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抉擇》第10章 腹地眾生相(二)
  呂臨德一臉肅然:“今天對校尉說了這許多莫名其妙的話,還望莫怪。如今天下時局動蕩,萬歲疲於應接,朝廷積重難返,百姓苦不堪言。楊大人此行總督三邊,所求不過希冀當地百姓稍得喘息。校尉既有平匪十萬之力,何不全身投效朝廷,為如今大明危局出一份力?”

  何顧覺得這呂臨德似乎不像個師爺那般簡單,見對方試圖說服自己為官,心中越發警覺,沉默片刻才道:“正如呂師爺所言,眼下朝局貪墨敗壞積重難返,非一人之力可挽狂瀾。在下既無才學亦無德行,實不擅為官之道。以商行賑,已是在下極限。”

  呂臨德仍不死心,又道:“若人人因畏卻步,則朝堂永無清明之日。大丈夫自當不懼眼前利弊,但求天下之長遠。”

  見對方慷慨激昂之間,身軀挺拔如劍,神色不怒自威,何顧漸漸把眼睛眯了起來,雙目直視呂臨德,沉聲問道:“閣下,到底是什麽人?”

  呂臨德發現自己失態,挺拔的身軀與眉間氣宇霎時間為之一萎,乾笑道:“小人冒犯,校尉莫怪。”

  何顧又打量他幾眼,越發肯定眼前此人不是什麽師爺,多半是揚鶴手下的一個官,而且肯定比自己官大。安排這麽一個人來和自己辦理商鎮事宜,到底是順手為之,還是別有用心?何顧已經無心在塔上繼續看什麽風光,地皮的事情一時也無法做出決斷,於是道:“今日便到這裡吧,選址的事情我回去再想想。”

  呂臨德躬身道:“既然如此,不如在下陪著校尉在陝州城裡轉轉,了解一下本地的風土人情。”

  何顧想想也是,既然自己打算在這開設商鎮,對地方上多一些了解總是沒有壞處。而且還可以順便再看看這個呂臨德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這時已經將近晌午,街上的行人早就多了起來。何顧和呂臨德剛剛走出寺門,就看見前面廣場上圍著一群百姓,隱隱還有吟唱之聲。往前稍微靠近一些,發現人群之中站著一個老者,先生模樣打扮,左手抓著一本厚厚的書,右手攥著一把扇子,連說帶唱十分熱鬧。

  何顧本來順勢就要走過去,卻忽然聽到這老先生嘴裡似乎是冒出來了‘崇禎萬歲爺’幾個字,不由得停住身形,在人群外面仔細側耳傾聽。

  細聽之下何顧一陣驚訝,這老先生唱的竟然是當朝實事,內容是講述魏忠賢如何把持朝政,圖謀不軌,致使百姓遭受荼毒。崇禎登基之後如何智勇雙全,最終挫敗閹黨一系的事情。其中真假自然無從分辨,可大明朝的說書先生竟然能在大街上公然議論朝局嗎?

  呂臨德道:“校尉也愛聽‘說話’?”

  何顧道:“在下久居山林,還是第一次聽到,覺得有些意思。臨德兄久在朝廷為官,這老先生唱的卻是實情?”

  呂臨德笑道:“學舌而已,有甚真偽。校尉若是喜歡這些,前面還有一家唱南曲的院子,比這個要熱鬧些。”

  何顧點頭道:“有勞。”他此時雖然臉上神色無異,但心裡卻是微微一動,因為他剛才似是隨意問起的這句話,夾著一句‘臨德兄久在朝廷為官’,而這個自稱揚鶴師爺的呂臨德聽了竟是習以為常的反應……

  不多時便來到了這處南曲戲園,這條街其他店鋪都是一些洗澡堂,小酒館和大飯鋪,再看看周圍行人都是些衣衫破落的糙漢們,估計這條街就是車馬挑夫們歇腳玩耍的聚集地。

  此時戲園還沒有營業,門口的小廝見這一行數十人氣勢洶洶,

為首的兩個又器宇不凡,趕緊陪著笑臉道:“諸位客爺,小園要到後晌才開戲呢,要不您幾位先去別處用些茶點,後晌來時必定叫我們角兒給幾位爺好生賣賣力氣。”  呂臨德隨行的一名壯漢過來遞過去一錠五兩的銀子,沉聲道:“我家大爺現在就要聽,去把你家的角兒叫起來扮上!”

