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笑抽三國》六十九 黃忠入學
  前日。

  漢代婚配有六禮,一納采、二問名、三納吉、四納征、五請期、六迎親。才只是有了婚約,河東衛家來人,便要提前接蔡琰過去。

  這不合禮數,蔡邕自然不同意,可衛家人不僅懇請說自家公子體虛反覆,請道人重新算過吉時,過幾日,剛剛好衝喜,衛仲道沒來,接親的是衛家一位長輩,那人還從長袖中拿出一卷古籍。

  嗜書如命的蔡邕甫一接過,便把什麽狗屁倒灶的規矩禮數忘了個一乾二淨,樂呵呵把自家閨女給賣了!

  書名《連山》。

  讀書、藏書、寫書,對蔡邕來說是天大的三件事。

  他早年曾於南宮東觀主持校書,覽書林、閱篇籍、修國史,數月不曾歸家,自己的藏書多時也曾過萬,更著有《述行賦》、《青衣賦》等詩、賦、碑、誄、銘,數百卷之多,譽為書癡,便是如此。

  《連山》早已失傳,也不知衛家從何而來,放別人眼中的破繩爛簡,可在蔡邕眼裡,卻是無價之寶。

  世人皆把《周易》稱為“萬經之首”,豈知它承繼衍化了兩本更早、更玄奧的易經鼻祖,一為夏代之《連山易》,一為商代的《歸藏易》。

  失傳千年而復得的瑰寶,別說要娶了自己女兒,那衛仲道只要看得上,就算要收自己這一把老骨頭為妾為婢,蔡邕也一萬個願意,何況本就有婚約,早晚而已。

  婢女下人開始收拾日用喜物,門口拉著掛紅車駕的那匹棗紅馬甩著鬃毛、噴著響鼻……

  蔡琰抱著相依為命的焦尾環顧而視,書房裡,阿爹幾近瘋狂,高歌著“連山爻卦大象歌”:八象成,艮卦首,雲氣皆出於山……

  蔡琰覺得心中空落落,家中陌生,前路茫然,河東郡不遠,自己卻希望它萬裡迢迢。

  可這婚車,才敲鑼打鼓、歡歡喜喜走出洛陽城西北五裡,便有人來報喪,衛仲道死了!

  ……

  此刻,坐在閨房裡撫琴的蔡琰恍如一夢,自己,莫名其妙被許了人,又莫名其妙梳起婦人髻,守了寡。

  那日,下人們指指點點,說蔡家娘子克夫,讓人覺得羞憤,但明明沒了郎君的自己,為何又沒羞沒躁地感覺解脫,像被關在黑漆漆的屋子裡,正絕望有人關上了唯一的一扇窗時,門卻突然被推開了……

  董白也覺得荒唐,她推開蔡家姐姐的房門,放下鼓鼓的麻袋,手腳比劃著不知道說什麽好,自己明明鐵了心要去宰了那妄想高攀自己的劉誠,為何卻稀裡糊塗救出了他的面首……

  “那個……琰姐姐,小白還有急事,這人便交由姐姐安排,都是苦難人,莫要委屈了才是……”說完,不待回應,董白便蒙著頭奪門而出。這事自己辦得,好像不是很完美!祖父說過,要想上戰場,就得殺伐果決,哪能女兒家惺惺作態……

  蔡琰一臉茫然,陽光下門口那黑布麻袋,時不時蠕動幾下,看得人心頭髮麻。董白這丫頭也是,盡愛弄些稀奇古怪,難不成這次還捕了隻山猴子回來……

  劉誠感覺外面沒了動靜,開始頂著嘴裡的破布咒罵,自己活生生的美男子一個,怎就能在家裡被人給虜了?

  高長恭不在,聽說一大早便開始睡美容覺,秦叔寶、尉遲敬德兩門神倒是無比敬業,自家少爺被人從大門口扛走也目不斜視,還有那史阿,最可氣!騰出手來幫著扎緊口袋的就是他……算是想明白了,都他娘的吃裡扒外,肯定是二叔公授了意,劉誠想起來就火大,

要不是自己屁股上有傷……  那口袋又動了幾下,倒了下來,蔡琰嚇得脖子一縮,手裡趕緊攥了隻茶壺,她目不轉睛看著,袋口的麻繩怦然一松,擠出個五顏六色的腦袋來。

  這人嘴裡吐出張碎布,睜眼就開始破口大罵,扯著嗓子唱山歌一樣,“董家娘子一回頭,嚇死田邊一頭牛,董家娘子二回頭,大慶油田不產油……”

  呃~~

  蔡琰定睛一看,忍不住笑出了聲來,癟嘴說道:“德華公子這是吟的哪種辭賦?為何妾身從未聽過,還有,公子這身裝束,為何如此喜人……”

