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興漢室》第357章 壅塞不通
“且今之為政者,必有堂宇以為發號出令之地。ranen`”重建成都府學記

 為了補救,公孫瓚特意命人追過去賠金致謝,雖不致主動承認自己殺溫恕的錯誤,但也是出於嘉獎孝行,對溫恢格外優渥,表示不再為難。溫恢對這些示好不屑一顧,趁著機會,與孫禮、羅烽、盧毓等人簡單收拾了行裝,很快出涿郡南下,進入冀州中山國,西入太行。

 這件事在河北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公孫瓚名望一落千丈,部眾離心,勢力竟是達到了近年來最虛弱的時候。

 冀州陣營見此也開始躍躍欲試,在袁紹身邊進言,趁機征討公孫瓚。

 “猛虎受了傷,照樣是頭猛虎,不得不謹慎以待。”袁紹一手在腰間撫摸著劍柄,淡淡的說道“公孫瓚實力未損,些許聲名,對他來說算不得什麽他又不是靠這個起家。”

 “明公睿鑒。”田豐淡淡說道“彼等只知道迎合上意,征討公孫,殊不知其中艱難,非常人所能知。單是聲名受損,不足以一擊滅敵,還得另外設法,讓幽州尚在觀望的豪強、高門徹底站到我們這一邊來。”

 袁紹頷首道“嗯,近段時日已有不少人投書與我,隻待時機一到,代郡、廣陽、上谷等郡皆能望風而動。至若塞外烏桓、鮮卑等部族亦有不少憎惡公孫者,也將為我助力。”

 “說起來,塞外鮮卑、烏桓等部族同推舉閻柔為護烏桓校尉,希望讓彼領鮮卑等胡兵。”田豐忽然問道“卻不知明公意下”

 “閻柔自小在胡人中長大,雖為漢人,心裡卻是個胡種,彼等鮮卑、烏桓哪裡是信服此人之義不過是跟對異族一味殘殺的公孫瓚比起來,彼等更需要一個懷柔親近的人罷了。”袁紹自是眼界不凡,然而隻對與己無關的事情才能做出十分精辟的評價“當初護烏桓校尉邢舉,是跟三明征過羌的,何等強硬的人物,閻柔此人倒敢借外人之手取而代之,哼。”

 沉默寡言的沮授適時勸道“如今明公與幽州豪強、塞外胡種皆為公孫瓚之敵,也皆欲合力除之。為今之計,既然閻柔此人頗得鮮卑之心,倒不妨虛與委蛇,暫且撫慰,等除去大敵以後,再徐徐圖之不遲。”

 袁紹微微頷首,他適才也只是對閻柔的立場表示不屑,但在義與利這兩件事上,他還是知道如何做出正確取舍的“去拿我的印鑒,拜他為烏丸司馬,招誘烏丸、鮮卑等部。今秋之時,先讓他們出兵打一仗,明年開春,我等再共舉大軍。”

 郭圖在一旁頗為遺憾的插話道“若不是突遭飛蝗,魏郡糧谷歉收,我軍今秋就可以動兵,又何須等到明年”

 “飛蝗旱魃,此皆國家失德之咎。”袁紹拇指輕輕點了點鑲嵌在劍柄上的玉石,歎息道“受苦難的還是各地百姓。”

 郭圖眉眼之間也是頗為憂心,忽然說道“聽說得遇災禍,國家不思內省修德,反興大獄、緝索關中。如今關中交通斷絕、音訊不達,也不知彼處是何光景了。”

 這一次袁紹安插在關中窺探朝局、散播謠言的人手被連根拔起,致使他再難及時接收朝廷的動向,這將對他以後預判造成深刻的影響。袁紹本來就在為此事懊惱不已,聽郭圖一說,面上不禁流露了幾分愁容,言不由衷道“大旱數月,滴雨未下,再好又能好到哪去”

 “明公說的是。”魏郡人、治中別駕審配說道“屬下聽說河南、河內等郡皆在效仿關中,推行除蝗、賑濟等舉措,頗有良效,不如我等在河北也仿照其法,好早日除去蝗蟲。”

 “飛蝗就是從關中飛過來的”袁紹冷哼一聲,輕蔑的說道“可見朝廷自己都管治不住,這法子也未見得有多少效用,不過盡人事而已,緊要的還是德者匹位。”

 郭圖領悟其意,忙道“明公睿鑒,但有德者在上,蒼天豈有再降災異的道理僅是號召除蝗,不過治其皮肉,要想根絕,還是得切中要害。”

 “那什麽才是要害”田豐忽然饒有興趣的質問道。

 郭圖一時噎住了,他注意到袁紹也在拿眼看著他,目光中帶著期許。郭圖知道這個情況不能再容他裝傻充愣,讓袁紹失望、也不能立即表態,到最後下不來台。思忖稍息之後,他最終下了決定,應答道“等到幽州、兗州事了,明公坐擁河北四州之地,這要害便可從容圖之了。”

 這個回答等若委婉的對袁紹表示了支持,袁紹熟知士人有時的謹慎顧慮,當下不以為意的笑了笑,說道“說的是極總要勢力龐大,才有匡正天下、還安定於百姓的能耐”

 “兗州綢繆多日,既有成算,暫時無慮。而公孫瓚所恃之強力者,唯有麾下義從騎兵,來去神速,難料難決。”郭圖於是趁熱打鐵,立即轉移了話題“我等當下要先將這尾遊魚釘死在案板上,而後便可從容刮鱗去骨、任我魚肉。”

 “好一個刮鱗去骨。”袁紹拊掌道“不知計將安出”

 郭圖進言道“在下這裡倒是有一計,可以讓公孫瓚隻知退守、不敢進取。”

 幽州,易京。

 壘壘高樓之上,有一童聲朗朗清越,如歌如訴

 “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唯有此中可避世。”小童這已是唱了第十二遍了, 但坐在上首的那個中年將軍不說話,他也不敢擅自停下。隻眼巴巴的看了下盤中的甜糕餅,悄悄咽了口唾沫,又開口準備再唱一遍“燕”

 “好了。”公孫瓚笑著擺了擺手,看著這個從大街上隨手帶回來的小童,沉聲問道“你多大了”

 小童掰著指頭數道“好像快六歲了。”

 “六歲好。”公孫瓚點了點頭,卻又不說哪裡好,反像是隨口一說“再過一兩年,你怕是進不得這營壘了。”

 小童沒有理他,仍盯著那盤糕點。

 於是公孫瓚隨手一指,道“拿去吃吧,我再使人給你家送三鬥粟子。”

 這時長史關靖、結義兄弟劉緯台、李移子、樂何當等人接連入內,公孫瓚見了,又指使那小童將歌謠向眾人再唱一遍,而後問道“這是近來閭裡傳唱的童謠,所謂童謠,助聖人之耳目也。這其中必有征兆吉凶,我一直苦思不得其意,今日諸君來了,不知可有教我”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