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興漢室》第12章 師友相從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豫章行】

數十名騎士護衛著一輛車駕,在薊縣城北的河邊軋軋行駛,漸漸起勢的西北風刮起一陣寒意,攜著落葉與塵土肆無忌憚的在原野上呼嘯,時而將河水吹起陣陣觳紋,時而匯聚在顛簸不平官道上,把車駕與護衛隨行的騎兵一齊裹在秋風裡。

黃雲慘淡,人心愁煩,這秋風雖然不猛烈,但冷徹地吹在身上並不讓人感到好受。

單調而枯燥的馬蹄聲在堅硬夯實的黃土道上重複著極有規律的聲響,伴隨著車外河水緩緩流淌的嘩嘩聲,聽得人懨懨欲睡。

此時距離上谷等地兵變已過去兩天,劉虞對手下兵馬幾乎一夜之間失去了控制。在有心人的背地教唆下,劉虞這回要帶他手下這數萬人去並州,且不說並州羌漢雜居、民族形勢比幽州還惡劣,就說並州天高路遠、地產貧瘠,戍守他鄉不知要過多久才能回來。

種種不利的消息與恐慌的情緒在軍中蔓延,讓士兵們對並州之行產生抗拒,最後在人的暗中鼓噪之下,遂聚眾成了一場有預謀的兵變,希望籍此迫使劉虞讓步。

劉虞得知此事的第一反應就是要申飭公孫瓚,雖然毫無憑據,但在劉虞心中,這件事除了公孫瓚就再無旁人能做的出來。就在他氣急敗壞的時候,裴茂適時的攔住了他,好不容易穩定了對方的情緒之後,這才派遣田疇等人趕往昌平縣與公孫瓚談條件。

騎都尉田疇擔負護衛的責任,騎馬走在隊伍前頭,車內坐著的則是十歲不到的稚子盧毓、以及一名中年文士。

這中年文士名叫高誘,涿郡涿縣人,是盧植的老鄉。在他還是少年的時候,就在盧植門下與公孫瓚、劉備、劉德然等人一同就學,誦讀經義。

雖然他的成就與學問比不得盧植門下的其他弟子,但論及對師長的授學之恩,高誘並不遜於旁人。

不知是長途乘車的緣故還是心裡仍舊沉溺於悲戚,盧毓的眼圈有些發暗,清澈的眼瞳中帶著一絲憂鬱。他這一路上都是這麽茫然的樣子,從涿郡到薊縣、又從薊縣準備到昌平屯兵之處去。

高誘看著恩師的幼子,目光中透露著憐惜與不忍:“這本不該讓你來的。”

盧毓隔著車窗看向外邊蒼黃的天空與清澈的河水,搖了搖頭,說道:“這是先父遺命。”

對方的早熟出乎高誘的預料,他怔了一下說道:“公孫瓚是盧公曾經的學生,一會到了那裡,知道要怎麽說嗎?”

“知道。”盧毓清楚明白的答道。“要讓他曉以忠義。”

說的輕松,其實談何容易……

高誘不願滅自家威風,隻得點頭說道:“雖然不知盧公到底是出於何等籌算,讓你一個孩子家來出頭露面。小小年紀,倒真是辛苦你了。”

盧毓看向高誘,在窄小的車廂內勉強對高誘施了一禮,然後便不再說話。

他所表現出來的談吐與氣質,讓高誘不由得將他當成人一般看待,他有些漸漸明白盧公為何選擇了盧毓,而不是另外兩個年紀稍長的兒子了。

光大盧公家門者,必此人也,高誘在心裡暗道一聲,看向盧毓的眼神裡充滿了讚許。

從路上冒著蕭瑟秋風,田疇等一乾人等終於抵達昌平縣外的屯兵大營,令他大吃一驚的是,這裡雖然已經被公孫瓚鳩佔鵲巢,但公孫瓚卻沒有因此而張狂倨傲,反倒率領著諸多親信趕到轅門下迎接,做足了姿態。

田疇翻身下馬,走到車邊迎下高誘與盧毓二人。

公孫瓚見到他們兩個,先是一愣,然後對高誘說道:“來的如何是你們?”