  劉誠掙扎起坐在口袋裡,也不好意思出來,腦袋上被人梳了個總角,抹了粉,塗了腮紅,身上還穿了件騷紅的留仙裙,出門之前,董白不僅有工夫給自己化了個裝,百忙之中還特意選了件大膽前衛的顏色……

  見對面那美婦直勾勾望著自己,劉誠一捂紅唇,嫣然一笑說道:“噓~~小娘子莫要說話,阿彌陀佛,貧僧觀來,你天庭發黑,命裡克夫,今日小僧大慈大悲,且免費送你一卦!娘子,先把右手予我……真嫩……”

  ……

  荊州南陽郡,舞陰縣。

  南陽郡治所於宛,始設於秦昭王三十五年,為舊楚之地。

  東漢時,南陽封南都,被尊為帝鄉,為天下富庶之首,鍾靈毓秀的南陽人才濟濟,光是光武大帝劉秀冊封的開國功勳——雲台二十八將,其中便有十一人出自南陽郡。

  所以……

  所以雖然年逾三旬,刀斧手黃忠覺得自己一點也不老,喝了幾口馬尿,他便開始吹牛,“那日!天空烏雲滾滾、黑壓壓一片,黃賊蜂擁來犯,某,獨立牆頭,彎弓搭箭,一箭三星,可謂百發百中,再放眼看去,下方已是血流成河、伏屍百萬……”

  “呔!漢升,怎光顧著自己斟酒,酒壺遞我!”

  黃忠舔了口杯沿兒溢出來那點,又再給自己添了點,賠笑遞出。

  漢升這表字,是當年黃忠的阿母取的,按說窮苦人家,飯都吃不飽還表什麽字,不過阿母湊巧定下了的“漢升”,正應了心境——匡扶大漢、節節高升。

  可惜了,已是軍中老卒,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要遣散回家了,當兵多好,不愁吃不愁穿。

  “要不是黃某那幾日滴水未進,能開二石弓,於百步之外穿楊……”黃忠眯兮著眼,繼續說道。

  “喲喲!還開二石弓,那為何第二日伍長命你守住南門牆垛,你這豎子見城外賊人勢大,嚇得尿了褲子,轉身便跑不見了?”

  “哈哈哈哈……”眾人跟著哄堂大笑。

  “你~~”黃忠老臉緋紅,“那是因為……”這事丟人,不能說,黃忠生生憋住,給人知道了,可不是杖責一百那麽簡單。

  那日前夜裡,自己餓得不行,偷吃了縣令家灶台下的狗食,娘的!沒熟透,還下過潲水,鬧了一夜肚子,連上梯都要人扶,可不是未戰先逃,那是腳下虛浮,自己摔下來的……

  幾個武卒正侃侃而談,卻跑進來個半大丫鬟,見黃忠踩著長凳,正眉飛色舞說著自己臂力過人,能力舉百斤之石雲雲……一跺腳, 那黃毛丫頭大聲嚷道:“好你幾個粗魯漢子,縣令夫人正派人四處尋找爾等,耽誤了大事,小心又要吃板子!”

  “啊!可是府上又有要事?”眾人哪敢再喝,急忙起身。

  那丫頭道:“我也不清楚,聽說是後院茅廁又給堵了!”

  黃忠把手上酒壺一放,“哼!此等大事,你我兄弟還不快速速前去,莫要誤了時辰……”

  眾人跑得風卷殘雲,那丫鬟想走,被夥計拉住,他伸著一直手說:“姑娘!掌櫃的說了,城裡的武卒概不賒帳……”

  還沒到府上,縣令大人便迎了出來,他拉著黃忠的手,從未有過的親切說道:“漢升啊!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你看!這是京師洛陽鴻都門學招收令!”

  黃忠撓著頭,鴻都門學是什麽東西?

  邊上有人說道,“那可是當今陛下興辦的學府,聽說入學之人少說要繳納這個數!”

  黃忠回頭一看,那人比了一根指頭,“一千錢?”

  那人深以為然點點頭。

  這麽多,自己砸鍋賣鐵才勉強湊得起,縣令見了,滿心鄙夷,一千?少說得要一百萬!他揮手笑了笑,“那個,漢升啊,你遇到貴人了!分文不取不說,這招收令還八百裡加急……”縣令大人攀談著黃忠進府……

  外面圍了好大一群人:

  “舞陰到京師有八百裡嗎?”

  “我聽人說,漢升進了學堂,專習的是後廚烹飪之術,將來進得了禦膳房也不一定……”

  “可不是嘛,出息了啊!”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