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主明疆》第30章 0年寶藏
  秋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一連幾天,卓軒等人全都窩在洞中,靠雨前積攢的野菜野果搭配少量的肉食度日。

  柳絮罕見的走出了私密空間,梳妝出鏡!雖然她仍刻意與其他三人保持距離,但神情相當的淡定,目光幽幽柔柔的,總在有意無意間追尋卓軒的身影。

  她已痊愈!鹿奶將她滋養的容光煥發,此刻斜倚在石壁上,嫋嫋婷婷的,活脫脫一個美人坯子。

  一見柳絮現身,舒展鴻就不停的揉自己的眼睛,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直到確認柳絮臉上並無任何一絲病容,這才轉視卓軒,咧嘴傻傻的笑著,眼神裡盡是崇拜之意。

  柳元也在笑,邊笑邊走到卓軒身邊坐下,這番親昵舉止隱約折射出了他真實的心跡,那就是從此之後或將死心塌地的追隨卓軒這個帶頭大哥,再也不會顯擺他的“高貴”門第了!

  盡人事,聽天命,一番執著終於成就了今日的卓軒!他近乎完美的兌現了第一個諾言,這讓他的每一句話都帶上了聖旨般的威嚴,不再受到兩個古怪男生的任何質疑與抗拒。

  別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卓軒心中有分小確幸。

  舒展鴻的目光在卓軒身上獻夠了殷勤,緩緩移至柳絮臉上。他近乎諂媚的道:“柳絮妹妹,我早說過,你的命硬,傷寒奈何不了你,嘿嘿嘿······”

  柳絮一扭頭,凌厲的丟給舒展鴻一個冷眼,“哼,這話你自己相信就好!”言畢一臉寒霜的回到自己的私密空間。

  對當初舒展鴻那番“散夥”的決絕之言,柳絮本已淡忘,可自從聽說舒展鴻連一頭帶崽的母鹿都不願放過,這幾天還常常因為沒能吃到鹿肉而懊惱不已,柳絮就認定舒展鴻心腸太狠,人畜兩礙!

  起初她不願喝鹿奶,只因那種感覺怪怪的!但從舒展鴻沒完沒了的絮叨聲中,她得知當時卓軒不顧舒展鴻的糾纏,果斷斬斷繩索,取下套子,當場放了母鹿,於是,她感動得不行了。

  感動之余,她期望這個故事能夠延續下去,以便日後談起此事,能讓聽者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因為這層緣故,柳絮不再拒絕喝鹿奶。

  事實證明,這一選擇非常正確。卓軒救了母鹿一命,而母鹿也好像用自己的救了柳絮一命,這讓傳奇的故事更趨完美,可以帶給世人關於“種善因得善果”的心理滿足感。

  這邊的舒展鴻在柳絮那裡碰了一鼻子灰,卻也只剩尬笑的份兒。

  卓軒對舒展鴻的尷尬毫不知情,他的心思全在這場秋雨上。趕在天寒之前,秋雨適時而至,雨後,大地將會為他們奉獻新的食物,且食材便於儲藏,這使得漫漫寒冬想來並不是那麽可怕。

  眼見秋雨漸疏,卓軒咧嘴一笑,乘心情大好,就收了心思,更加賣力的開練拳法、槍法,又在力量訓練上再度加重。

  習武之後,但覺遍體通泰,毫無倦意。突然想起北峰奇遇,恍然中他翻出那捆竹簡,小心翼翼的展開。

  竹簡上的文字是用刀刻的,抹了炭灰,因為始終保存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所以即便經歷了千余年之久,字跡依然清晰可辨。

  字體不是小篆,而是隸書!嗯,好像在哪本史書上看到過,漢隨秦製,流行小篆,不過,隸書也在這個時期漸漸興起,大有取代小篆之勢。

  一切都與歷史常識對得上號。只是掂掂重量,一小捆竹簡得有數斤之重,可粗粗數數上面的文字,好像只有數十個字。

  信息量有點少啊!卓軒略感失望,

他還等著飽讀一頓,打算解開一團複雜的歷史謎雲呢。  舒展鴻好奇心泛濫,湊到卓軒身前,對著竹簡左瞅瞅右瞧瞧,像個猴子似的竄來竄去。柳元也大感好奇,隔著卓軒的肩頭,目不轉睛的盯著竹簡。

