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曹錕根本就不用說的那麽清楚,僅僅只是將無線電的性能講出來,約瑟夫就能夠立即推斷出無線電對於一支軍隊,甚至是一個國家而言到底有多麽的重要。
而原本世界軍事真正的大爆發,是在一戰中才開始的,截至二戰結束,世界各**事方面基本上已經完成了一次轉變,這是一個由步兵化到摩托化,再到機械化的轉型,而再往後,則是信息化。
要走的路還有很長,這也並非一時半會兒的能夠解決的,但是,在世界各國還沒有意識到陸軍的改革必要性之前,中華帝國卻早已經悄悄的邁出了第一步。
而僅僅只是這一小步,卻給整個世界帶來了如此恐怖的記憶,想等規模下的俄軍,竟然完敗中華帝國,更嚴重的是,即便是俄軍拚死抵抗,也無法給中華帝國帶來巨大的傷亡,這簡直就是單方面的屠殺。
當然了,約瑟夫也很清楚,軍隊體制的改革,並不僅僅只是字面上的改革那麽簡單,同樣改革的,還需要有軍人的思想,軍隊的裝備,新的編制,甚至包括高層的思想轉變等等一整套的配套設施。
這裡面缺一不可,而原本德國人還在嘲笑中華帝國,因為自打王思銳實際控制國家的這七年內,軍隊竟然進行了三次規模較大的改編。
軍隊大規模改編,難道真的只是上層拍一拍腦袋就能決定的嗎?其實不是,改編也是要考慮到部隊本身的,如果改編的過於勤奮,那麽就會給人一種假象,會認為他們之前的改編是失敗的,那麽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會導致部隊士兵士氣大跌。
現在的作戰,部隊拚的第一個就是士氣,而提高士氣的方法有很多,軍服,裝備,人數等等,一旦士氣沒了,後面的戰爭基本上也就不用想了。
但是現在中華帝國卻給了他們一個完美的答案,那些看起來推翻了先前決定的改編,實際上卻是一步步的將皇家陸軍給推到了食物鏈的頂端。而很顯然,那些改編也遮擋了列強的視線,讓他們忘記了去打探更多的消息,以至於裝甲部隊橫空出世之後,才被人發覺。
在這一點上,德國人是幸運的,因為作為合作夥伴,中華帝國並沒有繼續對他們有所隱瞞。而德國人又是不幸的,因為拿到這些先進理念以及技術的代價,是幾乎要付出德國的整個工業技術。
不過還好,兩國並沒有什麽利益瓜葛,唯一的山東問題,德國方面最近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如果這次的交易能夠成功的話,德國將會將山東歸還給中華帝國,雖然只是名義上的歸還,實際上山東早就在中華帝國的實際控制當中了。
約瑟夫默默的算了筆帳,如果德國能夠得到這些技術,並且保證對手拿不到技術的情況下,只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德國陸軍便有橫掃歐洲大陸的實力。
當然,這個是像現在的中華帝國這樣,在技術方面全面壓製,打的俄國人根本就抬不起頭來。不過很顯然,德國人是不可能達到這種地步的,因為歐洲不是亞洲,那些敵對國家也不會固步自封。
所以,真正意義上,德國如果得到了這些技術,那麽就必須在兩年內發起戰爭,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的摧毀敵人的科研,工業等機構,徹底的摧毀他們的反抗根基。
這樣做雖然德國人會損失很多,但是同樣的,他們得到的將會更多。
海軍的確是德國的弱勢,但如果德國能夠統一歐洲大陸的話,那麽歐洲自身的資源,也是足夠保證德國發展的,至於海外的那些殖民地,你們本土都沒了,
還能保住那些殖民地嗎?‘轟隆隆……’
一台台坦克那狂野暴躁的發動機聲,充斥著整座營地,國際觀摩團還在的時候,坦克進行了臨時的轉移,等到國際觀摩團離開之後,坦克又返回了這裡。而這次德國人過來,這些坦克並沒有離開,這也讓德國人第一次近距離的觀察到這些坦克的模樣。
流暢的外形,充滿了肌肉感的配置,37坦克炮雖然並不威猛,但是用在這裡卻是足夠使用,除非坦克全面推廣開以後,那時候才值的去更換大口徑的火炮。
一挺7.9毫米的同軸機槍,不過在這個馬克沁重機槍當道的年代裡,德國人始終沒有想明白,坦克上的那挺同軸機槍到底是怎麽回事?因為從露出來的槍口那裡看去,那並不是馬克沁重機槍,而像是一挺全新的機槍。
但是因為機槍大部分都在坦克內部,他們也根本見不到這挺機槍的模樣,所以也是倍感失望,但卻仍不失心中的好奇。
1908年4月14日,早晨六點五十分。
