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關隴》第一十七章 3幕大戲(上)
  轉眼間,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月。

  在這三個月裡,張韜按部就班地前往書館學習,將五篇開蒙讀物悉數背誦掌握,也由此大致掌握了這個時代文字的書寫結構。

  魏晉時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幾乎在各個領域皆是如此。

  譬如說,書法。

  在他那個時代,學子已經逐漸脫離紙筆,開始在計算機上用鍵盤乃至語音輸出。各種藝術字體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然而在這個時代,字體卻剛剛開始由隸書轉向與楷書與行書,其中的代表性的人物便是“鍾王”。除此之外,書法作為外在的才華表現形式,幾乎已經成為士大夫必備的技能,他的父親張華便是其中的高手。

  鍾,便是潁川鍾氏家主、曹魏太傅鍾繇,不過鍾繇已經去世半個世紀。而後世有“書聖”之稱的王羲之還未出生。如果張韜沒記錯的話,那天在夏侯府中,王羲之的父親王曠亦在其中,年齡也與自己差不多大小。

  隻是,在自己這隻“蝴蝶”的影響下,王羲之未來能不能出生、出生之後還是不是歷史上的那個王羲之都是兩說。

  當然,如今在洛陽城小有名氣的他,已經見識到了洛陽百姓的狂熱。他不會再傻傻地將自己的聰明外露,從而引來遠近側目。

  人呐,適當時候還是需要藏拙。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既要讓自己裝逼裝的恰到好處,又要適當退居幕後,將主角讓於旁人。

  這三個月內,洛陽城的主角當然不會是他。他不過是一個五歲的孩童,哪怕再聰明,也注定翻不起大浪。簡單說,他在書館讀書之余,近距離觀看了這三個月中上演的三幕大戲。

  第一件事情,當然是琅琊諸葛氏的家主諸葛靚返回洛陽。

  作為皇帝司馬炎的發小,由於種種際遇,諸葛靚已經離開洛陽二十五年。在當今的時代,琅琊諸葛氏的名聲高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諸葛家三兄弟的威名遠著。

  在三國時代,諸葛瑾與弟弟諸葛亮、從弟(未出五服均可稱從)諸葛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諸葛瑾在吳國,任大將軍兼豫州牧,兒子諸葛恪更是在大帝孫權去世後總攬朝政,獨斷朝綱。諸葛亮在蜀國任丞相,身兼昭烈皇帝劉備托孤之重,祖孫三代死於王事。而諸葛誕在魏國亦是與夏侯玄齊名,最後出任征東大將軍,並被招為司空。

  輿論評價諸葛氏,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說諸葛誕是狗當然不是諷刺他,因為這個時代乃是家天下,君之於臣猶如父之於子,道義上有生殺予奪的權利。所以功臣猶如功狗,為主上爪牙任憑驅使,有其忠心耿耿的一面。而大多數人見利忘義,卻是連狗都不如了。

  當年諸葛誕在壽春舉起反旗,為了求取東吳援軍而讓兒子諸葛靚前往江左為質。壽春城破後,諸葛誕被胡奮所殺,三族夷滅。諸葛靚反而因禍得福,最終保存了性命。

  諸葛靚入洛寄身於姐姐琅琊王妃處。司馬炎得知後,許以高官厚祿,諸葛靚均不為所動。為了消除這位發小的疑惑,司馬炎甚至親自前往琅琊王府見他。然而沒想到的是,為了躲避司馬炎,諸葛靚當天就躲進了廁所。

  當年父親諸葛誕死於司馬昭的討伐之中,他與晉室有殺父之仇,又如何出仕敵人?在洛陽一個月後,諸葛靚便返回了琅琊郡。離京之際,諸葛靚亦發下宏願,終身不再仕晉。

  亂世之中,

諸葛氏族人四方流離,宗族殘破。他作為諸葛氏當代家主,是時候整頓宗族了。  諸葛靚的做法也消除了朝堂上一些大臣的疑惑,這些原本嫉妒諸葛靚深得聖寵的人物,反而轉過身來對他大聲稱讚。讓張韜第一次見識到了大晉朝堂的險惡。

  第二件事,則是二王爭功。

  所謂二王爭功,則是龍驤將軍王F與安東將軍王渾爭奪滅吳的首功,從而引起一系列矛盾的事件。其激烈程度,甚至直追十六年前的鄧艾與鍾會之亂。

  王F是一名老將,原本的仕宦生涯也並沒有什麽亮點。如果活的時間再短一點,隻怕連在史書中留名的資格都沒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六十六歲那年迎來了人生最重要的時刻,也由此從一個不慍不火的普通地方官被推上了歷史的前台。

