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興漢室》第25章 椒房佩環
“小樣龍盤集翠毬,金羈緩控五花騮。繡旗高處鈞天奏,禦捧先過第一籌。”

 ————————【宮詞】

 掖庭,椒房殿。

 董皇后不喜歡黑夜,所以每到晚上,椒房殿裡都會點滿各種樣式的燈燭,有跪

 坐的宮女、修長的青鶴、健壯的羚羊。像是燈會一般,將偌大的椒房殿照得燈火通

 明,驅散整個黑夜。

 雖說如今朝廷國力衰微,但凡用度都該節省一些,而董皇后卻不以為然,偏就

 讓作室鑄造了許多燈台,每天晚上都按時點亮。在黑漆漆的夜裡,椒房殿就像是一

 盞燈,隨時等待著在漫長的宮道上為皇帝指引方向。

 即便是習慣了後世燈火璀璨的皇帝有時也覺得椒房殿燈點的太多了,甚至還有

 安全隱患,好幾次都向董皇后提過要求,可董皇后卻振振有詞的說:“非壯麗無以

 重威,如今關東不聽詔命,正是因為有人不尊漢室。若朝廷不修威儀,為了節省而

 越加讓日子過的寒酸,那外人便更無敬畏之心了。”

 皇帝當時想起歷史上正是由於袁術見到漢天子顛沛流離、威嚴掃地的淒慘處

 境,所以才生出了篡逆之心。覺得皇后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有時候形式主義和面

 子工程還是得要有的,這是一個朝廷和皇室該有的尊嚴體面,去年招待各地藩王宗

 親與州郡使者的時候,不就鋪張了一次麽?再者說了,崇禎穿了那麽多年補丁衣

 裳,節省到何等地步,不也照樣沒能救國。

 節儉能興國,而不能救國,當一個國家要亡的時候,光是節儉是無法根治痼疾

 的,這是皇帝的理解。

 總之,董皇后難得違逆皇帝的話,不知怎麽說動了皇帝,於是皇帝再也不管掖

 庭每個月要耗費多少斤燈油,而董皇后也明白事理,自覺減省了許多不必要的燈

 燭,帝後兩人相互理解,給外人塑造了一個夫妻同心的形象。

 “每到你這裡來,總感覺到了白天一樣。”皇帝邁著步子走了進來,身上還帶著

 外間的一絲涼氣。

 董皇后立即迎上前去,彎膝給皇帝行禮,卻被皇帝一把拉住,她也順勢站起,

 笑吟吟的說道:“陛下若是不喜歡,我再撤些燈台就是了。”

 “別撤了,隻多派人留心著些,莫要燃起火來了。”皇帝說著,一邊看著董皇后。

 不知是一直如此,還是知道皇帝會來,董皇后明顯是精心打扮過的,她沒有穿

 繁瑣華麗的皇后禮服,單是穿了件紅色的曲裾深衣,上面繪著白色的連理枝。寬袖

 緊身,白色的下擺繞腰轉折,呈現出‘喇叭花’的形狀,然後用綢帶系束,勾勒出美

 好的曲線。

 董皇后頭上挽著墮馬髻,發髻偏垂於一側,似墮非墮,鬢間極為單調的插著一

 支鹿角金步搖。

 “謹諾。”皇帝一直注視著董皇后,這讓她有些得意,她很自然的伸手拉過皇

 帝,半扶半引的帶到內室桌案邊:“雖然國事為重,但再如何,陛下也得愛惜身體

 才是。”

 秦漢沿襲分食製,內室裡擺放著兩張漆案,案上擺著一個漆耳杯、五個小漆

 盤,還有用來盛放羹湯的漆鼎、取食的漆杓。每樣漆器都是黑底紅紋,莊重典雅,

 十分符合漢代人的審美,有的漆器上還書有‘君幸食’三個字。

 “也不是經常如此,反倒是你,自己先進膳不好?非得要等我。”皇帝一邊說

 著,一邊伸出手去,讓穆順拿著漆匜在皇帝的手上澆水,另一人則用漆盂接住。

 “不這樣,陛下又如何會來見臣妾?”董皇后抿了嘴,狡黠一笑,也在一旁任由

 長禦為其服侍著洗手:“陛下不許臣妾無故到宣室去,難道還不許臣妾心裡掛念?”

