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關隴》第七十章 夜語(上)
  “昌叔,你已從國子監肄業,接下來有何打算?”一局完畢,張華放下手中黑子,聽到二兄弟相互打趣,不由看向張韙詢問了起來。

  “回父親,孩兒自感學業毫無寸進,寧願在家侍奉父親。”

  張華皺了皺眉頭,緩緩道:“為父素知你生性淡薄,然則自古學而優則仕,修齊治平乃是聖人之道,前日偶遇盧子笏,說你學業精深,有心將你的鄉品定為三品。無論如何,你都要慎重考慮才是。”

  “盧子笏是誰?”張韜聽完,不由一頭霧水。

  “盧子笏乃是范陽盧氏家主盧珽,當前身為幽州大中正,典掌選事。”張華有心指教幼子,繼續道,“盧氏乃是幽州右姓,昔日為父出仕,也多虧盧珽之兄盧欽舉薦,方才揚名於洛陽。”

  張家位於方城,雖然在本郡也算大姓,但是跟在涿縣的盧氏相比就算不得什麽了。

  盧氏乃是儒學名門,開基祖盧植師從大儒扶風馬融,與鄭玄、管寧、華歆均是同門。在儒學這一塊,馬融可以說是繞不過去的一代學術巨擘。所以無論鄭玄、盧植,還是管寧、華歆,都是貨真價實的儒學正宗。

  盧植即為當世大儒,造詣精深。世稱關中以馬氏為尊,東州以鄭玄為首,北國以盧植為先。正因為其深孚四海人望,無數學子負籍遠行,拜入其門下,即便強如公孫瓚與劉備,當初也只是其門下一名普通弟子而已。

  盧植不只是學問好,打仗也是一把好手。黃巾之亂開始後,盧植作為北中郎將,對壘的一直是張角麾下的主力。與皇甫嵩和朱儁一起,被朝廷稱之為“三中郎”。

  盧植去世後,其子盧毓成為曹魏政壇常青樹,侍奉從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官至司空,爵封容城侯。盧毓生盧欽、盧珽。盧欽官至吏部尚書、侍中,爵拜大梁侯。在山濤之前,一直是盧欽典掌大晉選事。其女婿便是平原華氏家主、觀陽縣伯華廙。

  其中還有一段典故,當初盧欽為了舉賢避親,一直不舉薦女婿華廙。所以在盧欽去世之前,華廙也是一直賦閑在家,幾十年無法出仕。

  當然盧欽於前年去世,華廙於今年起複為城門校尉,也意味著平原華氏開始了重新崛起的勢頭,未必不能重現乃祖華歆時代的榮光。

  盧欽死後,范陽盧氏在朝廷中以盧珽為首,雖然聲望稍減,畢竟樹大根深。盧珽當前身為幽州大中正,幽州士人想要出仕,還是避不開盧氏。

  就幽州來說,范陽盧氏從盧毓開始便典掌選事,至今已近五十年。盧珽既將二哥張韙的鄉品定為三品,實際上二哥的仕途已經一片坦蕩。能做到哪種高度,完全看他的氣運而已。

  畢竟一品是聖人之品,不常評。二品灼然亦是授予海內皎然之士,三品實際上已是所能拿到的最高品。

  在這個時代,三代有做過領軍、護軍以上官兒的,為甲姓,成為甲第朱門;做過九卿、方伯(太守、刺史)的為乙姓;做過散騎常侍、太中大夫的為丙姓;做過吏部正員郎的丁姓。

  這四姓,統稱為“右姓”,算是豪門士族。右姓子弟哪怕沒有爵位,平日裡與貴族子弟交遊也是絲毫不虛的。雖然擁有了爵位才能稱之為貴族。

  若是以為四姓右族子弟就很牛逼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右姓之上,還有兩等無法忽視的高峰存在。

  其一乃是三代有做過三公的後代,稱之為“膏粱”,其家族子弟稱之為“膏粱子弟”;三代做過尚書和中書令的後代,

稱之為“華腴”。  范陽盧氏中,盧植為尚書、盧毓為司空、盧欽為侍中,所以范陽盧氏乃是名副其實的“華腴”。如昔日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那般“四世三公”的,便是“膏粱”的模板。

  只是從字面理解的話,“膏粱”指的是肥肉與細糧,華腴指的美服與豐食,也可以看出這個時代對衣食的追求。

  放在張家之中,父親張華雖然為中書令,祖父張平為漁陽太守,但是曾祖父張蛟事跡模糊,在宗廟之中甚至連牌位都沒有。且祖父去世時,父親年紀尚幼,無法將范陽張家的影響力保持連貫。這也是張家被稱之為“寒門”的原因。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哥張禕已經出仕,二哥亦是才華橫溢。 若是不出意外,到了侄兒阿輿這一輩,差不多就有誇耀的資本了。

  只是說著容易,實際上其中的困難程度遠遠超出想象。張韜聽到二哥的話,也隱隱猜到了二哥的真實想法。那就是他已經厭倦了官場的風氣。

  是的,二哥雖然還未曾做官,實際上已經將仕途排除在外,一心鑽研學問。

  張韜雖然不過是最近半年方才開始拋頭露面,實際上已經感覺到,在士族中有一個圈子。圈子裡按父祖輩的官階排座次,誰是老大,誰是老二,圈子裡一清二楚。

  甲乙丙丁、膏粱與華腴,層次分明。出來做官,甲族之人出仕能做什麽官兒,乙族能做什麽官兒,都有不成文的慣例。父祖越是顯赫、兒孫仕途越是發達。

  當然,假造譜牒、冒充士族的人也不是沒有。但只能蒙蒙圈外人,圈裡的人,不用眼睛,用鼻子也能辨出真假來。如果圈子外的人想要混進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得到皇帝的寵信、有權有勢,人家士族也不搭理你。

  皇帝也好、王爺也罷,出來為這些人撐口袋、討人情,也是沒用,士族就是不買帳。外面的人想借婚姻跟士族攀親?甭想了,還不如做夢來的實在。

  就拿與夏侯湛一起合稱“連璧”的大帥哥潘嶽來說,雖然也是儒學世家,然則近世門第並不高。滿以為自己憑借才華可以官場騰達,不曾想被人聯手壓製,將近十年不得升遷。

  在這樣的官場風氣下,與二哥淡泊名利的性子實在是衝突太大。哪怕父親張華當前權勢顯赫,也並不能讓他有所動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