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267章 確認
“點火,撤退。“

 孫仲看火候差不多了,已有不少的官軍爬上了宛城的城牆,深知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孫仲不敢再讓大量的官軍繼續攀上宛城城牆。

 點火成功很關鍵,既是燒死宛城城牆上的官軍,也給城牆下的官軍一個信號,令其不敢再繼續攻上城牆,從而無法繼續追擊黃巾大軍。

 隨著孫仲的一聲令下,宛城城牆上的黃巾守軍紛紛拿出引火的信子,將昨晚深夜準備的各種火攻之物給點燃。一時之間,整個宛城就三面起火,火勢漫天,濃煙嗆人。

 眼見火勢已起,趙弘、韓忠和孫仲再不耽誤,一人各率一面城牆上的黃巾大軍,迅速撤退並匯合,然後在嚴政的指引下,有序地朝著沒起火的那宛城城門出發,魚貫而出。

 “起火了,撤,快撤。“

 劉備軍就慘了,有心算無心,當官軍本以為這回城牆已是得手,攻下宛城不在話下,卻見宛城的黃巾大軍突然紛紛點火,竟然將宛城給燒了。

 燒了宛城,那黃巾大軍不也等於燒死自己麽,所有的官軍軍兵都是一頭霧水,百思不解。當然,雖然官兵不明白,但這並不會阻擋所有的官兵立即撤退,遠離起火的宛城。

 除了之前先攀登上宛城城牆,又無法順利撤退下到城牆之下的,畢竟城牆上的官兵人數太多,而撤下城牆的雲梯有限,來不及逃跑的官兵,要麽被火勢所焚,全身皆著火,熊熊而燒,要麽被濃煙所嗆,瞬間頭暈目眩,倒在地上,窒息而死。

 “想不到這黃巾大軍竟然如此剛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放火燒城,宛城一燒,那在宛城裡面的黃巾大軍也是無一幸免,倒是可憐宛城裡面原本的百姓,唉,可惜了。“

 朱儁喃喃自語了一陣兒,也不知是可惜未能攻下宛城,取下黃巾賊將首級,攻破黃巾大軍,好給自己揚名,上表獻捷的時候,底氣也足一些。

 畢竟,拿下宛城,斬殺黃巾賊首,俘虜數十萬黃巾大軍,這種戰績可比佔領已變成一座廢墟的宛城強,強得太多。

 宛城一起火,哪怕朱儁尚未下令撤退,在求生的本能之下,官兵早已紛紛自發地撤退,這一點朱儁倒也不願怪罪,也的確是該撤下來,待火燒完之後,再作定奪,於是朱儁下令,全軍撤退,鳴金收兵。

 其實,朱儁很快就想到,宛城的黃巾大軍還有一種可能逃跑,就是諸葛亮埋伏的那一路,朱儁只能遙遙地看著諸葛亮所在的方向,希望諸葛亮軍能多少阻擋一下黃巾大軍,別讓他們全給跑了。

 好不容易才熬到黃巾大軍斷糧,要是再讓他們逃脫了,朱儁就覺得實在是太丟臉,有辱威名。不過,朱儁也不抱太大希望,畢竟黃巾大軍的人數太多,況且宛城起火,黃巾大軍只有從諸葛亮軍那裡衝出去,憑著諸葛亮幾千兵馬,恐怕難以攔住黃巾大軍。

 朱儁暗想,早知道當初就不設伏兵了,想諸葛亮也進攻宛城,四面而攻,不過也就是想想,畢竟一旦四面而攻,黃巾大軍肯定不會放火燒城,這些都是朱儁內心的臆想罷了。

 劉備軍這一次也有些折損,但總體還是不大,很快劉備就聚攏了麾下兵馬,回了朱儁軍大本營,而其他二路也相應地撤了回來,算下來這一次的損失不過三四成兵力罷了。

 可惜的是宛城被燒了,無法進城駐守,以圖恢復生產。朱儁知道剛剛被黃巾大軍一手火攻,現在軍隊裡面人心惶惶,不成逃兵已是約束有力了,恐怕一時沒有多少戰力,朱儁乾脆下令,就地扎營,等待諸葛亮回報,看看情況再說。

 畢竟,朱儁要是再在帶領著軍隊,前去支援諸葛亮,不說會不會打『亂』諸葛亮,哪怕正好遇到諸葛亮軍和黃巾大軍在廝殺,憑著朱儁手下軍兵現在的戰力,也是無心應戰的。

 宛城雖燒,但黃巾大軍也的確逃了,不再佔據城池,禍害百姓,這也就夠了,光這一點,已是能讓朱儁回報朝廷,言及叛『亂』已定了。黃巾大軍根本就沒法全部殺光、殺盡,朱儁內心和明鏡似的。

 嚴政帶著趙弘、韓忠和孫仲三人,引領著黃巾大軍,出了宛城城門,一路疾行,待走到諸葛亮埋伏那裡,嚴政才讓趙弘、韓忠和孫仲急急地止住了黃巾大軍前行。

 畢竟,若是不說清楚,等下黃巾大軍一旦經過,諸葛亮軍又不明所已,隻知兵賊對立,互相乾起來,那就冤枉了,也會讓趙弘、韓忠和孫仲誤會,於是嚴政讓黃巾大軍停了下來,不是不想逃了,而是嚴政知道諸葛亮就帶領著軍兵,肯定埋伏在這附近。

 “主公,政幸不辱命,率三位將軍前來投誠,還請主公現身一見。“

 嚴政朝著前方大喊,也不理諸葛亮軍所藏在何處,而是直接坦『蕩』『蕩』地大喊, 根據諸葛亮先前所告知的,諸葛亮會率軍在此等候,一來也是朱儁的安排,二來則是確定一下趙弘、韓忠和孫仲是否有意投靠,若是有意則帶他們去見張寧,若是無意,則就地斬殺。

 事實上,諸葛亮也率領著猛虎軍埋伏在宛城城外,聽到嚴政的喊話,諸葛亮略略猶豫一番,還是決定帶領全軍現身,畢竟諸葛亮考慮的是,萬一那些人是真心來投,還是很有必要留下的。

 哪怕這些人有詐,那到時動起手來,諸葛亮帶著猛虎軍逃了就是,就算十個膽子給黃巾大軍,相信也不想對諸葛亮軍窮追猛打,要知道朱儁軍就不遠處呢。

 其實,諸葛亮早就讓朱桓率領一半猛虎軍,護送著張寧,到達了諸葛誕之前所暫居的山頂,根據山形,做好裝備。此時在宛城城外,並不是多談之時,久留之地,只不過稍稍確認下彼此的意向,還是很有必要的。

 “將軍辛苦了,此地不宜久留,聖女已在某處等著與幾位將軍相見,到時再慢慢一訴衷腸。還請嚴將軍再『操』勞一些,帶著幾位將軍跟著前面引路之人,前去會見聖女。“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