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笑抽三國》九十二 東征
  劉虞得到最新的消息時,估計公孫瓚的兵馬已經快到昌黎。

  他傳下手中書信,仍在糾結,公孫瓚此人,似一把利劍,殺心重,好功名,鋒芒畢露,讓人又愛又恨。戰事一了,劉虞暗想把他往朝中舉薦,能調離幽州、赴涼州平賊最好。

  他問田疇:“子泰你看如何?”

  “既然公孫伯圭劍走偏鋒,兵出遼河,大人即日發兵,收復遼西正當時,如此,也好讓反賊首尾難顧,而今軍中已募得新卒五千,兵力總計一萬之數雖不多,但反賊不過虛張聲勢,倉促之間哪來的十萬之數,況公孫太守尚敢三千兵馬驅賊,大人又怎可裹足不前墮了州牧威名!”

  劉虞撚須來回走動,“子泰說得輕巧,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未至秋收,上萬人的勞師動眾,牽扯甚廣,大軍一旦出征,誰知何時能回,你可有查看,弓弩輜重有否備齊?”

  田疇無語,用不著查,肯定不齊,以幽州牧劉虞的名望,新投的鄉勇每日都在增加,而州牧行事,歷來穩妥,他時常言,官軍不同匪賊,不取民用,不誤民事,行事如此溫吞,刻不容緩之際,哪能萬事周全。

  無人再出聲,劉虞道:“不如這般,子泰立刻書信一封予伯圭,命他不可冒進,那烏桓大人丘力居畢竟還是心向我大漢,若是願降,不可多做為難……”

  然後,劉虞開口問起了春耕補種的事。

  眾人心中焦急,草草敷衍。

  劉誠坐在下首,堂而皇之的打起了盹,昨夜睡得不好,你說北地入了夏還天寒就算了,卻早早有了長蚊,拍死了一牆,流的全是自己的血。

  督軍體探,劉誠幾乎什麽都不用做,只需要隔三差五把所見所聞一五一十記下來,快馬回稟京師就好,戰勝有功,戰敗無過。

  管他劉虞是要領兵出征還是要單槍匹馬前去說降,自己就在薊縣周邊采風,近日沒什麽大事,湊數寫了些北地的見聞,可把皇帝劉宏樂得。

  聽說陛下前幾日,一到了晚上就興致勃勃在西園裡點幾堆篝火,叫一幫侍女穿兩片獸皮,也學跳起了北方的狩獵舞,劉誠在想,是不是手法上再誇張一些,說北方女子跳舞都不穿衣服,文學嘛,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陛下還說,等幽州太平了,他試試能不能說服群臣,禦駕親征!

  此時有人來報,說門外有人拿著代郡太守劉恢的親筆書信求見。

  劉虞看完書信,準,宗親劉恢多有善舉,且不知舉薦這三人有何過人之處。

  且說玄德公自從打了督郵,一溜煙跑去投奔了代郡太守劉恢,畢竟都是宗親,而劉恢此人也頗為仗義,一直將三人藏匿家中,就這樣沒頭沒腦過了好幾個月,萬未想到,張純居然反了!

  張純這一反,他那七大姑八大姨肯定通通都成了反賊,鞭打督郵的事不僅無罪,還成了為民除害。

  劉玄德搖身一變,儼然民族英雄,這才自薦幽州。

  不得不說玄德公魅力無窮,懷揣著劉恢的書信,沿途招搖撞騙又拉起了上千人的隊伍來投。

  在心高氣傲的關二爺和張三爺看來,自己投奔誰,那是給面子,若不得以禮相待就是有眼無珠,多半是該打的貪官汙吏。

  說話間,賣相不錯的三人龍行虎步,已經大搖大擺朝著州牧府議事廳而來。

  劉虞微微點頭,果如信中所言,俱是威猛之人。

  劉玄德拱手躬身一禮,“中山靖王之後劉備,聽聞幽州賊反,

領鄉勇一千,特來拜見州牧、宗正大人以盡綿薄之力!”  “好!”

  劉誠打了個激靈,上次自己說這話,屁股上至今還留有老繭,睜眼一看,失聲道:“玄德我侄,怎如此之巧?”

  劉備也是一愣,“小叔怎在?”後面的關二爺和張三爺會心一笑,小叔果然也是英雄人物,每每以身犯險。

  一番感慨之後,劉玄德見劉虞舉棋不定,堂上慷慨激昂,痛述利弊,也許在他三人看來,黃賊也好,烏桓也罷,談笑間便能灰飛煙滅……

  玄德公的口才,真沒的說!

