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關隴》第二章 兗州8郡
  聽到幼弟的調侃,張禕內心隱隱有些不喜,他皺了皺眉頭,想要出言批評,最終還是作罷。

  其實幼弟說的也沒錯,曹魏宗室子弟自從曹氏失去權勢的那一天,大多就被囚禁於鄴城。雖然大晉建立以後,對這些人陸陸續續進行解禁,一些重要人物也得到了屬於他們的政治待遇。然而外松內緊是必然的,這些待遇也大多是以自己所放棄的權利換取。

  只是幼弟張韜才五歲啊!哦,已經過了正旦了,六歲了。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年紀原本是對未來最憧憬的時候,幼弟卻對別人報以最大的惡意,實在是頑劣的緊。

  他暗自歎息一聲,繼續道:“除陳留國之外,魯郡為賈太尉的封地。濟北郡乃是荀中書的食邑。東平王司馬楙乃是三房安平獻王之孫、義陽王司馬望之子。義陽王為國之乾城,過繼於大房司馬朗之下。那司馬朗建安年間曾為兗州刺史,是以其後人得以采食於東平國。”

  “剩下四郡之中,濮陽王允乃是今上第十子。任城王陵出自七房司馬通一脈,可惜已於去年十二月薨於國,沒有撐過這個冬天。據為兄從鴻臚寺得到的消息,朝廷有意讓其子濟繼承爵位,只怕不日即將通告天下。高平國乃由山陽郡而改之而來,為侯國。”【注①】

  “難怪兗州玄學之風盛行,基本都是前朝遺老遺少啊!”張韜聽到這裡,不由輕笑道,“魏朝末帝封到了這裡,讓那些仕子情何以堪!現實談不了,禮儀道德都崩了,也隻好去談玄了。不是八郡國麽?剩下一郡為誰?”

  “剩下一郡便是泰山郡,當初陛下欲以泰山郡改為南城郡作為羊太傅的食邑,可惜被羊太傅再三上書拒絕。羊太傅高風亮節,實為我等楷模。”

  張韜點了點頭,羊祜當初乃是父親的政治盟友,在伐吳之前去世,著實可惜。若是他能夠再多活幾年,只怕如今在朝中呼風喚雨的,便是此人了。

  正在此時,張禕轉過身子看向幼弟,滿眼疑惑道:“阿韜,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有轉世重生之說嗎?”

  “什……什麽意思?”張韜內心一突,不由看向大兄。

  張禕看了幼弟一眼,意味深長道:“為兄嘗從羊護軍那裡聽到一則逸聞。說是羊太傅五歲時,讓乳母前往鄰居家的東牆內桑樹洞中取以前玩耍的金環。乳母說,你以前沒有這個東西啊。羊太傅便隨著乳母一起去取。而主人李氏知道後,驚訝地說,這是我亡兒丟失的東西,你如何拿走?乳母隻好將原因告知李氏。李氏悲惋。從那以後,大家都認為羊太傅乃是李氏之子轉生而來。”

  張韜聽完,眯著眼道:“子不語怪力亂神,這等荒謬之事實在難以置信。”

  張禕卻道:“那也未必。你可知羊太傅為何無子?”

  “按照道理來講,沒孩子肯定是不孕不育了。”張韜暗想,這話卻不能宣之於口,隻好反問道,“羊太傅身為一方諸侯,即便戎馬倥傯,想必身邊也不缺女人。”

  “這是自然。”張禕皺著眉頭,再次對幼弟腦回路產生鄙夷,有無孩子那是女人多少的問題麽?小小年紀,如何便會想到女人的多寡上?自己與二弟均沒有納妾,還不是一樣都有了孩子?即便是妹夫卞粹,如今也生了一子。