  西蜀滅亡後,發生了鍾會與鄧艾之亂。在這個過程中,幾乎上演了所有的爾虞我詐。鍾會與鄧艾之亂平定後,司馬昭派遣涼州大族安定皇甫晏出任益州刺史。

  然而益州地接秦隴,胡羌勢力強大,當初諸葛亮薑維尚在時,剿撫並用,這些胡羌勢力沒有釀出大亂。當西蜀被攻滅,原本達成平衡的局面立馬被打破。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胡羌叛亂,刺史皇甫晏發兵討伐,由於在針對敵人的策略上發生分歧,皇甫晏被牙門將張弘發兵攻殺。當時出任廣漢太守的王F亦在事件發生後,立即討伐張弘並將之斬殺,穩定了益州團結安定的大好局面。

  也由此,王F坐上了益州刺史的位置。

  這些年來,王F前後得到太傅羊祜以及自己父親張華的支持,開始在益州打造戰船操練水軍,隨時為順江而下討伐東吳做準備。

  他這一等,就是八年,而王F此時也已經是七十四歲的老將了。

  隻是無論是伐吳之戰前還是開始後,朝廷上下對東吳的態度都在兩可之間。所謂六路大軍伐吳,王F這一路雖然是準備最充分的一路,然而卻又是話語權最低的一路。

  先來看看整個伐吳團體的組成成分:

  大都督賈充,朝內反戰勢力的頭子,一直旗幟鮮明地反對伐吳。之所以最終坐上了伐吳大都督的位置上,乃是司馬炎出於建立統一戰線的考慮,最大可能地彌合朝政分歧。

  副都督楊濟,出身弘農楊氏,當今皇后叔父,楊氏三兄弟的老三,標準的皇親國戚。他出任副都督目的很明確,就是作為司馬炎的門面,在伐吳之戰中撈足功勞。失敗了上面有賈充頂著,成功了作為伐吳二把手,功勞能小嗎?

  鎮軍將軍司馬疲鬯韭碥駁諼遄櫻韭硌椎氖甯福舴飫噴鶩酰曜嫉幕首濉R彩橇反缶導噬系幕笆氯恕W鈧瘴庵魎鑣┩凍希閌竅蛩韭魄虢怠

  安東將軍王渾,出身太原王氏,在本次伐吳之戰中得到了節製江北諸將的權力。其次子王濟王武子娶了司馬昭之女常山公主為妻,乃是司馬炎的姐夫,標準的功臣加外戚。

  建威將軍、豫州刺史王戎,出身琅琊王氏,當代大名士,父親王渾出任過涼州刺史,祖父王雄乃幽州刺史,正是世家子與宿將世家的模板。

  當然,王戎的父親與安東將軍王渾卻不是同一人,二人同名不同字,亦不是同一時代。

  而平南將軍胡奮乃是將門世家,其父陰密侯胡遵乃是曹魏車騎將軍,他自己這一路行來亦是戰功赫赫。從當初以平民身份跟隨司馬懿出征遼東公孫淵開始,平定淮南諸葛誕叛亂,平定匈奴右賢王劉猛叛亂。更何況泰始九年(公元273年)其女兒胡芳以良家子身份入宮為妃,受封為貴人,胡奮亦是皇親國戚的身份。

  而坐鎮襄陽的荊州刺史杜預,出身京兆杜氏,雖然手無縛雞之力,卻腹有甲兵,外號“杜武庫”,說他的計謀就像武器庫中的兵器一樣取之不盡。

  杜預妻子乃是司馬昭的妹妹高陸公主,也就是說他是皇帝的姑父。更何況羊祜去世前,亦是向司馬炎推薦杜預替代自己,統籌伐吳全局。也由此,他取得了節製上遊諸將的權力。

  在六路大軍中,杜預與王F是堅定的主戰派,也是張華在地方上的盟友。胡奮與王戎則是將門世家,亂中以取戰功於己有利。琅琊王司馬頗聳腔首澹魑ノ饈率瞪系募嗑凸凵現С址ノ猓暇掛壞┧碭悍ノ庵Γ噴鶩躋幌翟諢首逯斜囟ㄋ譴摺

  而出身太原王氏的王渾,卻在這個過程中將投機取巧與首鼠兩端發揮的淋漓盡致。

  他屯兵江北,諸路大軍分進合擊,擊敗孫皓中軍,建鄴已經是他嘴邊之肉。然而他深知朝政險惡,唯恐得罪賈充。在朝爭風向還沒有徹底定下來之前,一直按兵不動。

  誰知道正因為如此,最終被杜預和王F聯手擺了一道。

  王F率領船隊,在上遊受杜預節製,下遊受王渾節製。杜預是君子,有心成全王F數年來籌邊之功,放手任王F自己發揮,鼓勵他順江而下直取秣陵。

  王渾雖然不敢輕動,卻不能眼看著自己嘴邊之肉被別人搶走。可是這塊肉他一時半會又不敢去吃。便派遣使者送信給王F,讓他前來中軍商議大計。正是使者送信途中,王F進入建鄴俘獲了孫皓。

  由此,王渾深以為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