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相魏》106、爭霸背後
  那死去的三千人沒有死在敵人的手中,而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中,龐癝內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雖說這樣與戰死無異,但龐癝還是過去不心中那道坎,認為這三千將士都是自己殺的。

  如果這三千人是以旁的方法死去,龐癝多少還能找些借口慰藉一下自己的心靈,可此時龐癝卻發現自己什麽借口、理由都找不出。

  “果然是慈不掌兵啊!”

  歎息一聲,龐癝便收拾一下心情繼續處理雜亂如麻的事物。

  晉鄙這邊,當聽到龐癝已經攻克臨淄城後,全軍上下無不歡呼雀躍,只有范增還保持著冷靜。

  范增建議晉鄙趕快命人向昌國城內的齊軍傳達臨淄城被攻克,齊國君臣全部都被俘虜的消息。

  一開始昌國城內的守將是不信的,急忙集合全軍向東突擊而去。

  這一次晉鄙並沒有下達魏軍將士阻攔,而是命令魏國大軍遙遙的跟隨著他們身後。

  當到達臨淄城下時,看到城牆上的魏國旗幟之後,近二十萬齊國將士無不痛哭流涕。

  “宣令全軍投降!”

  這名將領下達最後一道軍令之後拔出腰間的青銅劍自刎而亡。

  對於這一現象這名將領的親衛沒人阻攔,而是同樣的拔出寶劍自刎殉葬。

  當晉鄙收到齊軍投降的消息時已有上千將士陪葬。

  是殉這名將領!

  同時也是殉齊國!

  處理完降卒問題後晉鄙進入臨淄城拜見龐癝。

  龐癝沒有多說什麽,隻命令留下一萬士卒守衛臨淄外,其余將士全部隨晉鄙前去攻打還未投降的城池。

  六月,晉鄙攻克臨淄西面的安平、博昌、高宛等地。

  七月,晉鄙攻克臨淄東面的劇、益、杞等地。

  八月,大軍回國,伐齊之戰正式結束。

  東線的楚國方向,齊人聽聞齊王已經投降魏國之後戰心全無,春申君勢如破竹般用一個月時間攻克莒地全部城池,而後向即墨方向挺近。

  六月下旬,即墨之人扶持齊王建的兄弟公子假為齊王堅守即墨,希望田單複齊之事再度發生。

  春申君下令重兵包圍即墨城,其余將士攻擊琅琊、夜邑、高密、安陵等地。

  八月,除了即墨之外,齊國所有城池都已被攻克。

  九月,春申君下令強攻即墨城,不克。

  十月,春申君下令繼續強攻,在付出五萬士兵的代價下,即墨城破,公子假自殺身亡,齊國正式滅亡。

  在晉鄙率軍攻克最後一座堅守的城池時,魏國國內派來的官吏也已來到了臨淄城。

  龐癝考察一番之後便安排他們上任。

  齊王宮。

  看著眼前金碧輝煌的大殿,龐癝心中充滿了感慨。

  齊國乃是大國,富國,昔日也是強國,但一旦衰落旦夕之間便被魏、趙、楚三國瓜分。

  那魏國呢?

  魏國昔日也是大國、強國,可馬陵一敗,四面來攻,從戰國第一霸主淪落為二流國家,再不複當年盛況。

  那究竟是何原因呢?

  是因為地理原因?

  可魏文侯卻能把四戰之地的魏國從三晉最弱改變為戰國最強而列國不敢加兵。

  是不重視人才的原因?

  魏惠王放跑孫臏、衛鞅而用龐涓、公子昂,可難道龐涓、公子昂不是大才嗎?

  當時的龐涓已經功成名就、戰功赫赫,而孫臏除了兵聖孫武的後人,鬼谷高徒的名聲之外並沒有顯露出其才能。

  如果魏國換一個君王,在不知道後事的情況下是選擇拉攏戰功赫赫的龐涓還是頂著先祖榮光的孫臏呢?

  只怕大多數君王還是會選擇籠絡住龐涓這員大將的吧!

  畢竟當時龐涓確實是戰國第一名將,即便是齊國名將田忌在孫臏的加持下也是用計陰了龐涓一把。如果沒有孫臏的加持,田忌是不敢和龐涓硬碰硬的。

  畢竟龐涓是除了吳起之外第二個能把魏武卒的戰力發揮到極致的將領。

  至於後世被黑出翔的公子昂,只怕知道後人這麽黑他的話會感覺自己比竇娥還冤吧!

  公子昂也算是一名頗有才乾的貴族子弟,當初也和衛鞅是至交好友。在魏相公叔痤薦衛鞅不被魏惠王所用去世之後,公子昂再次向魏王舉薦衛鞅,可仍舊不被魏惠王所用。

  於是衛鞅便準備入秦,公子昂聽說之後贈衛鞅百金以為路資。

  後來河西大戰的經過想必大多數人都知道,這裡就不再多說了。反正後世的衛鞅迷對公子昂是各種抹黑,說起高傲自大、目中無人等等不勝枚舉。

  是國內思想混亂的原因嗎?

  也許有吧!

  要不然獨尊法家的秦國為何能一統天下呢?

  戰國時代不僅僅是七國爭霸天下的時代,也是諸子百家爭鋒的時代。

  以齊、魯、宋三國為代表的儒、墨文化和以三晉為代表的法、縱橫兩家文化競爭是這時的主流。

  這時的儒、墨兩家雖和法家並稱三大顯學,可除了齊、魯、宋三國之外,三晉及秦國都是以法、縱橫兩家為主流思想,秦國更是獨尊法家思想。

  可能會有人說魏國也是尊儒的,要不然魏文侯也不會拜儒家子夏為師。

  魏文侯雖然拜儒家十哲之一的子夏為師,可他手下乾事的人卻沒有一個儒家之人。

  李悝、翟璜、吳起、樂羊、西門豹又有哪一個身上有儒家的標簽呢?

  一個都沒有!

  至於魏文侯拜子夏為師的原因,當然是為了邀買名聲了。

  不僅魏文侯時期的文武大臣,以後的公叔痤、惠施等魏國國相也沒有一個是儒家之人,儒家亞聖孟軻數次拜見魏惠王,想要向其推銷儒家文化,可王卻顧左右而言他,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原因嗎?

  再延伸一下,法家、縱橫家的源頭出自哪裡?

  衛國!

  是的,魏國的保護國衛國。

  而衛國國內當時最著名的人物是誰?

  不是李悝,不是衛鞅,不是吳起,不是呂不韋,也不是聶政、荊軻,而是以天下為棋的鬼谷子,一個戰國三百年來一直都始終出現的人物。

  鬼谷子究竟是一個人,一個學派還是一種文化呢?

  只怕是文化的成分多一些吧!

  延伸到這裡就不難看出,戰國時代是列國爭雄的時代,同時也是鬼谷文化和儒、墨文化在思想領域搶奪領導權的時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