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爸,這好像是北宋》第216章 朝堂上的爭吵(下)
對趙光義來說,打仗兩個字,那就是他永遠的痛啊,只要是跟戰事有關的事情,他就不能說話,因為他不管說什麽,好像只要是個人說一句,你沒打過仗,他就什麽都白說了。

 這似乎是一個怪圈,他是開封府尹,是沒有正式冊封的皇太弟,同時也是文官領袖,這麽些年下來,他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什麽都不懂的紈絝,他一直在拚命的學習,一直在拚命的成長,可不管他成長到哪個地步,只要涉及到軍事的問題他就一定會輸給趙普,就因為,他沒打過仗。

 這是何等的荒謬,這又是何等的可笑,你告訴告訴我,此時的天下有哪一件大事,是特麽跟打仗完全沒有關系的?

 可是他沒辦法,他只有忍,他就算再優秀一萬倍,還是沒打過仗,這又有什麽辦法呢?

 那就隻好說些別的方面吧。

 “回官家,臣弟還是覺得此事不妥,軍事上的事兒臣弟不懂,那臣弟就不說了,就說這水泥本身吧,目前朝廷雖然在各地也都建有一些水泥廠,但水泥最主要的生產還是在洛陽,產量麽,大概一月有兩萬石左右,這些水泥咱們自己必須要用的,也少說得有一萬吧,在洛陽本地,一石水泥的價格是兩貫錢左右,但運到開封,少說就有一貫半,這要是運到秦州去賣,五貫錢恐怕都是不一定夠的,現在市面上的馬多少錢一匹?就算是西北良馬,二十貫,恐怕也足夠了,再加上燒磚的費用,再加上咱們大宋還要出人去給他們建,如果將這當做一場生意,那麽朝廷到底賺在哪了呢?”

 百官聞言紛紛都點了點頭,趙光義這話說的就很有道理了麽,如今這水泥的行情,說是一石水泥一石銅都不為過,這馬又不是買不來,何必用這麽貴的水泥,去換那些其實沒那麽貴的戰馬呢?

 “況且說道商貿,臣弟平日裡跟商人打交道的時候恐怕比各位還要多一些,商人啊,都是逐利的,如果真要是讓商人來主導邊境商貿,他們真的就那麽願意去換取戰馬麽?朝廷又要以什麽價格從商人手裡去收呢?這價錢高了吧,朝廷負擔不起,這低了呢?商人圖什麽呀,他們換點獸皮不好麽?就算將來真的能打通河西走廊,兩匹戰馬的價值都不如一條波斯地毯,他們為何要販馬呢?這事兒上朝廷下命令有用麽?”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商人什麽德行他們很清楚,殺頭的買賣有人乾,賠本的生意沒人做,如果販馬不賺錢,恐怕這天底下的商人也沒有幾個真的這麽有家國情懷的貨。

 曹彬卻突然站出來道:“回官家,臣以為二大王說的不對,水泥之事,一直都是歸臣管的,所以臣覺得臣可以說說。”

 “講來。”

 “諸位都知道水泥如今在世面上的價格幾乎與銅等值,那是因為產出的水泥大部分都是軍用,流入民間的一直都很少,那麽諸位可知,水泥剛出來的時候,在民間,它幾乎是與白銀等價的?”

 “臣以為價格這東西,並不是這麽算的,臣明天若是將水泥多往民間流進去一匹,諸位信不信,不出一個月水泥就會貶值十倍,如今除了洛陽之外,朝廷在襄陽、朗州、揚州等地都建了水泥廠,只是規模不大而且還沒有來得及投產,等他們投產了,這水泥哪還值得了這麽多的錢呢?”

 “實話告訴各位,水泥這東西真正的成本價,一石也就幾文錢而已。”

 “再說建城的其他費用,臣以為,這不是什麽負擔,而是我大宋的機會,新軍要整編,就需要給軍屬創造好的就業機會,最近臣一直在頭疼,這忠武軍率先享受新軍待遇臣一百個讚成,可是臣上哪給他們去找這樣的機會呢?沒成家的還好,大可以調回開封來,可那些已經成了家的呢?秦州那麽重要的戰略位置哪怕就是功滅了後蜀,就真的不需要留兵駐守了麽?今天看到這個折子,臣突然覺得,一直以來困擾臣的問題,一下子就不是問題了,請官家,聖斷。”

 眾人覺得,這特麽好像也好有道理啊。

 連趙匡胤都有點懵了,朝堂上的事兒其實經常是這樣的,經常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最後只看他的傾向而已,在這件事上,軍人出身的趙匡胤當然是傾向於同意的,本來他都要拍板了,去突然頓了一下,想了想道:“孫春明呢?他在朝上麽?”

 文武百官互相瞅了瞅,發現他還真不在,趙光義道:“孫春明如今差司上還是在開封府的,只有每月的三次大朝會才會在。”

 “你上次不是說想讓他加全知開封府麽?我不是都已經同意了麽,這事兒還沒落實?怎麽效率這麽慢?”

 百官無言,這層層掣肘的制度都是您定的,這種級別的官員任免效率有多低您心裡還沒點數麽。

 “把孫春明給我叫過來,以後也來,別當他那什麽狗屁推官了,從今天起一切按權知開封府的來,層層手續後補就是了。”

 這話也就是趙匡胤能說,他的後代子孫們要是敢這麽辦事兒得讓大臣們噴死,可誰讓人家是開國太祖呢。

 於是,小半刻鍾後,孫春明以權知開封府的新身份走進來的時候,連他自己都是懵的。

 不是說剛報上去麽?這麽快就搞定了?老子最近也沒乾出什麽驚天地的事兒啊。

 “孫春明, 這有一封折子,是光美從秦州發過來的,這上面提議要用水泥從黨項買馬,還要在定難五州大開經貿,甚至於攻略河西走廊,朝中文武各有意見,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這水泥這東西是你搞出來的,你本人又是大宋第一豪商,你說說看,你對這件事怎麽想。”

 孫春明聞言連忙將折子接了過來,什麽特麽趙光美的折子,這事兒他聽個標點符號就知道是他兒子乾的,而且以他們父子倆的默契,他其實連看都不用看就猜得出來他兒子想幹嘛。

 倒是趙光義輕輕地咳嗽了一聲道:“孫春明,不用緊張,商人逐利,乃是天性,朝廷不會故意去讓你們做賠本的買賣,更不用為了所謂的忠君愛國而硬著頭皮替天下商人答應,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這已經是赤果果的暗示了,畢竟趙匡胤剛才只是說了朝中文武爭執不休,並沒有說誰讚成什麽,趙光義這是提示他呢。

 卻見孫春明一目十行的看完,先看了眼趙光義,然後抬起頭對著趙匡胤堅定地說道:“臣以為此策大善,可行,而且在實操層面上,不存在任何的問題。”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