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主明疆》第225章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從易儲這一敏感信息上,卓軒窺出廟堂之上最隱秘的暗湧,他不僅明白了景泰帝的志向,而且還能猜出景泰帝為施展抱負而選定的策略。

 景泰帝敢於直面大明自身的積弊,且不願抱著幻想混日子,這一點是毋容置疑的,關鍵是,景泰帝會在革除積弊的道路上走出多遠。

 卓軒遺憾的發現,自己對大明的歷史知之甚少,他要是知道數年之後有一場叫“奪門之變”的政變,此刻的心境也許會帶上某種悲壯的成分。

 不過,他知道後世正德年間的一些故事,後世大明在沿海被倭寇虐,在北方被韃靼人虐,到處受虐,戚繼光豁出一切,傾力打造戚家軍,終於蕩平倭患,但在北方,虜患的威脅一直沒有解除。

 韃靼人經常入境深寇,甚至抵近京畿劫掠,有一次,韃靼人抵京郊燒殺擄掠,當時的內閣首輔嚴嵩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

 “飽自去。”

 什麽意思?就是讓韃靼人搶夠了,自會退去,朝廷不用擔憂。

 一句“飽自去”,折射出明廷對韃子的深深無奈,也反映出了士大夫階層對無數百姓所遭受的苦難的漠視態度,犧牲無數百姓的身家性命,竟成了退敵的不二良策!

 可見,在景泰朝之後的漫長時間裡,大明並沒有變得強大,沒能再現漢唐雄風,而是變得越來越虛弱,這表明,景泰帝的變革要麽沒有成功,要麽變革成果被後任顛覆,於是,大明依然在日趨腐朽的道路上越滑越遠,直至萬劫不複。

 卓軒不禁凝眸深思起來。

 興安正以不乏深意的目光注視著他,碰見興安的目光,他驀然意識到自己並非只是一個純粹的商人,此刻對朝政表現得過於熱心,恐非好事。

 “請殿下慎言!”卓軒衝朱見深拱手道。

 禮部尚書胡濙來到東宮,使得卓軒的神智可以從窘迫的心境中暫時遊離出來。

 身為太子太傅,胡濙不能隻掛個虛名,偶爾在朱見深身邊露露臉,做些空洞的說教,方對得起“太子太傅”這四個字嘛。

 可惜,皇太子年幼,胡濙教不了他太多的道理與學問。

 “禮部尚書胡濙參見皇太子殿下。”

 朱見深對胡濙的態度遠遠談不上“禮敬”二字,勉強頜首回禮,也不起身,就悶坐在榻上,盯著鬥篷,不時眨動雙眼。

 胡濙與興安見禮,瞥見卓軒,略顯訝異又不失溫和的道:“原來······是你!”

 “幸會胡尚書。”

 胡濙從不說難聽的話,從不擺難看的臉色,笑容總是像春光一般和煦,語氣總是像春風一般暖人,不過,當他瞥見朱見深恍恍惚惚的神色時,還是皺了皺眉頭。

 “唉,大明與瓦剌之間能有多大的仇?雙方和平相處的日子遠遠多於交戰時間,有些事忍讓一時也就過去了,畢竟和為貴嘛,這下倒好,一句報仇雪恥,引發朝中妄議不斷,皇太子殿下年幼,哪經得起流言的困擾!”

 興安聞言臉色一沉,眉眼間的笑意罕見的徹底消失了。

 胡濙背地裡非議景泰帝的抱負,雖然犯忌,卻也沒人能堵他的嘴,可胡濙掐掉那句“富國強兵”,單獨拎出“報仇雪恥”說事,還婉言將此事與“易儲”的傳言聯系到一起,這就不能不讓人作出“過度解讀”了。

 卓軒即便是個素人,也從胡濙的言外之意中,猜出了他的態度,胡濙大概是“保儲”派,不過,這樣的保儲似乎只是策略性的,洗不清操弄籌碼的嫌疑。

 巧的是,就在胡濙說出方才那番話時,景泰帝正好駕臨東宮,當值內侍正想扯開嗓子喊出那句“皇帝陛下駕到”,卻被景泰帝揮手製止。

 年輕天子很想站在門口旁聽片刻。

 拿這樣的言論潛移默化的影響皇太子,合適麽?卓軒無法窺知胡濙的真實意圖,卻明白朱見深絕對不能受此等言論的影響。

 無論未來是否易儲,朱見深除了信任、順從景泰帝之外,別無選擇,任何抗爭的嘗試都會讓他落入別人設下的陷阱,關鍵時刻,沒有誰會真心幫他,搞不好,朱見深的結局可能會十分悲催。

 “卓將軍,再過幾年,我能隨你征戰疆場麽?”

 耳邊回響起朱見深此前說過的一番話,卓軒忽然動了惻隱之心,覺得自己即便是商人,也不能置身事外。

 卓軒權衡著,與飽學之士打交道,好像比與石彪之流打交道容易得多,面臨的風險不足以損及自己的財路,這從當初懟沈固的後果上可以得到驗證。

 關鍵是,與石彪撕破臉的後果很嚴重,令他投鼠忌器,因為讓武清侯府不自在,那就是讓景泰帝不自在。

 而懟胡濙則不用投鼠忌器,他知道,在許多重大政見上,胡濙都站在景泰帝的對立面。

 想到這裡,卓軒多了分底氣。

 “管子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迎著胡濙詫異的目光,卓軒平靜的道:“我大明乃泱泱上國, 以往卻屢次屈服於瓦剌的威脅,以致上皇北狩,京城九門被圍,無數軍民死於非命,這在皇帝陛下看來,是大明的奇恥大辱,天子念念不忘大明曾經遭受的恥辱,而朝中袞袞諸公卻不以為恥,飽學之士竟然麻木到如此地步,有何資格教化天下百姓?天下庶民不禁要問,士大夫連如此盡人皆知的奇恥大辱都不以為然,那他們還知道羞恥二字如何寫麽?”

 卓軒突然發難,令胡濙猝不及防,胡濙想要出言辯駁,不料卓軒的口齒更為伶俐,沒給六朝老臣留下任何機會。

 “歐陽修曾論及禮義廉恥,歐陽修說:禮義廉恥‘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歐陽修還說:‘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對卓軒的一番言論,榻上的朱見深沒聽懂幾句,許是不滿胡濙往日裡總與他的叔父過不去,今日又被卓軒義正辭嚴的樣子驚到了吧,撫掌讚道:“卓將軍說得好!”

 卓軒欣慰的一笑,皇太子不受朝中雜音的影響,這非常值得慶幸,而且,當著首席太監的面表明態度,太關鍵了!對皇太子的未來而言,此舉有百利而無一害。我主明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