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久也,秋者萬物成孰之初也,故以名焉。35xs”【後漢書皇后紀】
椒房殿中,一盞小巧的青銅燈正擱在桌案跳躍著豆大的火苗,銅燈造型恰似鳳鳥顧首,修飾背羽的動作,鳳燈只有尋常博山爐一般大小,做工精致,每一根羽毛都鐫鏤著金線,那一點燈火便在鳳鳥的‘嘴’裡閃閃發光。靈性十足,栩栩如生的鳳燈是董皇后最喜愛的珍藏之一,可如今她卻面若寒霜的坐在一旁,對這件手頭玩物提不起半分興趣,甚至覺得那鳳鳥的表情都有些呆板,愈看愈是不滿意。
長禦輕手輕腳的走近皇后身邊,看了眼侍立在周圍,形容僵硬、面色窘迫的宮人,揮了揮手讓她們出去。宮人們不由感激的看了長禦一眼,一個個松了口氣,逃也似的結隊走出殿門,跟殿內指不定什麽時候爆發的火山相比,寧可到外面吹些夜風。
“她究竟是何意?”未等長禦近前說話,最後一名退出的宮人剛把殿門掩,董皇后便冷言說道:“本宮才是大漢的皇后!”
這話猶如驚雷突響,未及全部掩門縫外,尚露出半張小臉的宮人冷不防被嚇得一抖,扶門的手一脫力,殿門登時吱呀的叫了一聲。董皇后與長禦兩人察覺到動靜,默契的把目光往這邊一投,宮人愈加忙亂了,最後還是在殿門闔時發出了‘嘭’的一聲。
董皇后將視線收了回來,鼻子裡輕哼了一聲,沒有理會這等閑事,繼續道:“她即便是長公主,入宮後也沒有不來見我的道理。何況她不見我則罷,索性彼此情誼平常,我盡可諒她事多忙亂,無暇顧及。可她又何故偏去見了伏壽?想著去見伏壽也不見我,難道我還比不一個貴人麽?”
長禦知道董皇后只是氣憤不過,所以才私下裡口出怨言,隻好溫言相勸道:“殿下何必為此事置氣?長公主不來,自然有她急需找尋伏貴人的理由,殿下此時往這處想才是正經。”
“彼等說了什麽,何須著意打聽?”董皇后止了埋怨,收聲恨然道:“無非是勸伏氏邀寵這一套,她也不想想伏氏本分忠厚,何曾主動邀過聖心?即便是長公主,出嫁了還屢次干涉掖庭事務,就算是陛下也斷不會容忍!”
長禦吃了一驚,道:“長公主與陛下姊弟親厚,殿下可要三思,莫因此事而把人都得罪了!”
“我是皇后,自然要為陛下治好掖庭,長公主既已是外婦,就沒有再干涉宮闈的道理。”董皇后看得很清楚,皇帝很在乎身邊的私隱,當初宮禁廢弛,大小機密輕易就能傳播出去,皇帝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如今幾次整頓,終於將局勢扭轉了過來,但受過一次教訓的皇帝又豈能見到有人再度試圖滲透、干涉到自己身邊來?
所以姐弟情誼是姐弟情誼,若是個軟懦的皇帝倒也罷了,可皇帝偏是如此強勢的人,就更不會容下這一粒沙子。
董皇后一番義正言辭,倒真有幾分諫諍之臣、磊落耿介的模樣,長禦心中不由得為之懾服,暗想對方威儀之盛,比任何人都做得起這個皇后。
等到暮色真正降臨之後,董皇后平複了情緒,這才使人連番催促,將皇帝從溫室殿請了過來。
皇帝多日不見,仍舊神采奕奕,他剛處理完幾件政務,下午時又從秘書令荀悅處得知他兩年前命其依《左氏傳》體裁編訂的《漢紀》終於有了成果。全書一共四十余篇,刪繁就簡,辭句精煉,
文字優美。皇帝無論前世今生都是喜歡讀書的人,這個時代又無太多娛樂活動,便將多余的時間都付諸於典籍。久而久之,皇帝在桓典、趙岐、蔡邕、荀悅等一乾飽學之士的熏陶下,自身也有了不錯的文學功底與鑒賞能力。 是故在見到荀悅費盡心力編撰、呈閱的《漢紀》之後,皇帝為其中的文字語句所吸引,大為歎服。與荀悅論談了許久,直到星出月升,皇帝在與荀悅一同用膳,頒下賞賜之後,這才戀戀不舍的來到椒房殿。
董皇后問明白了緣故,先是笑道:“荀令編修《漢紀》,可是能媲美班公的功績了。只是當年班公是私修,荀令是奉詔,陛下重視文教,也非前代諸先帝可比。”
“這《漢紀》尚還不夠簡練,也是我催促的太急了,致使荀令尚未校好,便匆匆進呈。我已吩咐過他,讓他再做精簡,編成三十篇就正好合適了。”皇帝大步邁到席榻坐好,側身見到桌的青銅鳳燈火花微芒,遂自己動手拿了短刃小剪,將過長的燈芯剪去,挑亮了燈光。
看到皇帝興致勃勃的樣子,董皇后知道現在提起劉薑的事還不是時候,隻得暫時將其移在腦後,仔細回想了一番,遂主動應和著皇帝的話:“陛下憂心軍國等事務之余,仍看重典籍等文事,說起來,這《漢紀》倒是陛下親政以來第一份。諸如崔公的《皇覽》、楊公等人的《東觀漢記》、諸位大儒校訂的《十三經章句正義》,零零總總,至今還未成型呢。這也怪道陛下如此欣喜了。”
“是啊,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就是這個道理。”皇帝才進來沒多會便覺得身有些熱,右手下意識的扯松了衣領,露出裡面白色的單衣、少年人精致的鎖骨、麥色的肌膚。他不知道自己的這個動作讓董皇后又羞又怯,霎時紅了臉,猶自說道:“你可知朝廷為何已有《東觀漢記》、《漢書》等史,我仍著意要荀令另行編修刪減?”
董皇后哪裡曉得其他?她驀地驚醒,這又是她所沒有設想的,無法投其所好,便只能略顯倉促的說道:“我、我哪裡知道?”
這一番回答恰好激起了皇帝的傾訴欲,他說道:“前述諸史多為繁複,而《漢紀》簡要,又不失其精粹。不僅適宜披閱通讀,更適宜初學者熟悉國史,以後教導皇子,不需先從浩繁諸史中讀起,先讀《漢紀》,明白大略,再研讀諸史。這才方便得益,不失為成學之法。”
說著,皇帝終於發現了董皇后面色有異,話語一頓,道:“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