚醒……

 原來在乎一個人的感覺,比征戰沙場都辛苦……

 一次南方之行,讓她跟張十二之間發生了許多事情,這些事情也使得他們兩人的關系發生了些微妙變化,所以她現在整顆心都系在張十二身上,現在有人說張十二的壞話,她當然不答應!

 “好!說的好!”

 莫漓說完,唐帝是第一個說“好”的人,然後其他眾官才反應過來,馬上跟著叫起好來。

 這個時候若是再說些反對的話,才是真的腦子秀逗了。

 …………

 莫漓退下了,因為這事情似乎已經板上釘釘,接下來等著唐帝宣布就是了。

 唐帝看著如喪考妣的蔣文撿等人,心裡舒快異常。

 他想了想,找了這麽些反面教材敲打一番,雖說可以直接下令冊封張十二了,但是這樣未免顯得有些不妥,就好像這個冊封是通過鎮壓反對意見得來的一樣,所以唐帝打算再聽一些讚成意見。

 站起來掃視了眾官,然後笑著說道:“眾位愛卿,對於張縣伯被冊封一事,諸位還有什麽看法嗎?”

 這個時候,木太師站了出來。

 唐帝現在的表現很明顯,就是想找人來說說好話,作為有著幾十年朝堂閱歷的人來說,這點事還難不過木太師。

 說好話這種事,張國公和莫國公肯定都很樂意,但因為張十二跟他們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出面反而不好。

 為了避嫌,兩個人老神在在的站定在人群中,也就是這個時候,木太師站出來了。

 木太師在大唐朝野中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

 論身份,作為太師的他是一個文官,但特殊的是,他並不是文官陣營中的一員,相反的是,木太師反倒跟武將陣營中的張國公走的很近,尤其是兩家第三代的張十二和木想容還有婚約在身,這麽看來,木太師跟武將陣營的關系更近一些。

 但是在朝堂上的文武之爭中,木太師很少表態,一般就是不支持不反對的棄權狀態,所以無論文武陣營,對木太師的態度都差不多,沒有敵視,亦沒有太多親近。

 因此以木太師的身份來替張十二說幾句好話,再合適不過!

 看到木太師出列,唐帝臉上的笑意更濃了,揮了揮手,對他說道:“木太師可有何高見?”

 木太師躬身示意,然後說道:“陛下,臣說不上高見,隻不過說說臣的一些看法而已!不過臣接下來要說的也隻是一家之言,若是諸位同僚不同意,歡迎斧正!”

 說著還對滿朝文武拱了拱手,姿態放的很低。

 “陛下,臣記得,大唐上一個護國大將軍乃莫國公,自從莫國公做了國公以來,這護國大將軍的官職可是空了有些年了吧?”

 唐帝點了點頭。

 護國大將軍乃一品軍職,能當選此職的人必當是人中龍鳳,且對大唐貢獻巨大的武將才可勝任。

 唐帝繼位以來,大唐一共出現了兩個護國大將軍。

 第一個是現在的張國公,後來張國公年事已高且被封為國公,便主動卸去了護國大將軍的官職,於是唐帝就把當時還不是護國公的莫國公封為護國大將軍。

 隻是到了後來,莫國公屢立戰功,而且年紀變大已經不能再上戰場浴血殺敵,所以唐帝賜其護國公的爵位,這個護國大將軍的軍職就一直空著,到現在已經許多年了。

 因為莫國公是最後一屆護國大將軍的人選,而他的女兒莫漓現在年紀不大就已是二品的鎮國大將軍,好多人都以為,莫漓早晚都會是下一個護國大將軍,也算是傳承了。

 因此今日唐帝突然要把張十二放到那個位置,眾人有點接受不了。

 得到唐帝的肯定回復,木太師繼續說道:“如今的大唐,西有梁國,東有吳國,最近幾年對大唐都虎視眈眈,我們不可輕視!而作為武將的最高軍職,護國大將軍一職必須要有人擔任,不僅僅是為了填補空白更重要的是讓百姓和官兵安心,讓那些對大唐有想法的異國有所忌憚!”

 唐帝冊封張十二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一點,而更主要的是,唐帝最近身體並不怎麽好,他為自己做了最壞的打算,也在思考,若是自己真不在了,大唐該何去何從?

 最不放心的自然是太子跟張十二的緊張關系,這段時間太子一直在他身邊,通過他的觀察,他覺得太子跟原來有些變化,沒有了原來驕奢蠻縱的性格,這還是讓他欣慰的。

 所以他要趕快把張十二的地位調到足夠高,到時候太子繼位,就算對張十二有些許不爽,但是鑒於張十二的身份,也不敢輕舉妄動,隻能采取懷柔策略。

 若是那樣,他就沒有遺憾了。

 唐帝點了點頭:“木太師說的好,繼續!”

 木太師又笑道:“至於剛才蔣大人說的情理,臣以為不必在意!這大唐百官,看的是能力,而不是年紀閱歷!若是張縣伯被封為護國大將軍, 相信對大唐來說有百益而無一害!這更能說明陛下用人是以能力而論,隻要有能力,皆可為大唐效力!到時候,那些有才乾的年輕人肯定會熱情而來,實屬大唐幸事!陛下,臣說完了!”

 木太師說完就直接退了回去,乾淨利落。

 唐帝對木太師的表現十分滿意,再次問道:“眾愛卿,還有誰有異議?”

 百官默然,同意的心裡都樂著呢,而那些不同意的,打死也不敢再提意見了,唐帝今天的表現,擺明了就是要把張十二給推上去,誰反對就是跟他作對――這誰踏馬還敢反對?

 掃視一圈,目光最後落在了太子身上,說道:“儀志,此事你如何看?”

 太子沒料到自己會被點到,有些茫然的出列,稍作調整,施施然道:“兒臣認為父皇的做法很對!張縣伯為我大唐社稷出生入死,不計得失,若是父皇不能重賞的話,豈不是寒了人心?若是那樣,寒的不僅是張縣伯的人心,更是天下人的人心,所以兒臣以為,父皇冊封張縣伯的事情,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