  看門小廝接過銀子偷偷瞥了一眼,看見元寶頂上刻著紋銀五兩幾個字,頓時笑的眼睛都看不見了,一疊聲道:“諸位大爺裡面請,小的這就去叫。”

  進門就是戲廳,這戲廳不大,一共擺著四個八仙桌子,每張桌子前擺著三條長凳,朝向舞台的一側空著。周圍牆下還放著一排長凳,應該充當散座。

  戲台也不大,幕布左右各有一個簾子,只是沒有像近代這樣寫著出將入相。

  不多時,出來兩個小廝和兩個丫鬟伺候,先是擺了幾盤子乾果點心,隨後又沏來幾大壺茶,把茶碗茶碟擺的幾張桌子都是。然後一個小廝才來問道:“幾位大爺想聽個什麽曲目。”

  呂臨德拿眼看何顧:“校尉可有什麽喜好?”

  何顧想到了那個表演‘說話’的老先生,道:“眼前的實事有沒有?”

  小廝道:“自是有的,不知道爺是想聽些神怪故事,還是勸善戒世的小調。”

  何顧道:“剛才路過一個‘說話’的老先生,我覺得唱唱朝廷眼下的事就很好。”

  小廝表情有些狐疑,但依然躬身喊道:“客爺點啦,萬歲歌!”

  呂臨德笑道:“校尉怎麽偏對這些感興趣,你想知道什麽,小的直接說給你聽不是更好。”

  何顧道:“聽聽民間之聲,不正是下察民情麽。”

  呂臨德啞然失笑:“校尉真是久居山林,連萬歲歌都不知道底細麽?”

  何顧聽他話裡有話,忙側身問道:“怎麽?這還有底細?”

  呂臨德道:“既為萬歲歌,自然就是萬歲所作之歌了。你想哪魏忠賢倒台,各地官員自會接到詳細的公文通報,可怎麽公告天下百姓?”

  何顧想了想:“各地張貼榜文?”

  呂臨德道:“天下百姓識字的又有多少?縱有識字的又未必能讀通公文。所以每逢朝中發生大事,那些宮裡掌文的太監就會編纂一些‘說話’和‘戲文’廣發天下,強令民間藝人代為傳播。以閹黨倒台為例,公文哪有戲文更能吸引百姓,而如此潤色之後,距離事實又還能有上幾分?”

  何顧目瞪口呆……這是當代的文藝宣傳隊啊……鬧了半天,狠抓民間輿論這種工作在大明朝就已經開展的如火如荼……

  想當初,自己還為鐵焰鎮的文娛部得意了好些陣子,卻原來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等了大概半個時辰,一陣絲竹管樂,唱戲的角出來了。兩個主角分別扮做賢主萬歲、魏大閹,還有一些跑龍套的大臣、錦衣衛和太監。其中魏大閹又特意將其扮的又奸又醜,而賢主萬歲則儀表堂堂,智勇雙全,謙虛謹慎,勤勉簡樸,完全就是堯舜禹般的一代明君。

  雖然用的是假名,但這些針對性這麽明顯的角色名字,已經足以讓觀眾知道這倆角色是在暗喻誰了。

  這條街上不止這一個戲園子,也不止這一種曲目,此外還有河南梆子,本地小調,民間評彈。全部都有朝廷發下來的戲文,一共三個故事,被統稱為崇禎爺三大本。第一本是鏟除魏大閹,又或者是魏大奸;第二本是關外建奴頭子如何凶殘滑稽,吃人肉啃人腳無惡不作;第三本則是賢主萬歲心懷天下百姓,如何勵精圖治等等。

  各種戲園茶館一圈轉下來,何顧聽的是連連咂舌不已,這崇禎看來挺聰明伶俐的呀,怎麽會最後落了個煤山上吊呢?

  不想這時呂臨德卻忽然冷笑一聲道:“劇目雖好,卻不過是對牛彈琴而已!”

  何顧道:“何意?”

  呂臨德道:“觀者盡是些貧苦百姓,縱然看完心有所感,亦是有心無力跎蹉奈何而已。”

  何顧道:“難道世家宗族,商賈地主便不看戲文了麽?”

  呂臨德道:“這些人個個精明似鬼,凡是涉及到自身厲害,就是親生爹娘跪下來求他都沒無甚大用,何況這區區戲文。”

  何顧越發這個呂臨德有些奇怪,自稱揚鶴師爺,真實身份卻更可能是朝廷官員,言談之間似乎頗想建立一番功業,話裡話外卻又透著一股子憤世嫉俗。

  不由脫口問道:“閣下到底何人?若是連基本的誠意都沒有,我看咱們也不必談下去了。”

  這呂臨德身體猛然一僵,一直縮著的肩頸緩緩伸展開來,再側身看向何顧已經是氣宇軒昂,哪裡還有半分下人神色。

  “在下河南分巡汝州道,楊嗣昌,家父名諱,揚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