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大爆兵》第九十六章 士徽升遷欲設宴
  靈帝這些年搜刮的銀子,其實都儲存在十常侍手裡。內帑一直不足,是以新君登基,劉辯身上的龍袍,都還是靈帝以前的舊衣服。

  宮裡的用度更不必說,逐漸的吃飯都出了問題。何後和劉辯要過日子,都要十常侍出手資助,只是他們母子根本不知道,這些原本就是靈帝的儲蓄。

  是以當士燮送來了修宮錢,何後會如此動容,並非沒有道理。拿到銀錢之後,何後立刻開始做好安排,把每一分錢都落實到實處。

  如此一來二往,就花費了五六天的時間。劉辯好歹是穿上了屬於他龍袍,尤其是士燮送來了不少交州的特產,尤其是類似檀香、沉香之類的香料,龍袍被熏得香噴噴的,劉辯上朝都變得有了精神。

  “母后!”劉辯還算知恩圖報,於是找到了何後,“士燮早些時候發來的奏折裡面,不是提到,負責進攻趙嘉的,便是交趾都尉士武嗎?記得裡面有寫,做出走海路計劃,同時奇襲番禺,並且將趙嘉誅殺的,乃是士武名下的雜號校尉士徽……士燮的賞賜已經給出,這士徽,這段時間在交州的表現也很出色,不若也進行封賞?”

  “嗯……”何後看了看劉辯,知道他是感激士燮,不過想了想也有道理,士燮雖然有大功勞,不過士武和士徽也有功勞。士武已經被士燮任命為交州司馬,主管交州軍事,這個結果已經很不錯,士徽為校尉,依然在士武麾下,的確並未封賞。

  “那以皇兒的意思,當如何封賞?”何後打算考校一下劉辯。

  “士徽當前只是交州一雜號校尉,不值一提。不好提拔過高,不過他多次協助士燮整合交趾各部異族;同時在討伐趙嘉上面又立下首功,朕的意思是封他為東中郎將,調入雒陽聽用!”劉辯回道。

  “嗯,以他的功勞,封東中郎將倒是綽綽有余。不過調入雒陽就不必了,這樣只會害了他,同時會讓士燮心中生怨!”何後聞言想了想,隨即回答道。

  “為何會如此?”劉辯的政治智慧顯然不夠。

  “雒陽各個派系已經瓜分好了勢力范圍,士徽雖然拜師鄭玄,不過以當前的局勢,雒陽根本容不得他隨便進入。貿然進入,只會讓各個派系群起而攻之。

  士燮若是不傻,也不會放他過來,甚至懷疑我們是不是要害士徽,說不得本來忠心耿耿,到時也要心生芥蒂。”何後雖然幾乎沒有出過皇宮,不過這段時間早朝下來,對局勢已經看得一清二楚。

  袁閥已經在政治鬥爭之中,逐漸壓製了王閥和楊閥。楊閥在楊賜死去之後,雖然楊彪還算有能耐,不過到底履歷尚淺。袁隗發力下,朝中的話事權,已經朝著袁閥傾斜。

  十常侍的閹黨,隨著劉宏駕崩,實力大幅度收縮。再加上蹇碩一直認為,劉宏要立的太子是劉協,而不是劉辯,所以西園八校尉裡面唯一能調動的部分,也不聽從調度。

  何後很清楚這點,所以才和十常侍結盟,唯有這樣才有自保的余地,說穿了無非是兩隻受傷的野獸,在互相舔舐傷口,相濡以沫罷了。

  若是把士徽調過來,首先他並不屬於袁閥勢力,袁閥必然會對他發力。只需要一個過失,就能夠逼得士徽被罷官,甚至被處死。何後和閹黨,甚至連保下他的可能性都沒有。

  “朕不是皇帝嗎?難道朕要調個人過來,還有誰敢加害?”劉辯反問,看起來氣勢洶洶,其實更多是不甘心。何後的意思,他其實也很清楚。

  “有些人要殺人,

甚至能夠做到殺人不見血。你再長大一些,見得多了,自然也就明白了。”何後安慰道,劉辯還小,皇帝這個職位,對他來所負擔太大。  “那……就不調回雒陽吧!”劉辯聞言,頓時意興闌珊,又變得木訥的樣子。一個人的積極性被不斷的打擊,久而久之就變得對什麽都漠不關心,封閉自我起來。

  “嗯,可以這樣擬旨!”何後點了點頭,隨即招來宦官,讓他準備筆墨。

  聖旨很快就寫好,劉辯仔細看了看,確定沒有問題,才交給何後校閱。後者看了一遍,點了點頭,這才示意宦官把這道聖旨,送出去給士徽。

  然而宦官前腳剛走,就有另外一個在外面伺候的宦官,給另外一個宦官說了幾句,後者找機會出了宮,喬裝改扮之後,小心翼翼的溜入袁府之內。

  又過了五天,時間已經進入189年5月。天使抵達番禺,宣讀皇帝的旨意,封士徽為東中郎將,並且駐守番禺。同時詔書後面,還額外點出,加封士燮為都亭侯。

  雖然是最低級的一級侯爵,但也屬於列侯之一,士燮當即感激涕零,朝著雒陽三度叩首。有了這個都亭侯的爵位,士家的家門也能有所提升。以後就算進入中原,也不會被一般的世家看扁。

  昔日進入中原求學的痛苦,也只有士燮和士壹才能明白。提到自己來自蒼梧士家,那些高門子弟會反問一句:“蒼梧在哪裡?”知道是交州下轄的郡,又補充句:“那種地方,也有士子?!”

  若膽敢動手,反而會被說:“窮鄉僻野的小民,就是不懂規矩!”於是所有人都會疏遠,孤立,以至於最後在這裡根本混不下去。

  士燮幾乎是忍了又忍,甚至被罵了還要笑著回答,盡量在不丟臉的情況下陪笑。久而久之,才會引起一些真有才學,而且同樣看好有才學之人的士人,這樣才有了交際。

  最後經過引薦,才認識劉陶,這才拜入他的門下,學習《左氏春秋》,最後才被舉為孝廉,隻說補任尚書郎這‘補任’二字,就說明這個過程多麽不容易。

  自然而然,少不得送回不少的回禮,規模更勝之前,也多虧了第一季的作物已經開始收獲,士家的府庫又開始充盈起來的關系。

  對於士徽來說,除了一個東中郎將以外什麽都沒有撈到,關鍵是士燮送出去那麽多的東西,搞得他想要慫恿士燮再招募一批平民都做不到。

  話雖如此,東中郎將意味著什麽,他很清楚。這個東中郎將又稱之為左中郎將,這是黃巾作亂之中,皇甫嵩擔任過的職位。以他這個年紀,入伍一年就達到這個高度非常難得。

  只是不能好好招募一波百姓,心中難免有些不爽。看著黃金余額六十多萬單位。想著既然升官,那麽運氣應該不錯,要不,乾脆來一次設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