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笑抽三國》五十三 曹阿瞞賣拐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早年,曹阿瞞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究學業,乾過不少偷雞摸狗、欺男霸女、丟人現眼的混帳事,其名聲並不算好,卻也有人慧眼識珠,對他寄予厚望。

  其一,是好勇鬥狠的南陽人何顒,他與曹操有共同的志向,那就是當個出人頭地的東漢二流子。

  何顒談及曹操時曾對人言:“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可惜何顒雖然有些名望,但黨錮之禍爆發時,嚇得逃亡去了汝南,直到現在都還不敢回來露面。

  這話其實對曹操很有觸動,還不算,連他自己也沒想到的是,連當時聲名顯赫的橋玄、司馬防之名流,也對自己讚譽有加。

  梁國的橋玄橋公,歷任司空、司徒、太尉,後因病請辭,改任閑職太中大夫,偶然間,橋玄曾拉起曹阿瞞的小手,言辭懇切對他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謹小慎微一生的橋公,馬失前蹄,無意間推波助瀾點燃了一位權傾朝野的漢末奸雄之野心。

  橋公位高權重,門生遍布,他說的話不禁讓曹操虎軀一震,可惜橋玄年前死了,而且他這話時,也沒多少人聽見。

  反覆思量之下,曹操幾夜不曾合眼,熬得滿眼通紅,他提了把菜刀,找上南陽專搞講座騙錢的所謂名士許劭,刀片兒往脖子上一架,許劭慫得屁滾尿流、聲音打顫,說了一句曠世名言,“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這句話後來他還對很多人說過,比如手持利劍的寇白門等等……

  於是,曹操恍然大悟,準備洗心革面,金盆洗手、重新做人。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舉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不久,便在時任騎都尉的司馬防保舉之下,任了洛陽北部尉(大致相當於洛陽城北片區的公安局長)。

  在任期間,曹孟德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

  剛巧有人不信邪,偏要伸長脖子來試試刀口,寵宦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

  這可不是小事!

  做了那麽多扶老太太過馬路的好事沒人知道,曹操正嫌名聲不夠響亮,把牙一咬,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活活打死。

  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不過他也因此得罪了權貴,只是礙於他老爹曹嵩的面子,來了個明升暗降,被調任頓丘令。

  後來幾經沉浮。曹操於光和元年被免,乾脆回到老家譙縣閑居,種了幾年地,又於光和三年(180年)被朝廷征召,再任閑職議郎。直到中平元年(184年),黃賊爆發,曹操被拜騎都尉,他逮住機會,借勢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數功累遷濟南相。

  不過,此時正值年邊,曹操反而不急著走馬上任,拿腔拿調乾起了沽名釣譽之事。他擺出一副春夏讀書,秋冬弋獵的模樣,呆在京城裡耗著,曹操也知道,以自己憤世嫉俗的性格,這濟南相,恐怕也當不久!

  實則當時滯留京師的人多了去了,除了皇甫嵩那樣任勞任怨的老黃牛,早早奔赴冀州上任,其余新任、升遷、調動的人,大都縮在洛陽花天酒地、打嗝放屁。

  虛歲三十的曹孟德,一不留神,又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青春期,對前途,那是一片茫然……

  他四處結交文人雅士,努力提高文化修養,一來二去,竟然與蔡邕蔡大家亦師亦友,

還成了忘年之交,讓人大惑不解。  沒辦法,曹操早熟!

  這日一早,曹操與幾位好友相邀前去飲酒,路過蔡邕府上,曹操突然停頓下來,道:“不覺竟是蔡府,豈能過門不入,諸位先行一步,溫酒切肉,操先行拜會蔡大家,片刻即到!”

  身為其肚子裡的蛔蟲,許攸眼珠子一轉,旋即調笑道:“我觀阿瞞,雙頰潮紅,面帶桃花,定是會蔡伯喈是假,重色輕友才是真!”

  張邈、荀攸二人聞言望來,皆不明所以。

  曹操心生不悅,趕緊擺手,出言打住,“子遠休得胡言亂語,孟卓不日便要遠赴陳留,且代我先盡地主之誼,稍後,我等再痛飲三百杯!”

