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良死了。
什麽?
一本書不能總是死人?特別是人氣還不錯的女角?
哦,好吧,那麽……
紙皮青蛙死了。
作為一個終點文學網的非知名撲街作者,紙皮青蛙也是噩夢事件受害者之一,身體因為數次噩夢被越掏越空(也有知情人聲稱是別的原因),加上總是深夜修仙更新,心臟一時想不開便停止了跳動。
消息是子良傳遞過來的,青蛙那僅有的一些讀者並不知情,因為娃嫂出於完成逝者遺願的心情,仍然在每日發布著青蛙留下的存稿。
而讀者們,仍在追讀,仍在催更,仍在威脅著要寄刀片。
就是不肯打賞……
這個悲慘的消息讓裴子幸急迫感驟升。
子良曾經努力過讓那本害人的書封書或者至少取消所有推薦,但可惜的是,靈異主編根本不信這種靈異之事。
由於主編的堅持,那本書依舊霸佔著靈異分類的顯眼推薦位,被越來越多的讀者收入了自己的書架。
其中不知道有多少會被噩夢纏身。
而書中最新的章節後面,非常囂張地公告著:“還有最後一個”。
一時間,裴子幸和李蓉蓉也沒有什麽好辦法,只能留守在鄂城的酒店,死盯著網上的各類新聞。
李雯英就是這麽被他們找出來的。
在從王誠家中出來,得知還會有下一個慘案之後,裴子幸也嘗試過讓藍小蘭幫忙找黑客查證書籍每天更新之時的IP位置。
可這事至少得攻破華夏最大的文學網站的後台防禦,僅靠藍小蘭的人脈還找不出這樣的牛人。
無奈之下,只能反覆查證在書籍宣布“第二個也快了”的那天,網上有什麽類似王誠的那種造成輿論爆炸的新聞。
李雯英的事情最開始只是爆發於愛狗論壇和貼吧,在前期都是愛狗人士圈子裡的攻伐唾罵,並未進入裴子幸的視線。
到了幾天之後,新聞被主流網站轉載,非愛狗人士也加入了戰團,同樣有熱心人發布了事件時間節點的梳理帖子,裴子幸才基本確定李雯英就是第二個目標。
可這時,李雯英已經涼了。
……
清晨。
酒店餐廳。
裴子幸和李蓉蓉相對而坐,面前的桌上是滿滿當當的各式早點。
可是他倆誰都沒將注意力放在早點上,而是各捧這一個手機在不停點擊著,頗有些公益廣告中那種人和人之間的疏離感。
當然,一手拿著手機的姿勢完全沒影響李蓉蓉的進食速度。
裴子幸拿著一個包子漫不經心地吃著。
突然臉色一變,甩開包子,變成兩個手操作手機。
過了一會,他才有些遲疑地說道:“我覺得我找到了。”
“嗯。”李蓉蓉夾起一個蒸餃塞入嘴中。
“你看啊,這裡有個新聞說的是一個職校的女生因為學校組織開展‘每月學lei鋒’活動,所以上街先故意弄倒了一個垃圾桶,然後讓同伴拍攝她清潔衛生的虛假照片。拍完照片後只是草草將垃圾桶扶起,連被她弄出來的垃圾都沒有清理完畢就離開了。而這一切正好被附近的監控攝像頭全部拍到,現在已經有監控視頻在網上流傳。”
“嗯。”李蓉蓉正在吃豆皮。
“這個視頻在網上迅速傳播,微薄、知乎上也全是譴責這個女學生的言論,看上去這把火有越燒越旺的趨勢……誒,這裡已經有人開始人肉女孩了,
說每周五晚有豪車在她宿舍樓下等著將她接走,周日晚才送回來。” “嗯。”李蓉蓉拿起小杓喝著小米粥。
“嘖嘖,他們學校論壇更熱鬧,說她18歲剛進校就休學兩個月去整容了的,隱秘部位還有紋身,我去看看……臥槽,好大。”
裴子幸不斷鏈接到新的帖子中,一個個關於女學生的隱私被曝光出來。
“嗯。”李蓉蓉開始吃水果。
“按這個樣子發展下去,最後的聲勢有可能會與王誠、李雯英的事件類似了。最主要的,那個監控視頻爆出來的時間正是凶手宣布第三個開始的那天。所以,我懷疑第三個受害者極有可能就是這個女學生。”裴子幸將手機屏幕朝向李蓉蓉,嚴肅說道。
“我知道。”
李蓉蓉完全沒看他的手機,邊吃邊說道。
“……”
神特麽又知道!
裴子幸已經不想表示出驚訝了,安安靜靜地盯著李蓉蓉,等她自己說。
李蓉蓉這才停住去拿食物的手,用紙巾擦了擦嘴,瞬間變回秀氣的模樣。
“你的著手點是在那個特定的日子裡爆出了什麽類似的輿論事件,可我並沒有這樣去查。”
“那你一直搗鼓手機是在幹嘛?”
“在地府審鬼審得多了就會發現, 但凡害人,甭管凶手是人是鬼,總歸是有個動機的。”
“嗯,沒錯,無非是錢、色、權、食、仇、神經病這些。”裴子幸點點頭表示讚同。
“那你說凶手這麽高調地在書裡宣布又要害人了,他的動機是什麽?”
裴子幸想了想說道:“仇?”
“對,只有仇說得過去,這種宣布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復仇心理的宣泄。”
“然後呢?”
“既然是復仇,那這些受害人必定與凶手有過某種聯系,所以可以認為他們之間極有可能也有某些聯系,比如都參與某個迫害凶手的事。”
“有道理。所以你查出了他們之間的聯系?”
“嗯,之前可以確定的受害人是王誠和李雯英,兩人一個是中學老師,一個是沒有正式工作的愛狗人士,看上去沒有什麽關系。可是……”
“李雯英以前就因為救狗行動經常出現在網絡新聞裡,而王誠恰恰是個喜歡評論時事的帶節奏者!”裴子幸一點就透,恍然說道。
“對,所以我去王誠的微薄中篩選出所有與狗有關的言論,然後再一條條往回查找事件原本的經過。最後,我在一個事件中發現了李雯英的身影,而且其中也有你找出的這個女學生。”
李蓉蓉淡淡一笑,卻用冰冷的語氣一句句說道。
“他們三人,曾經在不同階段共同推動了一個輿論事件的發酵、壯大。”
“只不過,那時他們還不是被放在火上炙烤的那個人。”
“他們是點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