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昨日帝國》第五十章 中興有望
  “徐光啟?”

  聽到孫承宗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朱由檢腦海之中隱隱約約的有點印象,但是卻始終想不起來這個人究竟是誰了。

  就在這時,一旁的王承恩開口提醒道:“皇上!徐光啟是萬歷的進士,同年考選翰林院庶吉士,老奴聽說他著實寫了不少書,不過他同西夷人走的比較近,據說還入了西夷人的夷教,信奉西夷人的天主。天啟四年的時候,因為不願意同魏忠賢同流合汙,不肯就任禮部右侍郎被魏忠賢嫌惡,天啟五年遭讒劾去職,據說至今還在家鄉寫書育童!”

  “哦!他都寫過什麽書?”

  聽到王承恩的介紹,朱由檢不禁對徐光啟大感興趣,立刻追問了起來。

  “回皇上話!老奴隻記得他寫過《幾何原本》、《測量法義》,還在萬歷三十六年,在家丁憂的時候作過《甘薯疏》和《蕪菁疏》,其他的老奴就不知道了,不過他寫的東西但凡已經發行的,應該多能找得到,不過可能需要一些時間。”

  在聽到王承恩說徐光啟寫過《幾何原本》和《測量法義》的時候,朱由檢的眼睛就亮了,因為這都是基礎幾何數學,對於他一直想要發展的軍工有很大的幫助。

  然而當朱由檢聽到王承恩說徐光啟寫過《甘薯疏》的時候,激動得眼珠子都快要綠了。

  而他之所以如此的激動,就是因為甘薯這兩個字。

  甘薯就是後世裡俗稱的番薯、地瓜,那可是畝產能夠達到上萬斤的高產農作物,而且抗旱,耐寒。朱由檢腦中至今還有著後世張勇小時候第一次去農村親戚家玩,看到的甘薯大豐收時的那種震撼的景象。

  “皇上!皇上您怎麽了?”

  看到朱由檢的樣子,不但是王承恩,連孫承宗都害怕了。兩個人一邊呼喚朱由檢,一邊張開雙臂,將朱由檢護在中央,生怕朱由檢會失足從台階上跌下去。不過朱由檢並沒有跌下去,聽到他們的呼喚之後,很快便回過神來了。

  看著一臉擔心的王承恩,朱由檢聲音急促而又略帶顫抖的說道:“王承恩,快!立刻宣旨!命人八百裡加急,讓徐光啟立刻進京面聖。告訴他,把他寫過的所有書籍都一起帶過來。”

  “是!老奴立刻就去辦!”

  第一次見到朱由檢這個樣子的王承恩,雖然不明白朱由檢為何這麽激動,竟然使用八百裡加急,為的就是宣一位去職在家的前朝舊臣入京面聖。

  不敢怠慢,王承恩衝朱由檢躬身行了一禮之後,轉身就往外走,不過就當他要走出院子的時候,卻被朱由檢叫住了。

  “等一等!王承恩!宣旨的同時,派遣一個連的大內侍衛一起去,隨行護衛,不得讓徐光啟有任何的閃失,也不能讓他太過勞累!”

  聽到朱由檢的吩咐,王承恩和孫承宗兩人不禁心中同時一凜。派遣一個連的大內侍衛隨行護衛,有明以來,還沒有一個去職在家又重新複起的大臣能有這樣的待遇,這得是多大的榮寵才能有的待遇?

  “老奴遵旨!”

  聽完朱由檢的吩咐,王承恩連忙躬身領旨,同時在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派遣最為得力的人去才行,並且還要仔仔細細的跟下面交代一番。

  孫承宗此刻也是在心裡不住琢磨著日後應該如何交好徐光啟,甚至準備關鍵時刻利用孫元化的這層關系。

  而朱由檢看著王承恩的身影消失在院門口哪裡的時候,也難掩心中的興奮,忍不住拍著孫承宗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孫愛卿,

有了徐光啟,咱們大明中興就有希望了!”  沒想到朱由檢剛才還跟自己說不指望會有什麽崇禎盛世,這才過了多一會兒竟然就說中興有望了。這樣原本雄心勃勃的孫承宗的心裡難免會有點失落。

  不過孫承宗畢竟不是普通人,無論從心胸之開闊還是對大明的忠誠上,都讓他轉瞬間便忘記了這份失落,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份欣喜。

  “微臣為皇上賀!”