 皇帝神情默然,也不答話,兩人都行完飯前的‘沃盥之禮’後,他便說道:“用吧。”

 兩個在後世都只能算是沒長大的孩子,在這個視禮製如天大的漢宮裡,作為世

 上最尊貴的男女,就這麽一板一眼的用著膳。食不言寢不語,只有箸或杓偶爾磕碰

 到食具上發出的聲音,有時候再好的東西,一旦拘束起來,就會寡淡無味。

 皇帝覺得這些飯食一點也不好吃,甚至比不上他當初微服在閭裡時吃的湯餅醬

 菜,他知道這不是食物的問題,而是環境的問題。

 隨便吃了幾口之後,皇帝見董皇后動箸的頻率越來越慢,便知道對方也吃夠

 了,於是放下了箸,一直觀察著皇帝的董皇后見了,也很規矩的停止用膳。

 說起來董皇后今年也才十六七歲的年紀,在皇帝面前卻規規矩矩像個小大人似

 得,這讓皇帝很不習慣:“又要到年底了,等過幾天氣候暖和,我帶你們到上林苑

 玩一會去,整日待在掖庭難免拘束。”

 他有意待眾人出去無拘無束的玩一會,省的整天沉沉悶悶的,順便還能實現以

 前對宋都的諾言,一舉兩得。

 豈料董皇后並不領情,她輕輕地笑了:“我聽說上林苑許多離宮荒廢,掖庭郊

 遊怎麽也要清掃打點、勞動吏民,此時正是農忙,還是少征發勞役的為好。另外,

 這恐怕會也耽誤陛下處理政務,國事要緊,去上林苑一事不如留待以後吧。”

 宋都的嘴裡幾乎藏不住秘密,皇帝對她的承諾幾乎整個掖庭都知道,董皇后拒

 絕郊遊自然是有她的小心思在裡面的。

 “也行。”皇帝微微靠著,兩手垂放腹間,無可無不可的說道。

 “臣妾有件事,正好要說與陛下。”董皇后咬了咬唇,忽然說道。

 她熱切的迎上皇帝的目光:“聽說陛下特許長公主隨時得入石渠閣讀書,雖有

 懷園貴人在旁陪讀,但難免會遇到缺漏疑惑之處,臣妾的意思是,不妨從郎官中揀

 選通儒教導長公主?”

 董皇后的本意是從世家大族裡挑選出與自家親近的年輕郎官,不給老師的身

 份,隻讓他們經常跟隨在長公主身邊當個賓客,提前培養感情,好為接下來的長公

 主擇婿打好基礎。

 皇帝卻想的更為直接:“《禮記》有言‘婦人先嫁三月,祖廟未毀,教於公宮’,

 你這是想為皇姐準備婚事了啊。”

 按秦漢的風俗,女子在出嫁前三個月要由人教授如何侍奉夫君的道理,但皇帝

 這個聯想未免有些太過跳躍,除非是知道了什麽。這讓董皇后心裡微微吃驚,很快

 她就反應了過來,笑答道:“臣妾可沒有這麽說,倒是陛下心裡急了。”

 “我急什麽?”皇帝好笑的說道:“大漢朝的長公主,難道還愁嫁?”

 “自然是不愁的,可長公主畢竟有十七歲了,馬上過了年就要十八歲。”董皇后

 看起來一心一意的為劉薑打算道:“女人一輩子最好的年紀無非就這幾年,陛下再

 如何舍不得,也得多為長公主考慮。”

 皇帝沉默了,他這一世的姐姐,萬年長公主劉薑的婚配因為她的身份而注定不

 會有太多選擇的余地,朝廷裡年齡、身份、家世合適的年輕人不是沒有,可一個個

 細究起來,卻又總覺得這樣或那樣不好。可時間卻拖不得,劉薑可以性情冷淡無欲

 無求,但皇帝卻不能這麽想。

 看著皇帝沉默不語, 董皇后知道有戲,於是更進一步說道:“不然,此事先不

 急著宣揚,讓臣妾私下裡打聽打聽?”

 “也好。”皇帝點頭應道,他也想知道董皇后及其身後的董承會挑出什麽樣的人

 選來。

 武陵年少時

 先吃飯,等會開車(?)   《後漢書·禮儀中》:“宗正讀策文畢,皇后拜,稱臣

 妾,畢,住位。”   《論語·季氏》:“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

 童。”   《禮記·曲禮下》:“﹝夫人﹞自稱於君曰小童。”   皇后自稱臣妾,或

 者小童,只是小童太生僻,所以這裡選擇用臣妾這個通稱。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