  劉虞動心了,加上手下一乾人等鼓動,用手輕敲著桌子,沉吟良久終道:“令!劉備自領千人一軍,為先鋒,某親領中軍一萬,督軍糧草隨行,明日朝食過後,兵發遼西,此戰!定要蕩平賊寇!”

  眾人歡欣鼓舞,齊聲稱諾,尤其是從事田疇,堪比望穿秋水。

  轉過頭來,劉虞問道:“如此可好?德華可還有交代!”

  劉誠沒聽明白,打著哈哈,“宗正大人但去無妨,小子定會督促守備,以項上人頭擔保,絕不讓反賊進薊城半步!”

  “薊城?不不不~~德華本為督軍,豈有不隨軍督戰之理?況乎薊城尚遠,又有塞圍(長城)相拒,賊寇哪能飛得過來……”

  有這種說法?

  劉虞看著自己微笑,也不知道是想陰人,還是果真如此。

  “大人!小子何德何能,於後軍督辦糧草,擔子會不會太重?”

  劉虞眉頭一皺,不解問:“德華想當先鋒?”

  “呵呵,哪裡哪裡,糧草好,糧草好,吃飽了才能跑路……”

  ……

  翌日。

  大軍出征,滿城百姓夾道相送,劉虞大手一揮,浩浩蕩蕩的隊伍直撲遼西。

  劉侍郎的馬車夾雜在運糧的牛車中間,遠遠綴在中軍後頭,散不盡的牛騷味兒,他意氣風發打開天窗,捂著鼻子遙指西方,“漢升!可還記得來路,交戰時千萬莫再跑錯!”

  漁陽、右北平二郡,劫掠的叛軍已退,沿途三三兩兩的苟活者相互攙攜、步履蹣跚著向西退去……

  大軍多有停留,州牧下令分發糧食,救助百姓,迫切時,劉虞還親自下車噓寒問暖,個中辛酸聽得幾欲落淚。

  劉虞此人,若不是生逢亂世,定是位好官,可惜!

  剿滅零星趁火打劫的流寇,再兩日便至濡水,大軍停頓不前,害得劉侍郎提心吊膽,一打聽才知,不是打仗,而是斷了前路。

  入夏,汛期已至,冰河解凍,流水湍急,而隨著天氣逐漸回暖,水位隻漲不落。

  沿岸橋梁渡口盡毀,隻留下燒盡的黑灰。

  劉虞親自查探,對面有烏桓探馬遙望,那些人閑坐笑罵,放出馬來信步吃草!

  州牧大人高聲大喊:“爾等聽好,回去告知你家大人,幽州劉虞在此,速速來降,以免生靈塗炭,不知戰事一啟,伏屍百萬乎?”

  那探馬以為官軍強渡來攻,打馬而走。

  劉虞怏怏回來, 也不知道消息帶到了沒有……

  一聲令下,全軍伐木以搭浮橋,黃忠去看過,可惜枯水期赤足便可淌過的濡水,而今澎湃如大河,河寬數十丈,深不見底,夾雜的冰凌上下翻滾,木樁立足未穩,便又被衝走,再多人擠在河岸,也徒勞無功。

  好不容易沿岸找來數十艘小漁船,所載兩百來人提心吊膽才到江心,對面草叢中萬箭齊發,半渡而擊,頃刻間全都喂了魚,連辛苦覓來的小船也悉數沉了河。

  旌旗飄飄的大軍,至此,被堵在西岸一籌莫展。

  天色見暗。

  劉誠幾人偷偷摸摸宰了隻羊,在河邊洗淨,搭起鍋灶,就地涮起了羊肉……

  玄德公搶過羊腿,邊吃邊對著河水感歎:“小叔莫笑,想我劉備一心平賊,每每上陣,恨不能多生一條腿,叫那些賊人逃無所遁,可惜,空有熱忱,卻只能對著區區濡水望洋興歎!”

  劉誠也取來一隻,“誰說不是!小叔見了賊人也恨不得多長一隻腿……”

  張順聽完,“那有何難?某過這河水如履平地!”

  劉誠腦袋一轉,調笑到:“你那痙攣之疾可是好了?”

  “尚缺一隻羊腿!”從潘鳳手中奪過,理直氣壯吃完,張順提著褲頭走了。

  不多時,劉虞巡查而來,不問究竟,反痛心疾首道:“德華!你還有興致吃喝,平日見你待人寬厚,怎會鬧得如此?”

  “大人這是?”劉誠不明就裡。

  “我從南而來,剛巧碰見,你那男寵,投河了!”

  “啊?男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