“伯圭,天使知道你我系出同門,特意邀我代為敘說。”高誘上前一步說道。

公孫瓚忽然有些不高興,他從未指望過裴茂會親自過來,那樣等若是把節送到他手裡一般。所以公孫瓚一直以為從薊縣來的會是魏攸這樣的名士,到沒想過會是自己的同門與恩師的兒子。

“我起先就想問你。”公孫瓚掉頭看向盧毓,換了一個溫和的語氣說道:“盧公病逝,我這幾日就當趕赴涿略表喪儀。而你作為人子,理應在家守喪,為何參與到這事上來?”

盧毓極為得體的行禮道:“先父說君侯脾性暴烈,過剛則易折,不忍見君侯德行有虧,是故臨終有言,要小子特來當面轉述。”

公孫瓚臉色稍霽,歎道:“盧公誠為良師啊。”

他又問道:“先師在時,可還對你說了什麽?他又為何指派你,而不是你的兄長過來?”

盧毓搖搖頭,說:“小子不知,先父說君侯看到我,自然就明白是什麽意思了。”

公孫瓚皺起了眉頭,忽然問道:“你今歲幾何?”

“十歲。”

“原來如此。”公孫瓚長籲一口氣,說道:“我當年拜入盧公門下,也正好是十歲。盧公為我開蒙,授讀經書,雖然其後幾年我又拜入劉公門下,但我心中最尊敬的依然是盧公。”

盧植在生命的最後關頭,知道以公孫瓚的脾性遲早會釀成禍端,尤其是天使的到來,比如會催發劉虞與公孫瓚之間壓抑已久的矛盾,那時候很可能會導致局面失控,壞了朝廷辛苦籌劃的大事。所以他才未雨綢繆,打算借助自己與公孫瓚之間的師生情分,在最後關頭勸服公孫瓚。

公孫瓚也是重情義的人,不然也不會為了與他出生入死的士卒而對烏桓視如仇敵,也不會因為與劉緯台等人相交莫逆而處處恩遇。

他本就沒有繼續與劉虞等人作對的念頭,此時又有盧植的臨終遺願,公孫瓚不能不給恩師一個面子,此時正好借坡下驢,不再為難,將田疇等人帶入帳中。

各自落座後,公孫瓚說道:“這些天上谷屯兵得聞將赴並州遠戍羌胡, 因不舍家宅妻兒,故而聚眾鬧事。我眼下已經出面安撫說服,幽州已無兵變之虞,諒來子修你也受過天使的囑托了,到不知有什麽話要你帶給我?”

“君侯此次立下大功,解禍患於忽微,裴君必然要向朝廷上表,為君侯請功。”高誘與盧毓的任務已經達成,剩下的就該由田疇負責商榷:“裴君還說,君侯驍勇有謀,膽識過人,國家將幽州托付與君侯,正可見國家識人之明。”

公孫瓚眼皮一抬,目光盯著田疇,喑啞著嗓子說道:“這些都是應有之意,除此之外,我倒還想問問,天使就沒有別的話了嗎?”

田疇面無表情,木然地反問道:“君侯還想要什麽話?”

“此間屯兵皆不願前赴並州戍守,我為了安撫軍心,已做下承諾。”公孫瓚雖然不打算做出哪一步,但該爭取的利益還是得爭取,他微微一頓,說道:“還望劉使君多多體諒。”

“幽州地處邊地,戍守同樣重要,劉使君本無意帶全部屯兵西行,隻想帶數千人隨從護衛罷了。”田疇漫聲說道:“倒是不知道是誰走露風聲,故意誇大,以致軍心變動。”

“是誰在私下流傳,這我不得而知,有朝一日,我定會將其搜尋出來,嚴懲治罪。”公孫瓚黑紅的臉膛油亮發光,他不以為忤,呵呵一笑說道:“至於護衛一事,我與劉使君好歹共事數載,既然他擔心路途不靖,那我就派義從隨行護送,就不必特意揀選士卒了。”

“裴君也有此意,能得君侯遣軍護送,這一路便再無可慮之處。”田疇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