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興師漢末》第51章
  猛地聽聞賈詡說樊稠同意歸順朝廷,我還不太確定。

  “先生可別誆朕。”

  “陛下說笑了,微臣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犯這欺君之罪啊。”

  拿過樊稠的文書,雖然全是繁體字,但大致意思還是能看明白的。

  樊稠在文書上大意就是說,自己罪大惡極,望我從輕發落。要是問罪就拿他一人,他手下的士兵都是無辜的,請我放過那些士兵。

  從文書上不難看出,樊稠確實一個愛兵如子的好將軍。怪不得連李催,郭汜二人都害怕他在西涼軍中的威望。

  “先生戰事還沒結束就離開,原來是去遊說樊稠了,可你也要打個招呼啊。還有,張遼將軍,朕讓你保護先生,你就是這麽保護的?樊稠意向不明,萬一你們去了,他把你們扣押起來,怎麽辦?你是一名將軍,這個問題都沒有考慮過嗎?”

  現在的張遼,還不是那個威震逍遙津的天下名將,充其量就是個愣頭青。我始終認為張遼是在呂布死後才真正成長的。跟隨呂布的時候,張遼受呂布的影響,總是感覺個人武力才是王道。直到親眼目睹呂布敗亡的全過程,張遼才幡然醒悟,明白了謀略的重要性。

  前面說過,呂布並不是不懂謀略,只不過他學的的是兵形勢,就像項羽一樣。提起項羽,人們只會記得他的勇武,而忘記了他的謀略。要知道,一個莽夫,是成不了千古戰神的。呂布也是同理,不是沒有謀略,而是勇武太強掩蓋住了謀略而已。

  不過也不得不說張遼確實是個人才。從呂布敗亡,到大戰逍遙津。在這十七年裡,張遼的成長是有目共睹的。從一個迷信個人勇武的愣頭青,成為一名智勇雙全的名將。甚至力壓徐晃,成為五子良將之首。看來,要找個機會把張遼從呂布身邊調開。

  而張遼見我問罪於他,一時慌了手腳,張張嘴卻是說不出話來。

  哈哈,還是太嫩啊。

  賈詡見狀,連忙為張遼開脫:“陛下切莫責怪張將軍,是微臣強迫張將軍跟微臣一起去的,要罰就罰微臣一個人,與張將軍無關。”

  張遼聽賈詡這樣說,急了,連忙單膝跪地:“陛下,是末將考慮不周,一切都是末將失職,望陛下明察責罰我,與先生無關。”說完竟然是一臉的視死如歸。

  愣頭青就是愣頭青啊,明明我的話裡邊根本就沒有怒氣。只不過兩人未經請示就擅自行動,該問的還是要問的。而我就是問問而已,沒想到這貨反應這麽大。

  本來順著賈詡的話,我再來一個功過相抵,這事兒就這樣過去了。可張遼來這一下子,我一時竟然不知道怎麽接了。

  氣氛瞬間冷場。

  “陛下,既然賈先生與張將軍知錯,那就算了吧。”呂布連忙來圓場。

  我轉念一想,便有了注意。

  “哼,必須要罰,要不人人都像他倆這樣,那朝廷不就亂了套了?這樣,降卒不是被安排屯田了嗎?就派張將軍去做這屯田校尉,負責屯田事宜,如有差錯,兩罪並罰。”

  “喏。”張遼有些不可置信,就這樣過去了?

  這也是我臨時想到的,這樣一來,張遼就可以獨自發展。屯田也不能打仗,剛好有時間學習兵法。

  “行了,這事就這樣算了,如有下次定不輕饒,你們倒是瀟灑了,可卻害朕白白擔心了一個晚上。”

  “微臣(末將)知罪。”

  “好了,現在西涼軍之事算是徹底解決了。來,剛好溫侯和先生都在,不如我們現在就商議一下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張遼一聽要商議如此重要之事,就要起身告退,卻被我直接攔下。

  開玩笑,這可是我以後重點培養的對象,如此好的學習機會,我怎會讓他錯過。

  四人坐定,我環顧三人:“三位愛卿,誰先來說說啊?”

  呂布道:“陛下,末將以為,如今天下諸侯割據,聽命與朝廷的屈指可數,所以朝廷與各路諸侯之間早晚會有一戰。”

  “溫侯說的不錯。但雖然現在我們已經盡得關中之地,關中之地關隘重重,易守難攻。可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消息閉塞。可各路諸侯在朝廷都有眼線。這種情況,一到開戰對我們將會極其不利。所以微臣以為,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個完套的情報機構,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先生之言正和朕意,此事就交於先生了。還望先生不辭辛勞,早日將這情報機構落實。”

  “陛下放心,微臣定當竭盡所能。”

  “那就拜托先生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