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興漢室》第128章 汾曲之陽
“以五千之眾,對十萬之軍;策疲乏之兵,當新羈之馬。”————————【答蘇武書】

 太原郡北,陽曲縣。

 陽曲縣位於山河之間,其地溝壑縱橫,東、西、北三面環山,南部較低。自古以來都是晉北要衝,距郡治晉陽不過三十余裡,乃太原門戶,在它之後除了盂縣可堪據守以外,便是一片坦途,可任由騎兵來去。

 此時的天空湛藍無比,河水充沛、從東南吹來的暖風溫和宜人,這本該是一個盛夏當中最好的日子。以往的這個時候,城中的冠族大姓會拖家帶口的出城,在鄉下的莊園塢堡裡待上一整個夏天;無畏寒暑、永遠也坐不住的少年郎則會穿著方便的短衫,背弓跨馬,呼朋引伴的出城狩獵;而鄉裡的農夫會兩手背在腰後,在長滿麥粟的田間信步走著,時不時的抬頭看一眼少年郎的錦衣裘帶,然後繼續埋頭做那些一輩子也做不完的農活。

 每年的這個時候,張卜都會登上城樓俯瞰這一切,看著在他治下的子民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人生,知道他們生活尚且無憂,作為一縣之長的他就會格外的滿足。

 可現在卻不一樣了。

 “唰——!”

 陽曲長張卜從記憶裡回過神來,忍不住抬起頭,看見城頭樹立著的大纛正隨東南風在那個男人的頭頂上滾動著,如一卷翻湧不息的波濤。

 天穹之下,匈奴單於於夫羅所帶的三萬騎兵按照各自歸屬的部落,組成大大小小十數個方陣隊列。從城頭往下看去,他們就像是一群雨前的螞蟻,緩緩移動在田野之上,那田野本來是黎庶辛苦一輩子的地方,如今卻變成了一片雜亂肮髒的營地,尚未成熟的麥粟此時也大都為胡虜飽腹。

 張卜不忍再看下去,他小步走到佇立的那個男人身邊,多年來養成的氣度讓他說話的語調不高不低、十分輕柔:“夏將軍。”

 護匈奴中郎將夏育正站在牆邊俯瞰,同樣是窺測敵營,張卜就像是普通人第一次近距離觀察猛虎,戰戰兢兢、而夏育的神情就像是一隻站在山峰之巔的蒼鷹,冰冷無情的注視著地上的獵物。

 夏育身材魁梧,遠遠看去就像是一隻站立的熊,他立在女牆邊上,目光從敵營一直打量到遠近的山勢。他其實早就感到身後張卜的到來,只是一直懶得回頭搭理。直到這時聽張卜出聲說話,他才慢條斯理的轉過頭來,用上級對下級的語氣問道:“都辦完了?糧草、滾木等物都備好了?”

 張卜不以為忤,態度溫順的答道:“這些都是常備之物,大戰在即,籌措起來也不難。”

 軍需之物並不常用,平時若是沒有刻意準備的話,根本不會在這麽短時間內籌措好,而張卜卻籌措的那麽快,顯然是對此綢繆很久了。大戰在即,夏育不認為張卜會拿這事糊弄他,反倒意外的抬了抬眉毛:“那各家部曲呢?”

 “郭氏已經帶頭交出所有部曲,郭府君說夏將軍是征戰多年的宿將,將部曲交給將軍手上,他放心。”張卜口中所言的郭府君正是雁門太守郭縕,因為於夫羅帶著數萬匈奴騎兵走雁門南下,郭縕不敵,隻得一路敗退至陽曲老家。如今桑梓有難,他便說動各家一起獻糧獻兵,盡全力支持夏育防守陽曲。

 “他啊……”夏育感慨著說道,這個名字讓他記起了不堪回首的往事,語氣無不諷刺:“當年要是這麽大方就好了。”

 在孝靈皇帝熹平六年的時候,破鮮卑中郎將田晏賄賂宦官王甫,慫恿孝靈皇帝對鮮卑開戰,與當時還是烏丸校尉的夏育、護匈奴中郎將臧旻兵分三路討伐鮮卑,結果大敗而歸,三人都被下獄處分。後來的人只知道那場虎頭蛇尾的戰爭完全是出於孝靈皇帝好大喜功、以及宦官擅權的緣故,而為人所不知、或是刻意被忽視的卻是這場戰爭為什麽會失利。

 不過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了,如今大敵當前,夏育在心裡再怎麽怨恨,也能分得清輕重,不會在這個時候對郭縕進行什麽報復。

 待此戰過後,如果能僥獲戰功,興許能為往事昭雪翻案吧……

 夏育正在一邊如此想著,張卜在一旁還是忍不住看著底下那群氣勢洶洶的匈奴軍隊,心裡很是沒底:“夏將軍,典農校尉還有多久到陽曲?”

