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猶是也。”————————【國語·齊語】
這是皇帝今年在宣室最後一次召見賈詡,他命穆順在自己跟前擺了張桌席,請賈詡坐在對面。桌上擺放著茶飲點心,儼然一副送行的模樣,賈詡見皇帝如此隆重相待,遜謝良久,方才穩穩地坐下。
兩人相對無言,皇帝在專心擺弄著幾個圓口杯子,打算沏茶,賈詡一雙眼睛看著皇帝熟練地坐著這一切,眼底閃動著意味不明的光芒。他深知皇帝的脾性,有些事情不用他開口,皇帝自己會主動說出來、只不過是借一個由頭。
“賈公。”果然,過了一會,皇帝把茶碗放在賈詡面前,開口招呼道:“把這茶喝了,等離了長安,再想喝可就沒有了,武威可沒有這個東西。”
“臣謝陛下。”賈詡雙手拿起茶碗,輕輕吹走了漂浮的熱汽,將微燙的茶水一飲而盡。
皇帝沒有動自己面前的茶,反倒是認真的看著賈詡喝完,見他將茶碗放下,再又帶著埋怨的語氣說道:“賈公弄出這麽大的事來,揮揮衣袖,走得倒是輕松。”
“臣惶恐,不明白陛下這是什麽意思?”
“你知道的。”皇帝逼視著賈詡,緩緩說道:“你要是不知道,早就辭官守孝了,何必等到董芬劾奏於你。當初在萬年縣的時候,你恐怕就知道我的意圖了,這幾天不過是順水推舟,給我一個題目而已。”
賈詡眼皮一跳,欠身剛要答話,卻被皇帝擺手止住了:“這其中原委,你我最好都心照不宣,你想借此機會洗清當初說服李傕反叛的汙名,我不怪你,也不要你謝罪。你畢竟是我最得力的股肱,自然不能虧待了你。但我想說只有一句話,你不要在心裡存個什麽‘憂讒畏譏’、‘明哲保身’的念頭,那才是會讓我失望!”
皇帝想整治日益勢大的馬日磾等人的念頭,早在駐蹕萬年縣的時候就已經初現端倪了,不然何必借題發揮整治前萬年令、何必耗費口舌跟鄭玄說那一通道理?
河東一戰過後,皇帝已不需要靠著馬日磾等關西士人代他穩定朝局,隨著原本能與馬日磾分庭抗禮的關東勢力開始弱勢,主次矛盾的變化,也讓皇帝收拾馬日磾等關西士人的舉動勢在必行。
賈詡只不過是在其中順勢而為,為皇帝提供了一個啟釁的機會,順便給自己謀算了足夠的利益而已。
“臣不敢!”賈詡低下頭,目光盯著桌案上的朱漆圖案,口中說道:“臣昔日不過是從賊之人,董芬所言也是實情,當初臣為了一己性命,又恨王允濫殺涼州人,於是唆使謀叛,險些釀就大禍。陛下不因此而罪誅於臣,予以赦免、還簡拔在側,不吝重用,如此厚恩殊遇,豈敢不為陛下供牛馬奔走!”
“賈公。”皇帝淡淡一笑,只要臣子對他竭盡忠能,即便私下有些小算盤他也都是能夠包容的。唆使李傕反叛的事是賈詡的政治汙點,如今有了董芬的前車之鑒,朝廷內外再不會有人提及此事,而皇帝也想趁此把話說開了,將兩人之間最後哪一點窒礙消解掉:“管仲當初還險些射殺齊桓公呢,最後不還是輔佐桓公稱霸天下?賈公有軍國之才,難道我就做不得齊桓,與賈公再來一次君臣相得?”