  “看得懂嗎!”卓軒鄙夷的斜了舒展鴻、柳元一眼。

  二人卻陪著笑臉,神色裡並無任何的不快。

  卓軒腦中一下子就冒出了“學富五車”這個成語,此刻琢磨一番,發覺這個詞不見得有多大的褒義。

  看看這沉重的簡牘,極少的文字量,世間學子學富五車又能如何?推算一番,可以發現,讀五車竹簡,閱讀量其實也就萬余字而已。

  讀了五車書,卻僅僅完成了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切!

  殊不知在另一個時代,一代學渣卓軒隨便讀一部網絡小說,其字數就多達數百萬字!

  誤人子弟啊!語文老師教的好像不對,學富五車更像是貶義詞,這是卓軒的最新發現,他扭頭衝舒展鴻不無惡意的道:“你學富五車。”

  舒展鴻哪聽得懂這麽高深的言語?聞言後一個勁的傻笑,也不知是在借此掩蓋自己的無知,還是真的大為受用。

  瓜娃子,傻笑個屁喲!卓軒立馬沮喪到了極點,尼瑪,差點忘了,這人整個就是文盲,若自己再整出目不識丁、對牛彈琴等一組成語,他一高興,那張圓臉保不準會笑成菊花!

  這樣也能受用?文盲無敵啊,在文盲面前,學問形同空氣!

  早知如此,還不如痛痛快快的斥他一句:“你個睜眼瞎!”

  卓軒轉而專心閱讀竹簡上的文字,不再理睬舒展鴻、柳元二人。

  “屯騎校尉樊盾奉命護使入匈奴營,欲見冒頓單於之閼氏,使命未明而遇悍敵伏擊,死者三百余人,惟盾傷重苟活······”

  什麽!

  很顯然,洞穴裡的那具遺骸就是樊盾留下的, 他生前任漢軍屯騎校尉,奉命護送使者前往匈奴大營,以期秘見匈奴閼氏(皇后),不料途中遭遇匈奴兵伏擊,來不及亮明使者身份,一行人就悉數死於非命,只有樊盾一人受了重傷,活了下來。

  白高興了一場!卓軒大感失望,原來竹簡上記載的史料與漢高祖身陷白登之圍有關,而與衛青、霍去病橫掃匈奴的傳奇故事沒半毛錢的關系。

  他知道這段歷史。當年漢高祖率軍親征匈奴,初嘗勝果後輕敵冒進,最後中計,被匈奴人圍困於白登山,於是采用陳平之計,派人攜金銀珠寶秘見匈奴閼氏,買通這個女人,依靠閼氏在冒頓單於耳邊吹枕頭風,匈奴最終撤軍,劉邦這才得以脫困。

  明明是漢軍戰略戰術失誤導致了軍事行動的失敗好嗎,後人卻從中得出了“僅以武力解決大漢與匈奴之間的爭端不可取”這樣的結論,為屈辱的和親政策找到了借口。

  難道漢代的國力連戰國時期趙國這樣的諸侯國都不如?趙牧一戰而滅匈奴十萬大軍,令胡虜不敢引馬南窺。尼瑪,大漢乃泱泱大一統國家,一戰不利就尿了,事後把行賄敵國皇后的無奈之舉當成妙計而津津樂道,還能有點節操麽!

  卓軒頓時失了繼續讀下去的興趣,若非史書對這段歷史記載不詳,後人並不知道收買匈奴閼氏的過程卻是一波三折的,了解了詳情,或能回到另一個時代為歷史研究做點貢獻的話,他早將竹簡扔火堆上了。

  “所攜金帛珠玉盡藏於洞穴,後人見此書者,期獻寶於天子。”

  啊,財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