 “算算路程,若是快馬行軍,少說也得明天早晨才能到。”夏育說道,此次匈奴南侵出乎並州所有人的意料,在大敵當前,上至劉虞下至豪強無不團結一致。夏育搶奪戰機,隻身帶著數千豪強部曲組成的郡兵北上陽曲,而典農校尉龐德則帶著擔心受到清算的右賢王去卑等歸附匈奴兵作為第二梯隊,防守南邊的盂縣。

 陽曲城池狹小,兵微將寡,此時遭到數萬匈奴人的圍攻,實在很難堅持下來,唯有依靠龐德帶來的援軍及時趕到,在戰事膠著之際突然殺出解圍。

 張卜還有些不放心,小聲嘀咕道:“若是在西河郡的度遼將軍能帶兵來就好了。”

 “糊塗,讓他來做什麽?”夏育面帶不善的看向張卜,他最討厭這個庸懦的縣官,眼界隻放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以及自家治地的得失上,全然不顧大局:“段忠明駐守離石防備的可是匈奴屠各,那可是屢屢叛亂的匈奴部族,不比於夫羅要弱。若是離石失守,屠各便可徑直南下河東,與范先等賊合流,一同擾亂關中。跟河東比起來,陽曲又算得了什麽?豈能因小失大?”

 “唯、唯。”張卜畏縮的接受夏育的訓誡,心裡卻是在自我安慰道,有夏育這個成名已久的宿將在,陽曲再如何也能撐到明天吧?

 隨著一聲嘹亮的號角,敵軍開始緩緩聚攏,像是一隻悠閑的鶴將雙翼收攏起來。龐然的軍隊緩緩匯成一條長帶,朝陽曲城進發。此時在敵軍之中,突然領先策出一騎,搖著旗子,說著含糊不清的漢話:“我家單於有令!念在夏公是個大丈夫,特許爾等投降!不然大兵所至……”

 夏育矯健的身形突然動了,他拿起弓、搭上箭,稍一瞄準便倏然射出,將那名大言不慚的匈奴騎兵釘死在馬上。

 他這整個動作一氣呵成,看得張卜在一邊目瞪口呆。

 “將軍威武!”

 “將軍威武!”

 城頭上的士兵高聲歡叫道,與底下敵軍霎時的慌張形成鮮明的對比。很快,匈奴兵調整了過來,開始放棄勸降,拿著簡陋的攻城工具成群結隊的進攻同樣簡陋的陽曲城牆。

 夏育不慌不忙的下令,城頭上的軍隊登時反應過來,在並不寬敞的城頭上展開防守,gōng nǔ手在陣前散布成一線,中間混雜著手持製式不一的武器的輕卒,他們或是拿刀或是拿劍。在此之前他們都不過上世家保衛塢堡的部曲,從來沒有遇見過這種戰陣,此時所有人都能清楚感覺到腳下微微的震動,即便夏育剛才那一手提升了不少士氣,但依然免不了心驚膽顫。

 城頭上很快陷入激烈的混戰,饒是匈奴不善攻城,此刻也憑借著人多勢眾搶登城頭。震天似的喊殺聲在城頭不斷的響起回蕩,而在陽曲城中卻詭異般的安靜,那道簡陋的城牆像是堅實的壁壘,將所有狂風暴雨都攔在屋外。

 人們緊張的呆在家裡,盼望著那位曾在太尉段熲麾下以少勝多,大敗東羌的夏育能夠再現當年的威名。

 “阿翁!放我們出去,我也要上城頭!”幾個少年被關在密室內,使勁的拍打著門扉。

 “若不是城外的塢堡被擊破,若不是匈奴人的馬快,我也不至於讓你們待在這種險地……”郭縕在門外自言自語的說著,然後振作精神,大聲斥責道:“都給我在裡面待著!我陽曲郭氏的血脈不能就這麽斷絕在我手上!”

 “阿翁固然成全一人之名,可曾想過我等做兒子眼看親長赴難,是何等不孝!”

 “哈哈。”郭縕笑了,笑容卻並不輕松:“當年壯節侯傅公在冀城殉國,同樣是憐惜子嗣,將兒子傅乾遣送城外,又有何人說過他?如今我雖無才,但也總算可以效仿先輩了。 ”

 “伯濟,你還年輕,要留待有用之身,將來為朝廷、為國家安定天下!”郭縕把手放在門扉上,全然不顧裡面帶著哭聲的哀求,他沉默了片刻,點了點頭:“你聽聽,夏育開始上街召集青壯了,看來我等的部曲到底是不堪受用,若是給他一支精兵,又何至於此?”

 城頭上戰鼓不停的擂動,那密集的節奏就像是人們緊張跳動的心臟,在這個時候漢人的殺喊聲越來越弱,城頭上的匈奴語越來越大。無數匈奴人開始爬上城頭,而那個高大的身影卻始終在大纛之下如山嶽一般屹立不倒,任由驚濤駭浪向他拍來,他也一概將其擊個粉碎。

 年過半百的郭縕提劍走在空無一人的街上,他遙看著城頭上那高大的身影,恍然想起了當年那三支意氣風發、出塞征討鮮卑的軍隊。

 “這麽多年了啊……”郭縕低低歎息,眼裡盯著城頭上的故人,不知道是敬佩還是鄙夷:“你還是這麽狂妄。”

 本書第一個原創人物:陽曲長張卜。十分感謝書友【水生的魚】基情客串!先更一章,還有一章稍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