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昨日帝國》第六十四章 瞠目結舌
  “啥?毛線還能打仗?”

  這短短的七個字,再配合上出錢謙益和徐光啟兩人的語氣和臉上的表情,便足以令朱由檢看出他們兩人心中對自己的那種極大的懷疑。

  不過朱由檢也懶得跟他們兩個人解釋了,經濟侵略,貨幣戰爭,這些經濟戰的課題,就算是簡單的概括起來那也是很麻煩的事情。

  更何況朱由檢對此其實也並不怎麽懂,與其弄巧還不如藏拙。他現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引導方向,在恰當的時候,提出一個恰當的建議而已。

  等蒙古人習慣了用羊毛來換取物資而大量養殖綿羊,而不是馴養戰馬,用武力來搶奪物資的時候,自然會有聰明的人會去總結歸納這些事情的發展過程與最終的結果,最後立論成書。

  因此當朱由檢面對自己這兩位內閣大臣的這種隱秘的質疑時,只是風輕雲淡的揮了揮手道:“時間可以證明一切,等事情最後發生了,產生了結果,所有關注的人便都會了解這其中的道理了。”

  說著話,朱由檢又從漆匣裡面拿出了厚厚的一摞圖紙遞給了徐光啟。

  “徐愛卿,這些圖紙你再看看,看看能否按照圖紙的要求做出來。”

  “是。”

  聽到朱由檢的話,徐光啟上前兩步,接過了朱由檢手中的圖紙。

  一看到手上的圖紙,徐光啟便脫口而出道:“皇上,這是火槍的圖紙。”

  “不錯,這是朕根據咱們大明鳥銃的缺陷改良後的火槍,其原理是利用擊錘上面的燧石撞擊鐵砧產生的火花,引燃藥門裡的火藥,從而擊發射擊,朕稱之為燧發槍。”

  “燧發槍?”

  “不錯,就是燧發槍。”

  聽到錢謙益的重複,朱由檢點了點頭,隨即又開口說道:“比起現在的鳥銃,三眼銃之類的用火繩擊發的火槍,燧發槍不但克服了風雨對射擊造成的影響,而且火石自動打火的設置,隨時都可發射,不必用手去按龍頭點火,使發射速度與精確度大為提升,從而大大的提升火器的攻擊頻率,進而提高攻擊的密度和打擊的力度。”

  聽到朱由檢的解說,錢謙益不禁有些發蒙的看向了一臉凝重之色的徐光啟。後者感受到了錢謙益目光之中的詢問之色,不禁點了點頭道:“皇上的設計的確是十分巧妙,不但將普通火繩槍雨天火藥容易受潮,火繩容易熄滅,大風天火門內的火藥容易被風吹掉的問題徹底的解決了,還將火繩燃燒殆盡和比較容易點燃士卒身上攜帶的火藥的問題也給徹底的解決了。而且正如皇上所說的,這種設計可以令士卒解放拿火繩的那隻手,從而提高射擊的準確率和間隔的時間,進而提高攻擊的效果和速度。可以說皇上的這種激發設計,起碼能令火槍兵提高一半的戰鬥力。”

  聽完徐光啟對遂發槍的細致分析,錢謙益不禁撫掌歎道:“皇上的設計竟然真的這麽好!徐大人,你們工部可要盡快將這種遂發槍造出來啊。”

  聽到錢謙益的話,徐光啟不禁搖頭苦笑道:“錢大人,這遂發槍好是好,卻並不是說想造就能造得出來的。”

  聽徐光啟這麽以說,錢謙益不禁滿臉驚訝的問道:“徐大人此話怎講?難道說這遂發槍的工藝非常難麽?”

  聽到錢謙益的質問,徐光啟搖了搖頭道:“遂發槍的設計工藝雖然比火繩槍複雜了許多,但是對工部的匠人們來說這並不難,各個配件完全可以造的出來。”

  聽到徐光啟的話,

錢謙益不禁滿臉詫異的問道:“既然能造的出來,徐大人為何還如此的為難?”  “錢大人有所不知,難的不是配件的製作,而是製造配件的材料。”

  說著話,徐光啟拿出一張圖紙遞到了錢謙益的面前說道:“比如說這個帶動龍頭激發火門火藥的彈簧,工匠們雖然能夠做出完全一樣的,但是牽引的力度怕是不夠,雖然也能令火石打出火花來,但是用上幾次這彈簧恐怕就要斷了,就算是不斷怕是也沒有那麽強的韌性和力量了,如此必然會影響擊發時的效果,有可能連續擊發幾次也不能產生足夠點燃火藥的火星。”

  頓了頓,徐光啟又繼續說道:“還有就是火藥的問題,咱們大明軍隊現在各地所產的火藥質量不一,火石撞擊出來的火花未必能夠點燃火門裡面的火藥。”

  “另外,皇上的這份圖紙裡對火槍的槍管還有特殊的要求,要在槍管內部刻畫膛線,這對工部的匠人們來說是非常難的。如果用倒模澆築的槍管,那麽以現在技藝,即便能在槍管的內膛刻畫出膛線也無法做到間距,深度,還有扭曲的弧度完全一致。而如果用卷板這種陳舊工藝製作的槍管,那麽則根本無法保證槍管的密封性,這樣一來火槍的射程和威力就會大打折扣,還很容易炸膛。”

  聽到徐光啟的話,對技術一竅不通的錢謙益不禁皺起了眉頭,而一直沒說話的朱由檢卻突然開口說道:“火藥的問題不是問題,朕已經改良了火藥的配方,還有製作的工藝。不但使火藥的威力更大,燃燒的速度更快,還能一定程度的防潮,完全能夠滿足遂發槍的要求。而且這種配方的火藥還通用於火炮用藥和火門用藥。至於彈簧的問題,無非是鋼的問題,朕已經知道如何才能提高鋼材的韌性了,只是具體的配方還需要反覆的驗證才能最後確定。至於你說的槍管內膛車膛線的問題,這倒是個難題,不過咱們可以想想辦法,比如說能不能研製出一種專門用來車膛線的大型機械來取代人工車膛線,從而解決人工車膛線不穩定的問題。”

  “用大型機械來取代人工車膛線?”

  聽到朱由檢後面的話,徐光啟不禁若有所思的重複了起來,甚至忽略了朱由檢前面所說的解決火藥和鋼材的事情了。

  見徐光啟似乎有點要開竅的征兆,朱由檢連忙趁熱打鐵道:“不錯!就是用機械來取代人工。朕以為用機械來取代人工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機械不會累,只要不壞就不會出錯,產量還比人工要多,還能保證質量均衡,廢品率低。而且機械的操作簡單,隨便一個人只要學習很短的時間便可以操作機械了。而手工工匠的培養所耗費的時間,精力和材料卻要多得多,而這還是在不考慮天分的前提下。”

  說道這裡,朱由檢不禁滿臉憧憬的說道:“在朕的想象裡,以後的機械可以應用到各行各業,甚至都不用人來操作,自己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

  “啥?”

  聽到朱由檢的話,錢謙益和徐光啟,甚至武英殿裡聽到這些話的宮人們一個一個的都瞠目結舌起來,直覺得朱由檢是在說夢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