賈詡先是驚愕的望了望皇帝,即使通過對皇帝性格的觀察,知道皇帝在刻薄之外也有寬宏的一面,但直到親耳聽見皇帝這番話後,還是為皇帝的胸懷感到驚訝。顛覆社稷、謀害性命之仇,可不是誰都能原諒的。賈詡心裡上不感動是不可能的,只是他習慣了隱藏情緒,
依舊是神色如常:“能為陛下克平天下、中興漢室,臣縱使身死亦無怨了。”皇帝敏銳的聽出了賈詡語氣裡的一絲變化,滿意的笑了一下,而後說道:“賈公這次回鄉除了守孝,可還有想過別的打算?”
被皇帝猜中了心事,賈詡如實說道:“陛下睿鑒,臣想趁這次回武威,順帶為陛下觀察雍涼的情勢。”
皇帝抬了抬眉:“不是與荀君都說好了,先不動雍涼,明年預備伐蜀麽?”
“未雨綢繆,早做防范到底是好的,誰又能料定那麽久之後的事呢?當初臣與荀君不還商議著朝廷要先伐蜀、然後定河東麽?後來還不是為范先等人攪亂了籌劃。”賈詡淡淡笑著,似若無意的說道:“荀君的平分關東、各方製衡之策也是同樣,觀如今的情勢,恐怕到最後也難如人意。”
皇帝臉色微變,沉吟良久,方才說道:“看來賈公也注意到了啊。”
“前將軍領兵渡河,在河內擊敗袁紹部將蔣奇,蔣奇領手下兵馬全身而退,屯駐蕩陰,河內已是朝廷的囊中之物。而謀叛張楊的部將眭固已為前將軍所殺,其長史薛洪、繆尚等人也皆為俘獲。”關東的軍情戰報早在前兩天就送入宮,由於那時正處於朝野爭鬥的激烈時期,故而鮮為人知。
“薛洪、繆尚二人以下犯上、謀叛投敵,我準備明天召太尉他們下詔,讓朱儁將此二人,以及其他謀誅張楊、參與叛亂的一概處死。”皇帝目光盯著爐火上烘著的水壺,斜靠在憑幾上,輕描淡寫的說道:“比照河東范先、程銀的例子,誅殺首惡、抄沒家資,聽說河內有許多豪強往上黨避難,這回索性將那些罪人的宗族子弟就近遷至上黨好了。”
他擺了擺手,示意賈詡繼續。
“至於潁川,河南典農校尉張超在當地集結豪強部曲,又得汝南李通、沛國許褚等任俠豪族相助, 不僅擊潰了何儀、劉辟、黃邵等黃巾蛾賊,還趁勢東下汝南,如今正與袁術所置汝南太守孫香在平輿、葛陂等地交戰。”賈詡低聲說著,話語裡帶著暗示與誘導:“等前將軍安置河內以後,很快就能南下汝、潁,截斷袁氏兄弟的聯系——這可不合荀君對局勢三分的推定。”
朱儁不愧為漢末名將,憑著手下兩萬當初由陶謙等人東拚西湊的雜兵,竟然還能打出如今這般局面來。只是這樣一來,無疑是打亂了皇帝與賈詡、荀攸三人制定的計劃,他手中有足夠的實力,但根基還很薄弱。
本來荀攸所提出的三分局勢是最符合皇帝期望的戰略,他希望一步步穩扎穩打,等到關東各豪強消耗實力之後,再慢慢收服天下。最起碼有一個鞏固的大後方便於他施政,而不是甫一出兵,一仗未打就天下歸服。沒有破壞原有的經濟基礎,又如何推行新的上層建築?
可這條道路現在為止似乎並不如人意,皇帝沒有想到郭嘉投入朱儁麾下後,二者配合會發揮出這麽大的作用:“郭奉孝真乃奇才也!”
“此子擾亂局勢,若按任其施為,今年年底可得豫州,明年便可使劉表、陶謙共擊袁術,袁術一滅,東南便重歸朝廷所有。曹操、陶謙也會服從號令,北擊袁紹。”賈詡目光幽幽,沉聲說道:“不出三年,便能天下大定,但豪強依舊盤踞鄉裡,若不服朝令,又會複叛——這不過是重效光武故事而已。”
見皇帝面露沉思,賈詡進言道:“臣以為,不若將郭嘉征入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