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興漢室》第142章 乘勝討逆
“大節輕多難,深言究遠圖。收功太原守,談笑視羌胡。”————————【滕達道龍圖挽詞二首】

北軍六營共一萬五千人,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戰術精準的伏擊了屠各王手下的匈奴騎兵,隨後又有段煨親自帶著右賢王去卑等千余騎兵從城內殺出,徹底擊潰了圍城數日的近三萬屠各騎兵。

屠各王帶著數千騎倉皇北逃,由於在黃河邊上來不及尋到船隻渡河,又被追來的越騎校尉田疇等人再次擊退。數戰之後,屠各王白天潛藏、晚上行軍,最終帶著百來名騎兵逃奔上郡,從此並州再也不複聽聞屠各之名。

此戰過後,漢軍斬首六千,俘虜近萬人,隨軍牛馬羊等牲畜共十八萬頭,財貨無算。

面對著近萬匈奴俘虜,度遼將軍段煨的做法很有段熲的風格,打算將其全部坑殺,以儆效尤。只可惜這時候離石縣內權力最大的人不是他,而是北軍中候王斌。

他雖然不讚成殺俘,但也不像以往士人稍微勸慰幾句大義就放虎歸山、或是擇一地任其安居,而是提出了一個較為新穎的法子,就是將其打散原有的部落編制,比照關中漢民,編戶屯田,就地充作軍屯。這樣既能嚴加監管降卒的一舉一動,又能提供充足的糧草與兵源,還能恢復西河郡殘破的農業。

“這也太便宜他們了。”段煨有些不忿,他一直對段熲屠殺東羌的政策奉若圭臬:“彼等殘害我漢地多少百姓黎庶,一旦戰敗,還給田發牛,使其農耕?若是伺其在此修養數載,又會滋生壯大,胡人畢竟野性難馴,到時候難免不會再生事端。而且西河郡已無足夠糧草,僅剩的一些也要支持接下來北上的戰事以及來年春耕、撫恤,依我看,倒不如盡皆殺了為好,還能起威懾之用。”

“你以為讓他們歸入軍屯就是享福了?”王斌老神在在的看了段煨一眼,段煨不敢與其對視,有些氣弱的低下了頭去。王斌見狀,這才滿意的頷首說道:“段將軍,你也是辦過屯田的,自當明白,軍屯不比民屯,其一年田地產出,拋開屯戶用度以外,剩下的一概要上交府庫。尋常時候還要擔負修整道路、開挖溝渠的勞役,必要時也能當兵打仗——這就是陛下對軍屯所定下的‘生產’與‘建設’兩個要求。”

從孝武皇帝開始的屯墾戍邊的軍屯政策,是後世生產建設兵團的濫觴,它不僅承擔著移民墾邊、開發當地經濟、緩解流民壓力的任務,還具有寓兵於農的意義。

皇帝無論是出於後世的見識還是前人的經驗,都有義務將其完善並且發揚光大,所以在派王斌帶北軍來西河郡之前,皇帝就想好了這些俘虜的去路。全部坑殺固然大快人心,但會隨之讓定居並州的烏桓、鮮卑等部族在警惕畏懼之余,也生出兔死狐悲之心;而且並州人口不足,皇帝也需要充足的勞力為他開發本地經濟。

此外,讓匈奴降卒加入軍屯,也是皇帝在之後對異族布施漢化政策的第一步。

“河東、並州等地盛產石炭,此物既可冶煉、又可用作尋常人家料理飯食、取暖。”王斌淡淡說道:“如此材物,豈能因人力不足而任其露置野外?總而言之,要讓他們在並州以勞役贖罪,為並州修整道路溝渠、為各軍提供糧草、為民間提供石炭等物。這才是國家所言‘物盡其用’的真意。”

“王公所言極是,一味剛猛殘殺並不可取,有時還得以柔製之。西河郡地廣千裡,可最繁盛時也不過十三縣,全郡只有五千六百九十八戶口,漢民總共起來才二萬多人。如今全郡漢民不過數千,

不及中原一縣,若是再無人開墾荒地,西河郡便是真的形製廢弛了。”崔鈞在一旁附和道,他身為本地郡守,以後自然是要負責這一塊的政務,西河郡能恢復生機也是他今後的一份功績。“此事也是國家所深慮,等並州亂象弭平之後,朝廷自有興複的良政下來。”王斌忍不住打量了崔鈞幾眼,值得欣慰的是,對方的性格與能力一點也不像他的父親崔烈,看來是個值得托付重任的人。

段煨雖有些遺憾,但也不是不懂這樣做的好處,在王斌與崔鈞都同意的情況下,他隻得點頭稱是。

在解決了俘虜的問題之後,北軍中候王斌便與西河太守崔鈞留守離石,著手處理將屠各俘虜打散建制、編戶屯田的事宜。而段煨則帶著不再有僥幸之心的右賢王去卑,以及除開中壘營以外的其余北軍五營火速北上,按照荀攸與賈詡等人制定的圍魏救趙之計,不去援救太原,而是直接奔向只剩下少量青壯與大批老弱婦孺的南匈奴王庭,西河郡美稷縣。