早早的吃過了早餐的裝甲部隊以及普通步兵部隊,正在做著最後的準備,昨天夜裡,各部隊接到了今天要發動總攻的命令,於是,今天一早各部隊的起床時間為六點整,吃過早飯,解決過個人問題,然後便開始準備著即將到來的戰爭。
坦克部隊的成員,則是直接鑽進了坦克內部,將坦克發動起來,檢查著坦克的健康狀況。一些坦克車外,有幾十名步兵零零散散的站在那裡,這些是分配到這台坦克身邊的配套步兵,一旦戰爭開啟,他們將會進行坦步協同作戰。
坦步協同概念是在裝甲部隊組建伊始就確定了的,而且經過兩年多的訓練和磨合,在配合默契度方面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麽問題。
而另一邊,幾十台坦克孤零零的站在那裡,只有一些坦克車組乘員在檢查著坦克,還有幾個車組正在往車裡搬運著彈藥補給。他們的身旁並沒有步兵,上級給他們的任務是土坡敵人防線,擾亂敵軍,為後面的部隊提供掩護。
所以,他們的任務只是拖延時間,而不是帶著步兵一起去衝鋒陷陣,雖然這些坦克有可能會陷入包圍之中,但其實他們的危險程度卻並不大,依靠著強大的機動能力,可以很輕易的甩開那些俄軍,並且給俄軍造成巨大的傷亡。
六點五十五分,正式攻擊的命令下達,那幾十台坦克當先一步的衝出了營地,承重輪與履帶摩擦所發出的刺耳聲,碾壓在泥濘的土地上的摩擦聲,發動機的怒吼聲混合在一起,給人一種極為震撼的視覺刺激。
就在坦克營地內的幾名德軍觀察員,在看到這一幕之後也是不由的一陣目瞪口呆。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幾十台坦克同時衝鋒的場面,說不震撼那純粹是騙人的,而幾十台坦克就有這種場面,那麽幾百台,幾千台坦克一起衝鋒呢?
這些德軍觀察員甚至已經暗暗的期待起了他們自己的裝甲部隊會是什麽樣子,期待著有朝一日,他們自己的裝甲部隊也能像這樣,帶著君王降臨之勢去寵幸敵人的土地。
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安德烈.馮.路易斯強忍著心中的震驚,從口袋裡掏出了一支鋼筆與小本子,鋼筆已經發明了九十九年的時間,但是在之前的幾十年中,鋼筆並不是人們使用的核心,只是隨著近些年來鋼筆在一些技術方面有了較大的革新,使他更加持久,使用更加方便,所以才漸漸的被人接受。
一支普通的鋼筆,售價絕對不低,一般人是不會選擇使用鋼筆這種奢侈品的,但安德烈.馮.路易斯卻並不在乎,他本就是德國的貴族,家裡有的是錢,所以自然要趕在世界的前茅。
不過路易斯也並不是個只知道貪圖享樂的二世祖,路易斯的能力還是很強的,而他的家族也有將他培養為接班人的想法,而這次來到前線進行觀摩,就是家族運作的結果,他們要讓路易斯接受更先進的軍事理念,然後憑借著路易斯那聰穎的智慧,將其轉變為自己的資本,從而在日後的仕途或是軍旅生涯中始終快人一步。
路易斯翻開先前記錄的那一頁,上面隻記錄了半頁的內容, 那是他了解到的關於第一零三裝甲師的編制規模,老實說,一個師兩萬七千人,路易斯還是覺得有些太龐大了,而這個師的步兵竟然佔據了一大半,這似乎很不符合常理。
於是,路易斯在下面空白的地方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裝甲師整體編制偏大,後勤輜重壓力難以承受,且有兩個團的步兵無法發揮出他們的戰鬥力,應增加一個坦克團的編制,或減去兩個步兵團的編制。而坦克配備的37毫米坦克炮無法應對他們的天敵,火炮,故而在面對敵軍炮兵的時候,只能選擇快速突襲,靠近之後再去幹掉他們,但是這樣也會增加坦克的損失數量,所以,建議為每個裝甲師增加一個重炮團的編制,可以隨時為坦克解決掉敵人的威脅,最大化的發揮出裝甲師的威力。’
寫完這段話之後,路易斯將小本子收了起來,如果王思銳看到這段話的話,一定會拍手叫絕,因為這正是王思銳計劃中的事情。
不僅如此,王思銳後期的計劃甚至做得更絕,將來完整的裝甲師編制,應該是一個坦克旅和一個裝甲步兵旅,步兵旅全部配備步戰車,這樣才是真正的裝甲步兵,而不是現在的這種偽裝甲步兵。
除此之外,還有重炮團,反坦克營,工兵營,輜重旅等配套部隊,至於現在為什麽要搞這麽大一個漏洞出來,一是想讓列強上鉤,免得一下子讓他們太過強大,二是自身的工業能力不足,無法一下子支撐起三個裝甲師,所以只能慢慢來了。
ps:感謝峰霞愛和高風zhu二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