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主明疆》第80章 往事釣沉
  訓練不足一個月的兩百新兵初次參戰,其表現就遠遠好過衛所老兵,這讓總兵官郭登倍感欣慰,戰鬥一結束,他一面具奏向景泰帝報捷,一面從參戰者中選拔人才。

  這次戰鬥顯著改變了三個人的命運。

  “算我看走了眼!”

  沈固不止在一個場合說過此話,這種婉轉的自責之詞一旦說出口,看走眼的人就什麽事也沒有了,而被看走眼的人則集萬千怨恨於一身。

  於是,陳密連他那個堂伯父都保不了他,受了杖責,重回衛所軍,成了一名看守城門的小小士卒。他看守的城門正好是北門甕城外門,每天觸景生情,不知情何以堪!

  卓軒小小年紀就做了哨官,自然是此戰的最大贏家之一,在他的帶領下,最不被看好的五人扮演了黑馬的角色,完全顛覆了人們的戰訓觀。不過,總鎮署的要員們對他的爭議熱度依然不減,喜歡他的人更加喜歡他,不喜歡他的人還是看他不順眼。

  一場“請君入甕”的伏擊戰,劇本早就設計好了,誰有功誰無功,其間的偶然性太大,帶給人們的驚喜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卓軒的個人能量釋放得並不充分,不足以讓非議他的人閉嘴。

  只有呂良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伏擊位置靠後卻能率先困住兩名韃賊,實戰中表現得堂堂正正,可圈可點,故而他與卓軒一樣,也成為了一名哨官。

  總鎮署給參戰的兩百士卒賜假兩日,這兩天裡,卓軒不接受別人的慶賀,避免在人多的地方晃動,刻意保持低調。

  除每日外出騎馬兩個時辰以外,其它時候他都呆在家中,細讀林峰為他找來的郭登的詩文,借此了解自己的主將。

  也讀兵法、史書,抑或仔細琢磨陽和之戰、土木堡之戰、北京保衛戰的勝敗原因,盡量讓自己沉澱下來。

  即便放了假,他也不敢忘記林峰的命令,辰初時分準時去馬廄取馬,然後隨林峰出城巡哨。

  “林把總,當初的土木堡之戰,戰場上究竟發生了什麽?”卓軒策馬奔馳在大同城外的曠野中,問身旁的林峰道。即將升任哨官,他的視野變得開闊起來,急於解開土木堡之戰的謎團。

  隻練了近十日,他的騎術便已入門,可以在飛馳的馬背上舞動長槍了,但身手還遠談不上靈活自如。

  二十二騎牙兵散布在二人四周。遠處林間或丘坡上偶有隱伏的哨探發出旗語,與巡哨的林峰聯絡。

  正值樵采時分,隱伏在各處的“夜不收”十分警惕,急驟的蹄聲自然逃不過他們的耳朵。昨日的引敵入城就多虧了暗哨的旗語指示,發完旗語後,他們一般都會安靜的潛伏下來,鮮有人暴露自己的藏身之地。

  另有數名流動哨探在更遠的地方策馬巡查。

  已是仲春時節,荒原上浮著一片淺淺的草色。右側開闊的平野上,可見成片成片的衛所軍屯田和民田,阡陌縱橫,返青的冬小麥一眼望不到盡頭。

  迎面而來的春風依然攜著幾分寒意。

  馳行將近一裡遠,林峰才回道:“陽和戰敗後,大同守軍便關閉了城門,不久京軍來而複返,此後各處都有韃賊,城內城外消息不通,天知道土木堡一戰究竟發生了什麽!”

  轉視卓軒,欲言又止,頓了許久,猶豫道:“事後陸續有零零碎碎的消息傳來,但那些消息真假莫辨,不提也罷。”

  卓軒聽得出來,林峰對土木堡之戰知之甚少,再加上話題敏感,故而諱莫如深也是情有可原的。

  他在另一個時代已知大明首席太監王振擅權這段史實,但不相信土木堡之敗是敗在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手上。

  王振權爭手段過於狠辣,此事不假,但他絕不愚蠢,愚蠢的人不可能做到權傾天下,令百官畏服。

  要不,換個智商稍微不在線上的宦官專權試試?還不被朝中那幫老謀深算的九卿給玩死!

  “土木堡之敗果真與當時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有關?”

  王振早已成了世人心目中禍亂明廷的公害,家人和余黨受到了清算,所以,此刻卓軒直呼王振之名,並無任何的心理負擔。

  林峰頓感詫異,一個流民小子,投軍方一月,便知道了只有軍中顯赫人物才知曉的朝中大事,這有些不可思議。

  “去年入秋後,大同數萬邊軍覆敗於陽和城西,此事震動明廷。我曾聽見郭總兵和沈憲台談起過此事,王振的確曾於內廷力勸正統皇帝親征,不過,在我看來,天子親征隻涉及明軍是否該馳援大同這個頗具爭議性的問題,而與京軍慘敗並無必然的因果關系。”

  不錯,把土木堡之敗歸罪於王振,理由似乎並不充分。

  天子親征就一定會失敗?要是這樣,明成祖朱棣何來的底氣五伐漠北?

  想必當時明廷在是否馳援大同上陷入兩難境地。不管大同吧,大同必為瓦剌所據,門戶洞開,京城的防禦體系撐不了多久;馳援大同吧,不得不冒迫在眉睫的戰爭風險。這兩種選擇實質上反映出了大明君臣是直面戰爭威脅還是繼續隱忍待變的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

  若乾年後,卓軒在京中查閱官方記錄時發現,正統皇帝治國犯了許多錯誤,但在韃賊入寇的關鍵時刻,他表現得極有擔當, 決意親征,與瓦剌大軍正面碰撞。

  王振只是“背鍋俠”。

  本想問問林峰,明廷有無可能挑選一名傑出的勳戚,代替天子率軍出征,但很快,他意識到此問非常幼稚。

  依照明廷的軍事製衡體制,君臣斷然不會允許一個能號令數十萬京軍、兵權大得驚人的軍事統帥揮軍北去,在一個遠離朝中製衡體系有效控制的地方獨立統軍。

  而且,當時大明最傑出的軍事人才就在大同、宣府、遼東三地,而在土木堡戰敗之前,已有一場陽和城外明軍全軍覆沒的先例,最富實戰經驗的邊將、最精銳的邊軍與瓦剌精銳騎兵對陣時,照樣敗得一塌糊塗,故而沒經過戰爭的檢驗,事前大明的軍事人才誰都配不上傑出二字。

  噠噠噠·····

  戰馬疾馳如飛,但見一簇簇林木在身邊如影掠過。

  林峰神色肅然,似在凝思,“土木堡之戰,明軍全軍盡墨,天子蒙塵,事後瓦剌太師挾上皇來到大同城下,當時還是參將的郭總兵僅出見上皇一次,面見上皇時歎道:‘六軍東歸,孰料至此!’上皇答:‘將驕兵惰,朕為所誤。’你想想,上皇如此作答,說明了什麽?”

  郭總兵也見過上皇?也是,身為左參將的郭登豈能不聽時任總兵劉安的吩咐!

  “回林把總,屬下以為,上皇如此作答,說明上皇並不認為當初率軍親征是錯的,也不認為王振與土木堡之敗有何乾系,而是認為全軍盡墨,皆因將無謀,兵無勇,臣無能。”

  “聰明!”林峰讚了一聲,旋即策馬加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