  他收回情緒,繼續道:“泰山羊氏到羊太傅這一代,已是九世兩千石,乃是兗州一等一的世家大族。有相師曾經幫助羊太傅算命,說是羊家祖墓有帝王之氣。不鑿必出帝王,若鑿之,

則無後。羊太傅思慮再三,還是鑿之。”  “鑿了自家的祖墓?難道羊氏族人便任他施為?”張韜不解地看著大兄。

  “不鑿又能如何?只怕宗族牽連禍接,永無寧日。況且鑿了以後,相師亦說,羊家猶出折臂三公。羊太傅確實在南征時墜落馬下,斷了一臂。最終也確實做到了三公之一的‘太傅’之位。只是也因此,不被羊氏族人所諒解。”【注②】

  聽到這裡,張韜頓時想起一事,不由道:“羊太傅既無子,當從宗族中擇人繼承,為何小弟年前聽說羊太傅之廟無人祭祀?”

  “這便是掘祖墓的後果。”張禕歎了一口氣,“羊太傅有一兄,名曰羊發,其母乃是孔融之女。而羊太傅與景獻皇后一母同胞,其母蔡氏濟陽縣君乃是父親羊衜(dào)再娶之妻。蔡氏為蔡中郎(蔡邕)之女,亦是出身名門。羊發先亡,其四子倫、暨、伊、篇均是一時之名士。羊太傅亡故後,萬歲鄉君(夏侯氏,夏侯霸之女,羊祜之妻)上書陛下,想要從長房過繼一子為夫守孝,詔書既下,除羊倫需要繼承長房之外,羊暨以父已死為由抗命,羊伊亦以未得生父之命拒絕。二人也由此均被陛下除名。”

  “為何未得父命便可拒絕?”張韜有些不解地問道。

  “子之出養,必由父命。無命而出,是為叛子。羊氏兄弟做法並無不妥,只可惜羊太傅有大功於天下,死後宗廟不血食,造化弄人,於此可見一斑。”

  “難道羊太傅宗廟以後就這樣無人祭祀?”

  “這倒不是,這幾年,陛下一直施加壓力,加上羊太傅畢竟功蓋天下,羊氏宗族也不可能坐視羊太傅絕後,鴻臚寺已經有消息傳出,將以羊發之第四子羊篇繼承钜平侯爵位。”

  兄弟二人一路前行,張韜從張禕身上,確實學到不少知識, 對大晉當前的情況也逐漸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

  一行人經過平皋、武德、修武,不一日來到獲嘉縣,汲郡郡治所在之汲縣已經在望,只要從延津渡過黃河,這趟道路便走了一半了。

  前漢武帝時,南越國丞相呂嘉叛亂,殺使者終軍等。武帝派大兵討伐,獲呂嘉首級。當時武帝東巡至獲嘉縣境,遂以其地置縣,賜名“獲嘉”。

  “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終軍弱冠之年即被殺,不只是後世的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為之惋惜,即便是張韜,聽到大兄講起終軍的典故,亦是唏噓不已。

  不用二人操心,張雷張武已經在縣城內的一家客舍落了腳。正月十七從家中出發,今日已是十九。外甥的滿月宴被安排在正月二十五。張禕已吩咐下去,在獲嘉縣休息一夜後,明日一大早便直奔延津渡口,不再進入汲縣。過了河水之後,大概兩天便可以到達冤句。

  然而五人在客舍中吃完晚膳,正要準備休息,突然見到兩位縣吏闖了進來。

  龍湖注:①高平侯國乃是泰始元年(265年)由山陽郡改之而來。以其地位而言,當與荀勖以及羊祜的“郡侯”級別相同,這樣一件事情發生在開國元年,可以想象應該是封給異姓功臣。然則此人史書無名,各種功臣年表不見蹤影,應該是在歷史湮留中被洗掉了。

  ②,金庸先生在《神雕俠侶》中曾經引用過羊祜的典故。而主人公“楊過”實乃“羊祜”之諧音。龍湖冒昧推測,楊過斷臂,實際上靈感也來自於羊祜折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