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宋狼煙》第520章 無語的耶律大石
曹氏成天到晚的被人吹枕邊風,對那些個朝堂上的所為的忠臣是恨之入骨。

 她嫁給李乾順的時候,李乾順那時候已經快是一個糟老頭子了。從沒有享受過什麽女人應該有的生活樂趣。

 但現在,自己剛剛享受到了這些,就有一些人看不過眼,要來搗亂。

 這讓曹氏很是氣憤。

 這太后生氣了,後果是相當的嚴重。

 所以,曹氏當即下令,凡是打擾她享樂的人統統罷官免職,回家養老。

 這還是輕的,甚至有一些老骨頭仍舊繼續上書,被曹氏下令當即拖出去砍了。

 曹氏現在是看到這些個頭髮花白的老頭就心情煩悶。

 看到這些個糟老頭子,曹氏就響起了那些年和李乾順不美好的過往。

 從前曹氏以為男人只能是手口並用,但當她試過了那些面首,曹氏終於明白,原來男人還有槍。

 試想一下,曹氏既然都用過槍了,還會再去用指頭嗎?

 既然已經大開殺戒了,曹氏就想著要不徹底一點。

 於是,曹氏給那些年齡上了五十歲的官員都送了一封辭職信。

 除了老的,那些長得醜的也被辭退了。

 這麽一來,大金朝堂之上煥然一新,清一色的年輕力壯的美男。

 這一下,曹氏總算是舒心了,每天準時準點的上朝,看著哪個好看,那格壯,還會讓人家留下來過夜。

 如此一來,西夏的朝堂烏煙瘴氣的,那些得勢的人是拚命的撈銀子。

 誰還管這老百姓的死活?

 當然,也有人給李仁孝上書,但李仁孝從小缺乏父愛,母親曹氏就是他唯一的心靈上的寄托,對曹氏很是依賴。

 要不然也不會因為曹氏和自己的老爹拚命。

 只要自己的母后開心,就一切都好說。

 不是有一些刁民造反嗎?那就殺,大開殺戒,直到沒有人造反為止!

 這就苦了西夏國的普通百姓。

 之前李仁孝和李乾順父子互相對峙的時候,李乾順這邊的百姓還好,李孝仁一方的百姓那都是提著褲子生活的。

 可見其艱辛程度。

 好不容易國家一統,百姓心想好日子總算是來了,但誰曾想,曹氏把一個西夏國弄的是雞飛狗跳。

 而大皇子李仁義就是這個時候被林天派人秘密護送到了西夏國。

 這西夏國的百姓和官員正沒了盼頭,李仁義回來了。

 這真是剛打瞌睡就有人送來了針頭。

 於是乎,那些個被曹氏解雇,在家裡喂金魚的大臣總算是看到了希望,紛紛投靠了大皇子李仁義。

 李仁義雖然在李乾順眾多的皇子當中資質最是平庸,但好在李仁義有孝心,做事中規中矩,與朝臣的關系還算融洽。

 也能體恤民情,遇到什麽天災人禍也是經常的賑災救民。

 李乾順之所以遲遲沒有立李仁義為太子,主要是李仁義什麽都好,就是沒有魄力,遇到什麽大事,總是優柔寡斷。

 這樣的性格說好聽一點是思慮再三,顧前顧後。

 說南通一點就是沒有主觀判斷力,做事考慮的太多,容易耽誤事。

 這樣的性格如果在太平盛世那還好說,即便是沒有什麽太大的貢獻,但應該可以做一個守成之君。

 但現在是生逢亂世。

 這西夏國的地理位置比較尷尬,北有強大的西遼契丹。南有林天的大宋王朝。

 內部也有著尖銳的民族矛盾。

 比如說回鶻部落。

 而李仁義這樣的性格,一旦做了皇帝,那就是任人宰割的軟柿子。

 甚至很有可能會出現權臣當政的局面。

 李乾順雖然貪圖享樂,算不上是什麽有道明君,不能和漢武帝、唐太宗這樣的人比,甚至連宋真宗都不如。

 但李乾順畢竟是一國之君,他要選擇的繼承人,不僅要能守得住江山,還要在狼獾虎視的條件下站穩腳跟,苦熬打自己的地盤。

 亂世是一個機遇和風險並存的時候,正是發展祖業的最佳時機。

 李乾順雖然很想馳騁疆土,但畢竟老了,雄心雖在,精力不足。

 這歷史證明,歷史上凡是繼任者選擇什麽守成之君的,選擇下一代的眼光會一代不如一代。

 這家天下就是如此,祖輩打江山,父輩坐江山,子孫享樂,最後亡國。

 李乾順這麽一猶豫,禍起蕭牆。

 讓最不看好的小兒子李仁孝順勢而起,實力是越做越大,最後自己做了兒子的階下囚。

 這樣的結局,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原本那些想著跟李仁孝一起發大財,做大官的哥們,因為曹氏的胡作非為,弄的是人心盡去。

 不是有那麽一句話嗎?隊伍散了,也就不好帶了。

 於是乎,李仁義的出現成了西夏國內一群迷途的羔羊的燈塔。

 一日之間,從四面八方趕來投奔李仁義的人就達到了好幾萬。

 而且實力還在瘋長只見。

 李仁孝還在想著要抽調出多少兵馬前去鎮壓國內的叛亂,就忽然聽說了自己大哥回來的消息。

 這一下子,李仁孝算是坐不住了。

 也不管什麽和大宋打仗了,急忙帶著人馬回國平亂。

 笑話,就算打下了蕭關,那又如何?自己的皇位如果沒了,那就真的是貽笑大方了。

 聽說李孝仁帶著兵馬回國了,耶律大石感覺很是無語。

 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而就在這個時候,西北的戰況也傳到了耶律大石的耳中。

 原本耶律大石和金兀術的計策相當完美。

 讓林天兩線作戰,不管那一頭打贏了,就去支援另一頭,然後合兵一處。

 鎮到了那個時候,西遼和大金的鐵騎就能橫掃整個中原,最起碼也可以與林天劃江而治。

 但誰曾想卻出現了一系列的變故。

 先是西北戰事頻頻受阻,被韓世忠和魯智深弄的那些陷阱是糟心不已。

 這宋人太狡猾了,他們不與自己真刀真槍的打,而是搞小偷襲,

 再然後是林天的堅壁清野的政策,導致金兀術糧草短缺。

 而就在這種最需要盟友幫助的情況下。

 西夏和高昌國國內是狀況頻發。

 這打著打著買第二天盟友竟然消失了!

 眼見時已入秋,不日就會天降大雪,但自己還沒有攻下蕭關。

 看著身邊那些已經被折騰的滿面疲憊之色的將士,耶律大石歎了口氣,回國吧!

 於是乎,西遼軍也撤退了!大宋狼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