南匈奴在經過幾次外部天災、內部叛亂、以及新興崛起的烏桓、鮮卑等部族的接連打擊之下,早已不複當年的盛況,只有十幾萬戶的人口。由於遊牧民族都是全民皆兵,於夫羅與屠各所帶著六萬多騎兵可以說是匈奴幾乎所有的青壯。此時的匈奴王庭除了一支萬人的騎兵組成的留守部隊以外,再無別的抵禦力量。

段煨與張猛等人很快擊潰了這支留守部隊,成功完成了直搗王庭的壯舉。其間讓段煨等人既驚喜又憤恨的是,當他們打下美稷的時候,在匈奴人的部落裡發現除了其他異族奴隸以外,更多都是漢人奴隸!他們都是朔方、五原、上郡等地的漢民,由於歷次戰亂被羌族、烏桓等族剽掠為牧奴,並在各族私底下當做財貨貿易。

“我等拷問了匈奴幾個留守的老王,以及派人前往周圍部落大致清點了一番。”越騎校尉田疇停頓了一下,堅毅的臉上閃過一絲痛恨,他沉聲說道:“光是匈奴就在王庭附近蓄養了七、八萬漢人奴隸,而盤桓在雁門、朔方等郡的鮮卑、烏桓等族比南匈奴更為強盛,其手下擁有的漢民定然比匈奴的還要多。”

“哼!”張猛拍案怒道:“並州數百年之赤子,盡淪為豬狗,這些胡人個個該殺!”

一旁的射聲校尉沮雋此時也滿臉漲紅,罕見的附和張猛的態度。

見火候差不多了,居於主座的段煨環顧帳內諸將,冷聲說道:“我從未聞胡人有良善之心,即便是南匈奴歸順我大漢多年,也會乾出剽掠漢民為奴的惡事,何況其余?先太尉段公也曾明言‘狼子野心,難以恩納,勢窮雖服,兵去複動。唯當長矛挾脅,白刃加頸耳’。”

他這話已經說的很明確了,張猛、薑宣等將豈有嫌斬首足夠了的?他們雖然一時義憤填膺,嘴上說的是為漢民雪恥,但其實並沒有真的將這些黎庶放在心上,僅僅只是借著這個由頭給自己、以及各自麾下士卒多一份首級充當戰功罷了。至於是否會傷到去卑的感情,就憑他手下幾千騎的實力,還不在眾人的考慮之中。

於是眾人紛紛起立抱拳,轟然應道:“全憑將軍吩咐!”

在沒有王斌從旁節製的情況下,對胡人一貫態度強硬的段煨與有意擴大戰果的張猛等人將猶在頑抗的匈奴老弱盡皆屠戮,隻留下萬余青壯與數萬名失去丈夫的寡婦孤兒,以及數十萬頭牛馬羊等牲畜。

為了節省時間與精力,在田疇的建議下,他們從解救的數萬漢民中挑選出了萬余精壯,並發放馬匹與武器,簡單的編練成軍,在田疇的組織下負責看護俘虜與戰利品。 而段煨等人則是留下田疇在後方協助押送俘虜輜重之後,便立即點齊剩余北軍兵馬渡河往東,準備擇地迎擊於夫羅。

屠各部幾乎全軍覆沒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正在圍攻盂縣的於夫羅耳中,在得知北軍突襲美稷王庭之後,全軍上下無不擔憂留守的婦孺幼小。於是無心戀戰,匆匆棄城而去,走時連費心打造的攻城器械都沒顧得上拿。

並州刺史劉虞知曉此事後,立即命守城的典農校尉龐德帶兵銜尾追擊,一路頗有斬獲,趁勢收服了曲陽、以及雁門郡廣武、原平等縣。與此同時,一直在雁門、定襄等郡觀望成敗的烏桓、鮮卑等部族見大局已定,這才跟著響應劉虞的號召,加入了反攻的隊伍。

只是兵法有‘歸師勿遏’的說法,本以為只是一場順風仗的烏桓等部族,完全沒想到會與歸鄉心切的匈奴叛軍在雁門等地展開殊死纏鬥。各方損失慘重,烏桓、鮮卑等部族铩羽而歸,於夫羅南下太原時的三萬胡騎,在殺出重圍時僅剩萬余人,就在他們軍士疲憊、準備渡河的時候,早已從美稷轉了一圈回來的段煨等軍適時適地的出現在了他們眼前。

師老兵疲的匈奴叛軍早已人馬困頓,在面對養精蓄銳的漢軍的時候,即便是‘歸師勿遏’也不代表‘歸師必勝’。單於於夫羅被急於立功表明立場的去卑當場斬殺,於夫羅的弟弟呼廚泉率數千殘部投降。

並州本來危在旦夕的局勢在短短數日之間反轉顛覆,在壺關久戰無功的袁紹在得知此事後,立即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