  一直看著孫承宗的朱由檢敏銳的捕捉到了他臉上那一閃即逝的失落,不禁哈哈哈笑道:“孫愛卿!你不是心中覺得奇怪,剛才朕還跟你說不指望會有什麽崇禎盛世,現在卻又說大明中興有望了?”

  “不敢隱瞞皇上,微臣心中的確是略感詫異,因為微臣自覺自己雖然本事不大,但是比起徐光啟來說卻也未必就遜色太多。不過微臣轉念一想,徐光啟必然是有微臣不知道的,且是微臣遠遠不及的本事,否則皇上您也不會這麽說,也不會這麽高興了!”

  “哈哈哈!孫愛卿真是光明磊落的君子啊!”

  聽到孫承宗如此直白的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朱由檢不禁笑著衝他伸出了大拇指,隨即開口說道:“孫愛卿!朕之所以說大明中興有望,只因為兩個字。”

  聽到朱由檢的話,孫承恩不禁滿臉的驚奇的問道“兩個字?是那兩個字?還請皇上示下!”

  “甘薯!”

  “甘薯?皇上!甘薯不就是一種農物麽?大明的中興怎麽可能著落在一種農物的上面?”聽到朱由檢的話,孫承宗不禁有些糊塗了。

  “哈哈哈!孫愛卿!朕問你,咱們大明現在最大的威脅是什麽?”

  “自然是關外的建虜,然而建虜的人口太過稀少,不過是疥癬之疾而已,終究是不成氣候的!”

  聽到孫承宗的回答,朱由檢不禁搖了搖頭道:“建虜的人口雖然稀少,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總會慢慢壯大,而咱們大明若是一直這樣內外交困下去,終究是會敗的,不過建虜卻不是咱們現在最大的威脅!咱們大明現階段最大的問題是糧食!”

  “糧食?”

  聽到朱由檢的話,孫承宗不禁有些詫異。因為最近這些年,雖然說北方的一些地方經常會發生旱澇蝗蟲等災害,但是大明朝卻並沒有發生大面積的饑荒,現在就說糧食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

  然而朱由檢並不知道孫承宗內心的想法,而是點點頭繼續說道:“不錯!就是糧食!北方連年旱災,天啟七年三月, 陝西澄城縣爆發民變,殺知縣張鬥耀。前不久,贛南有閩粵流民數千人作亂,奪天王,建號永興元年,率眾攻破了安遠縣城,安遠知縣沈克封逃走。這些都是因為老百姓沒有糧食要餓死了才鬧出來的。”

  “沒有糧食,老百姓就成為了流民。流民就像蝗蟲一樣,餓急了連人都吃更何況造反了。而且戰亂一起,就會有更多的百姓成為流民,更多的土地荒蕪。到時糜爛千裡,餓殍滿地,如此惡性循環之下,局勢只能越來越壞,沒有錢糧朝廷又如何能夠應對?可是如果朝廷有足夠多的錢糧救濟,那麽老百姓即便是面對絕收的境地,也不會輕易的離開自己的故鄉。這樣一來就會大大的減少流民的出現,從而將災害控制在有限的范圍之內,而不至於殃及好的地方。“

  “所以,朕才說,糧食才是咱們大明朝當下最大最為緊要的問題,只要解決了糧食的問題,解決了老百姓吃飽飯的問題,那麽大明其他的問題都可以慢慢的解決。那麽如何解決糧食的問題?甘薯就是最大的途徑!”

  說到這裡,朱由檢看著孫承宗滿臉興奮的問道:“孫愛卿,你知道一畝地能種出多少甘薯麽?”

  正聽得入迷的孫承宗,沒想到朱由檢會突然問自己,不由得楞了一下,這才躬身回答道:“呃!微臣不知!難不成一畝地還能種出五百斤以上的甘薯麽?”

  “哈哈哈!孫愛卿,甘薯如果種好了,畝產五六千斤是沒有問題的!”

  “啥玩兒意?”

  聽到朱由檢的話,孫承宗被驚得下巴差點就掉在了地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