  張邈,字孟卓,時任陳留太守,若是劉誠在此,定會認出此人與廣陵太守張超頗有幾分相像,實則二人正是骨肉兄弟。

  見三人嬉笑著走遠,心中有鬼的曹操這才整理好著裝,邁步走進蔡府。

  蔡邕蔡伯喈,此刻自然不在府上,近日,他總是流連於南城開陽門外的太學院,不為其它,隻為那自己辛辛苦苦,耗時八年,一筆一劃抄刻乃成的總共四十六塊石碑。

  熹平四年(175年),靈帝劉宏曾突發奇想,下令校正儒家經典,蔡邕等人自是欣然領命,把儒家七經(《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盡皆抄刻成丈高的石書,以供太學院裡後生晚輩研讀,史稱《熹平石經》。

  如今這碑文是刻完了,蔡邕還每日前去愛撫,跟十月懷胎產下的崽一樣,每日要逗逗趣、把把尿,這才舍得放手。

  蔡邕有大才,文學、書法、音律、數術、天文,無所不通,藏書更是多至萬余卷,同時,在政治覺悟上,厚道的蔡邕卻是個實足蠢才。

  史上王允憋出大招,使出美人、離間、連環三計,裹挾呂布誅殺了董卓,將其棄屍於長安街頭,此時,蔡邕的厚道就徹頭徹尾變成了愚蠢。

  本來董太師這會兒就是馬路邊的痰盂,人人啐,大夥避之唯恐不及,這會兒關系近的都緊著往外擇,唯獨蔡邕削尖腦袋往前面湊。

  原本他也瞧不上沒文化的董卓,但畢竟董胖子對自己不錯,有知遇之恩,人都死了,蔡邕總覺得,怎麽都應該表示一下。

  於是蔡邕撫屍痛哭,這一哭,把王允給哭急了,暴跳如雷,穿條紅褲衩衝出來,無論如何也要殺了蔡邕。

  其實蔡邕的動機也就是“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跟哭一條死貓死狗一樣,純粹是過過自己心裡的坎。

  於是,蔡邕,卒!享年六十。

  ……

  曹操今日有特別打扮,明明又黑又粗又壯,偏偏還抹了把粉,伴成白面書生。

  入府直奔後院閨房,蔡邕之女蔡琰正在窗下撫琴,芊芊玉指輕撫看似醜陋的焦尾。

  空靈的琴聲卻亦揚亦挫,婉轉不失激昂。

  那美妙的音符,從琴弦緩緩流淌而出,像漲潮時的海水拍打著海岸,像海燕呼喚著久別的孺子,像徐徐的清風拂過翠綠的竹林,像不著絲縷的佳人用雞毛撣子撩撥人咯吱窩……

  閉上眼睛,曹操聽得如癡如醉,情不自禁鼓起掌來。

  琴聲戛然而止,卻是蔡琰被人打擾,坐起了身,眼裡既是疑惑又有半分嗔意。

  見到眼前越發柔美的蔡琰,曹操春心蕩漾,喜笑連連道:“昭姬妹妹怎就不撫了?每每聽到妹子琴聲,操便不能自持,還望莫怪!”

  “哪裡!蔡琰撫得不好,只怕汙了孟德兄的耳,兄長可是找家父有事,不巧他剛巧出門……”

  美人當面,如玉在懷,曹操那還管什麽蔡邕不蔡邕!

  蔡琰不算十分漂亮,一襲青衣卻勾勒得曲線玲瓏,陽光下別有一番滋味……

  曹操看得出神,忘了答話。本來自己對蔡家妹子是沒有意思的, 可偏偏前些日子,蔡琰被許給了河東衛家的衛仲道,雖未正式過門,可已有了初為婦人之相,肌膚吹彈可破得滴出水來,越看越覺得誘人……

  曹操好人妻,由來已久!不足為外人道也。

  這就為難了,河東衛家聲望很高,初興於西漢名將衛青和武帝皇后衛子夫,自至起平步青雲,何況,衛仲道雖然聲名不顯,但他兄長衛覬還與自己交好……

  但,這種想要,又不敢的偷意,想起來就讓自己心癢難耐,曹操自覺小腹腫脹,欲火難填。

  “哦!果是不巧!”

  曹操回過神來,可惜道:“不過我觀琰妹左右無事,正好今日約了幾位好友小聚,有‘八廚’之一張邈,潁川荀公達、邯鄲淳,廣陵陳孔璋,哦,對了!想你師兄鍾繇也會到場……”

  管他到是未到,曹操一股腦拉不少人撐場。

  蔡琰本就醉心文學書法,聽得眼前一亮,大家閨秀的她平日素來深居簡出,哪有機會見到如此之多的當世俊傑,雖已心動,心裡默念著“阿爹不在”,仍舊猶豫道:“可我聽說,今日酉時,蘭台將有詩會……”

  “正是!”曹操一拍大腿,“我等雖是粗鄙,但也不願錯過如此盛事,操與眾好友商議,先於同濟軒小聚,而後共赴蘭台詩會,飲酒高歌,豈不快哉!妹妹可願屈尊同往?”

  見曹操滿心期盼,蔡昭姬遲疑很久,終不願錯過那盛事,進屋取了輕紗遮面,眼中光潔,抱著心愛的焦尾琴,一路蓮步相隨。

  前頭領路的曹阿瞞氣宇軒昂,王八步走得虎虎生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