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立即召集張良等人入宮議事,這次主要的問題就是為了要商議如何對付倭國的水師。
張良了解了情況之後,對著張雲躬身說道:“陛下,如今我們華朝的水師由伍子胥統領,而且大將甘寧在水軍方面也非常有才能,有他們兩人作鎮,我相信我們華朝的防守應該不是什麽大問題。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注意,我們國家的海岸線非常長,所以要防守的地方也非常多,如果我國出其不意的進攻我們,那我們肯定會疲於應付他們,而我們也經不起那樣的消耗。
臣認為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集合所有的兵力,當然,最好的是多加訓練水軍,只要我們能夠將水軍訓練好,那我們就可以帶著大軍,直接與倭國的大軍在海上決戰。
我們一定要盡快的行動,不能再這樣拖下去了,以免後患無窮。這些倭國的人狼子野心,我們絕不能對他們放任。”
張良說完這句話之後,管仲也上前對著張雲躬身說道:“臣也同意這個說法,如今我們的國土疆域自從收服了北胡和西域等地之後,已經變得非常大,而那些地方就離我們也非常遠,如果讓那些倭國的兵馬上岸,肯定會對我們造成損失,所以我們一定要盡快的剿滅他們。
況且那倭國的天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們絕對不能放任他們做大,以免對我們華朝造成什麽威脅。”
張雲聽到兩人都這樣說,頓時沉默了一會兒,最終他還是下定了決心,他決定無論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將倭國的主力盡快殲滅,絕對不能夠讓倭國威脅華朝的邊境。
張雲與李由等人商議,最終決定派出伍子胥率領水軍時刻注意倭國水軍的情況,當然除了這些之外,張雲還命令各地守軍密切注意倭國的情況,同時加強當地的防守力量。
當然,張雲還命令伍子胥和甘寧等人盡快調動兵馬訓練水軍,只要那些水軍士兵們適應了訓練,或者是有了什麽效果,張雲決定無論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將倭國一舉平定。
張雲的命令下達之後,華朝境內的兵馬都行動了起來,而伍子胥等人則是密切注意沿海的情況,防備倭國的兵馬登上陸地,同時隨時準備進攻。
除了這些布置之外,張雲還命令黃蓋、程普、太史慈等人開始準備起來,同時分別巡視沿海各個地區的情況,甚至張雲還讓百姓們參與修建防禦工事。
而且這次張雲這次派出吳起作為這次戰爭的統帥,讓他帶領黃蓋等人前往沿海重地,組建起有效的防禦力量。
張雲對於這次的行動非常重視,所以張雲又派出了大量的暗衛安插在華朝境內的各個地方,同時讓他們搜查倭國境內的各種情報,以便了解倭國的狀況。
這時候李由上前,對著張雲躬身說道:“以臣看來,華朝的沿海地區靠近倭國,所以倭國的大部分兵力都應該布置在此處,而且根據暗衛得來的消息,這次我國一共派出兵馬大約是三十萬,在兵力上可以說是非常多了。
倭國只是一個小小的島國,那新任的天皇卻有如此大的野心,竟然能夠派出三十萬兵馬,這他也看出那天皇也不是什麽易於之輩。
根據暗衛得到的消息,我們也已經知道了倭國現任的天皇對於我們極為仇視,而且經過他的改造,那些外國的士兵戰鬥力也非常強,而且他們也非常的團結。
在他們天皇上位以後,倭國的國力提升的非常快,而且這些外國的士兵非常善於水戰,我們千萬不能夠掉以輕心,以免陰溝裡翻船。”
張雲看到李由的神色凝重,
他頓時知道了這一戰必不會是什麽輕松的事,而聽完李由的話之後,張雲的眉頭也皺了起來。張雲看了看眾人,鄭重的說道:“我們如果想要與這個倭國作戰,就應該在戰前做好一切的準備,對於倭國的情況,我們本來就不是太熟悉,再加上倭國的新任天皇又狼子野心,你們一定要多加重視。
況且我國的民風也十分的彪悍,那些海盜更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以各位千萬不要有什麽仁慈之心,遇到敵人,一定要將其斬殺,一定要避免他們死灰複燃。這次我們的行動不招收俘虜, 有人要將這個命令傳達下去!”
眾人聽到張雲的吩咐都齊聲應諾,雖然不知道張雲為什麽會對倭國這樣仇視,但是既然是張雲的指示,那麽眾人都會聽從。
其實張雲之所以會下達這樣的命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後世的他是一個憤青,他對於倭國本來就沒有什麽好感,這次倭國竟然派兵來攻打自己的國家,那就更加不用留情了。
當然,張雲對於倭國的那個新任天皇也非常的好奇,其實張雲已經猜測到倭國的那個天皇可能是一個穿越者了,所以張雲絲毫不敢大意。
隨著張雲的指示,華朝的各個部門開始行動了起來,做好了各種的戰前準備。因為這場戰爭關系重大,張雲可是根本都配備了最為先進的鎧甲裝備。
這個時候已經是五月中旬了,而這個時候張雲也已經決定用兵,張雲麾下眾人聽從張雲的命令,一起坐上船只出海,想要直接奔赴倭國,從根本上解決倭國的問題。
而這個時候倭國眾人也探聽到了華朝兵馬的行動的消息,天皇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連忙命令各部兵馬準備了起來,在倭國境內仔細的防守,防備華朝兵馬隨時到來的進攻。
倭國這次派來攻打的華朝大將,是他們新上任天皇的親信,名字叫做山村裡吉,很是受到天皇的重用,這次之所以派他來攻打華朝,天皇更是特意派出了山村裡吉,就是想要專門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
山村裡吉十分好學,而且對於中國人的文化也非常有研究,甚至他還精通兵法,天皇非常重用他,這才讓他率領兵馬進攻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