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狼煙》第123章 分別
林衝初上梁山,“白衣秀士”王倫就打起了小九九,他自知“沒十分本事”,手下兩個傻大個“摸著天”杜遷和“雲裡金剛”宋萬中看不中用,生怕林衝“佔強”,要趕林衝下山。

王倫也是讀書人,不便直說,於是在宴席將終之際,叫小嘍羅托出一個盤子,上面有“五十兩白銀和兩匹絲”。王倫起身說道:“柴大官人舉薦將教頭來敝寨入夥,爭奈小寨糧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後誤了足下,亦不好看。略有些薄禮,望乞笑留。尋個大寨安身歇馬,切勿見怪。”

很顯然,王倫所找的借口十分好笑,彼時的梁山“聚集著七八百小嘍羅”,是個很有實力的大寨子,哪裡就差了林衝一個?王倫話一說出,連朱貴、杜遷和宋萬都看不下去了,紛紛為林衝求情。王倫卻是個固執己見的人,又讓林衝三日內納一“投名狀”,方可入夥。這要是遇到魯智深,恐怕早就一禪杖把王倫打翻,直接去搶了第一把交椅了。但林衝是謹小慎微之人,雖然長得“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八尺長短身材”,貌似張飛一般,卻天性溫和、寬厚、隱忍,有著典型的多愁善感的文人氣質。林衝盡管內心鬱悶,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也隻得答應下來。

林衝等到第三日,恰逢楊志路過,兩人惡鬥五十回合後被王倫叫停。此時的王倫驀然間腦洞大開,貌似變得心胸豁達,不但邀請楊志上山喝酒,還力勸楊志入夥,根本不說什麽“糧食缺少,屋宇不整”,也不要什麽“投名狀”,反而以“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來試圖說服楊志。每看到這裡,我總想提醒一下王倫,你說這些話,考慮過身旁林衝的感受麽?

王倫如此熱切地要拉楊志上山,當然不是為了梁山大業,只是為了日後能幫助自己抗衡林衝。

這裡有兩個細節值得一提。

其一,林衝與楊志相鬥五十回合後,“正鬥到分際”,也就是說即將分出勝負之時,被王倫叫停了。很明顯,王倫是眼看楊志將被林衝打敗,才來拉架的。依著王倫的小肚雞腸,如果是林衝不敵楊志的話,王倫是樂觀其成的。也正是他拉了偏架,使林衝沒了“投名狀”,後來王倫也不好意思再趕林衝下山了。

其二,王倫等人帶領林衝、楊志來到聚義廳後,王倫是如何安排座次的呢?“左邊一帶四把交椅,卻是王倫、杜遷、宋萬、朱貴;右邊一帶兩把交椅,上首楊志,下首林衝”。這是明顯的拉攏楊志、打壓林衝的架勢,如果楊志答應入夥,排名肯定在林衝之上。

王倫為何這麽做?應該有兩個原因。一是楊志出身高貴,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也就是說,楊志是赫赫有名的楊家將的後代,又曾應過武舉,做過殿司製使官,遠比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衝根正苗紅。若楊志留在梁山,便能給梁山增加江湖人望和炫耀的資本。這說明王倫盡管已淪為草寇,卻有著血統崇拜和官場思維。二是楊志此時雖然失意,但已被朝廷赦免了罪行,而林衝得罪的是太尉高俅,且被官府通輯,毫無遠見的王倫也怕惹火上身。

王倫收留了林衝,讓林衝坐上了第四把交椅,但王倫對於林衝,是有著兩手準備的:既用他,但更要提防著他。用他,是看中林衝一身好武藝,官府來征討時,讓林衝衝鋒陷陣,替山寨賣命。防著他,是防備林衝做大了勢力,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因此王倫在山寨管理的問題上,不會讓林衝參與進來,也不會讓林衝掌控實權。

按常理,林衝上了梁山,還是名義上的第四把手,早該把家眷接到梁山安頓下來,但是林衝在王倫當政期間一直沒有這樣做,這是為何?書中有個交待:

因此林衝見晁蓋作事寬洪,疏財仗義,安頓各家老小在山,驀然思念妻子在京師存亡未保,遂將心腹備細訴與晁蓋道:“小人自從上山之後,欲要搬取妻子上山來,因見王倫心術不定,難以過活,一向蹉跎過了。流落東京,不知死活。”晁蓋道:“賢弟既有寶眷在京,如何不去取來完聚?你快寫書,便教人下山去,星夜取上山來,多少是好。”林衝當下寫了一封書,叫兩個自身邊心腹小嘍羅下山去了。

林衝為人低調,本是沒有野心之人,但處處受到王倫壓製和防備,就像是林黛玉進了賈府,不可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走一步路,想來也是相當壓抑。也正是這個原因,才讓林衝不得不小心翼翼,難以下決心接家眷上山,最後導致林妻“被高太尉威逼親事,自縊身死”,當然這是後話。

當晁蓋、吳用等人投奔梁山時,王倫故伎重演,拿出五錠大銀,又以“糧少房稀”為借口,要打發他們下山。王倫的這個不仁之舉,一下子點燃了林衝心中積存已久的怒火。林衝先是“把桌子隻一腳,踢在一邊;搶起身來,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來,掿的火雜雜”,後又拿住王倫,罵了一頓,“去心窩裡隻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可憐梁山草創之主王倫瞬間死於非命。

林衝、王倫梁山大火並,究竟誰之過?

王倫作為梁山首任寨主,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將梁山視為私有,無容人之雅量。有好漢來投奔梁山,本是壯大梁山實力的好機會,他卻患得患失,生怕威脅到自己的位置, 即便林衝有梁山恩人柴進的推薦信函,他也毫不考慮。他這是壞了江湖規矩,成了忘恩負義之徒。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又說“自作孽不可活”,用在王倫身上恰如其分。假如林衝初上梁山,王倫納頭便拜:“林教頭之名,如雷貫耳,小可王倫願奉教頭為山寨之主。”林衝不但不會坐寨主之位,反而會對王倫感激涕零,即便肝腦塗地,也要報答大恩。憑他們倆人的文韜武略,哪有後來晁蓋、宋江的事兒呢?

王倫之死,林衝就沒有責任嗎?雖然王倫設置障礙,處處刁難,但畢竟最終收留了林衝,還讓他坐上了第四把交椅,應該說王倫對林衝是有恩的。再者,王倫畢竟是一寨之主,林衝以下犯上,按照傳統觀點,是為人不忠之行為。林衝後來被宋江冷落,這也是原因之一。王倫即便有再大的過錯,但罪不至死,完全可以趕他下山,放他一條生路。

林衝、王倫大火並,吳用也逃不了乾系。吳用在初次與王倫等梁山頭領見面時,就看出了林衝對王倫的不滿,於是決定加以利用。且聽他對晁蓋所說:“小生憑著三寸不爛之舌,不由他不火並。兄長身邊各藏了暗器,只看小生把手來拈須為號,兄長便可協力。”在第二天見面時,吳用果然用言語相激,在林衝發怒時火上澆油。又暗使阮氏三兄弟分別架住杜遷、宋萬和朱貴,讓他們動彈不得。又讓晁蓋、劉唐擋住了王倫的去路,逼得林衝騎虎難下,不得不對王倫痛下殺手。與其說是林衝殺死了王倫,不如說是吳用斷了王倫的活路。

加載中,請稍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