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姚滾登錄高昌國的這一天時間裡,就一連攻佔了七座城池,雖然只是七座不入流的小城,但也引起了高昌國的朝局震動。
李善友正在睡大覺,夢裡他夢見了來自大宋的無數金銀珠寶,還有各種各樣的風情萬種的大宋女子。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皇冠急衝衝的跑了進來,道:“陛下,陛下,不好了。”
宦官的大呼小叫有一個直接的後果,那就是李善友的美夢碎了,而且是碎了一地。
李善友有些不悅的說道:“出了什麽事了,如此大驚小叫,成何體統?”
那宦官說道:“陛下,陛下,大宋的軍隊打過來了!”
聞言,李善友微微一愣,繼而大怒,道:“簡直是胡說八道!前線的將士這些天連日報捷,大宋的軍隊被打的落花流水,怎麽可能會打到孤的高昌?”
見李善友不信任之際,宦官都快哭了,道:“陛下,真的,大宋的軍隊打過來了,您看,這時奏報!”
李善友接過宦官遞過來的奏報,看完之後,一下子愣住了。
大宋的軍隊真的打過來了,而且一天之內就攻佔了七座城池!
這一刻,李善友的思緒跳躍了。
李善友的腦海中分別浮現出了兩個人。
這兩個人可以說都是千古一帝。
這第一個人就是大隋的隋煬帝楊廣。
當年的高昌國還不叫高昌國,而是叫高句麗。
那時候的高句麗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國力日盛。而中原地區則是經過了幾百年的戰亂,剛剛被隋文帝統一天下。
當時的高句麗過往,也就是李善友的先祖,本著華夏的就是他高句麗的這個念頭,再加上五胡亂華的先例,於是,李善友的先祖就動了歪心思,也想入主中原過把癮。
而且李善友的先祖看那楊堅很是不順眼,竟然不答應和親。
於是,借著這個由頭,李善友的先祖發兵中原。
高句麗雖然是一個小國,但中原地區滿目瘡痍,天下剛剛一桶,人心浮動,所以是連戰連敗,被高句麗打的很是憋屈。
但隋文帝楊堅是何等人也,經過短暫的軍事失利,就進行了絕地大反擊,把高句麗這群棒子打的是落花流水,又回到了高句麗。
雖然撈了一點油水,但李善友的先祖還是覺得不知足,還是想入主中原。
以往的那些王朝都是傳不過兩代、三代。
李善友的先祖雖然不甘心,但想這楊堅還活著,隻好認了。安安心心的龜縮在老家練兵,夢想著有一天再去實現自己偉大的目標。
終於,李善友的先祖的苦苦等待有了結果,楊堅暴斃!
隋煬帝楊廣繼位。
見楊堅死了,李善友的先祖立即再一次發兵中原。
這隋煬帝楊廣的皇位來的部署那麽光明正大,底下人也是議論紛紛。
楊廣想要堵住那些臣子和百姓的嘴,最好的辦法就是弄點軍功。
而此時,隋朝各地都是安樂祥和的景象,周圍幾個邦國也很老實。
就在楊廣無計可施的時候,李善友的先祖竟然向大隋發兵了!
這正是剛打個哈欠就有人送來了針頭。
當下,楊廣也不含糊,當即命令駐守燕雲的羅藝出兵。
這羅藝也是不含糊的人。再一次把高句麗打了個落花流水。
雖然已經取得了勝利,但楊廣卻不甘心,他要做的是把高句麗這個國家徹底滅掉!
於是,楊廣三征高句麗,雖然最後都是以失敗告終,但也把高句麗打的元氣大傷,數十年這才得以恢復元氣。
轉眼到了貞觀年間,這李善友先祖的孫子繼位,仗著年輕,不懂事,想著高句麗又兵強馬壯了,於是再次出兵,想要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撈點好處。被李世民手下大將侯君集再一次打的是屁滾尿流,差一點就回不去了。
經過這些教訓之後,李善友的那些父輩終於明白什麽叫做胳膊拗不過大腿。
想著這些,李善友是一陣的恍惚,難道今日自己也要步自己這些先祖的後塵?
“陛下,陛下,如今該如何是好?”宦官問道。
聞言,李善友回過神,問道:“大宋這一次從海上派出了多少人馬?”
宦官答道:“據說只有五千余人!”
聞言,李善友一怔,繼而眼中冒著精光,道:“才五千余人,傳令下去,調集全國軍隊,務必要將這五千余人殲滅!”
李善友想的很簡單,高昌國雖然小,但湊一湊,還是可以湊出五六萬的兵馬,這大宋只派出了五千余人,未免太小看自己了!
但沒過幾天,李善人這才發現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姚滾根本就不和他派出去的那些兵正面交鋒。
姚滾一條之內攻下七座城池,除了得到金銀、物資,還得到了近兩千匹馬!
這些馬雖然不如西遼、大金的蒙古馬,但耐力還是不錯的。
有了這機動部隊,姚滾深刻的貫徹了林天的作戰方針,打不過就跑,敵追我跑,敵退我進。
弄的是高句麗的這五六萬大軍是焦頭爛額。
不僅沒能找到姚滾的這些人的蹤影,反而自己的士兵死傷慘重。
就這麽,姚滾在高昌國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
雖然在逃跑,但姚滾還是沒有忘記做一回強盜的事情。
為了能迫使高昌國盡快撤兵,姚滾在高昌國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行動。
這一次出來,林天給姚滾配備了許多轟天雷。
這些轟天雷是經過雷震子凌振改造過的,不禁更加安全,而且威力巨大。
這一時之間,高昌國境內到處都是轟隆隆的爆破聲。
如果看到有些城池裡面的駐軍數量少,姚滾還會劫掠一番,但是卻嚴令部下不得濫殺無辜。
一連打了半個多月,不僅糧草物資損失慘重,而且高昌國國內滿目瘡痍,到處都是倒塌的殘垣斷壁。
李善友派出去的那些高昌國軍隊接連吃了敗仗,北農的是灰頭土臉,士氣低下。
而姚滾的騎兵隊伍卻是越發的壯大,從原先的兩千騎兵到現在的五千騎兵。
看著這些天的戰報,李善友是焦頭爛額,不得已,李善友給前線下達了一道軍令。
火速回援!大宋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