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328章 2份書信
上一章提要:...培養自身的得力助手或親信,如今諸葛亮倒是給了他們一個機會,能夠自主決定發展。這也是側面佐證了諸葛亮對這些郡守的信任,像徐奕、高堂隆等人都知道,哪怕諸葛亮凱旋之後,繼續實行內政與軍務分開,那麽這段時間招募的親信依然能夠得到重用。無非就是不在自身的管轄范圍之內罷了,這一點並不重要,畢竟若是培養起來的手下一直歸屬於自身,形成鐵板一塊,估計諸葛亮也會心生不安。況且打散有打散的好,一旦有人被重用,身居高位,順著這絲香火情,此時提攜之人的為官之道也好走了一些。於是,青州再一次的全體......

上二章提要:...聽到袁紹居然向何進進言,說要是將十常侍統統給擼了。有蹇碩的前車之鑒,張讓等人哪裡還敢怠慢,事態緊急,漢帝又已死,張讓等人也沒什麽好辦法。好在宦官與皇宮內宮素來互為犄角,唇亡齒寒,死馬當活馬醫的張讓隻好令人備下大量的錢財和奇珍異寶,慌張地前去投靠何太后。獻上厚禮之後,張讓急急地向何太后求救,說道:“太后,還望太后憐憫,救救我等忠仆,當初漢帝病重,起先是蹇碩有心設計,想要謀劃陷害大將軍,參與此事僅僅蹇碩一人而已,與其余人等不乾事,太后也知我等十常侍素來以天子為大,侍候漢帝極......

上三章提要:...自信滿滿,恨不得再次和張舉、張純開戰。事實上,在諸葛亮來之前,幽州軍就一直沒停過和張舉等人作戰,互有死傷,互有勝負。本來幽州由於劉焉的離去,一時之間沒有州牧,只有太守,被張舉和張純趁虛而入,一開始張舉等人節節連勝,高歌猛進,幽州的官軍只能被迫采取守勢,就算這樣也難免力不從心,危機四現。直到漢帝加封劉虞為幽州牧之後,劉虞來到幽州,才算是軍心大振,士氣回暖,不過劉虞前來,並不能逆轉形勢,依然是被張舉打得喘不過氣兒來。究其根本就在於幽州的將兵戰力不行。原幽州校尉等人,像鄒靖之......

上四章提要:...處。首先是以賢任人,以才得位,甄宓畢竟是一個女子,卻能坐上甄家家主之位,證明甄家內部並不輕視女子,一切隻憑本事說話。沒有別的世家豪強一樣,皆以女子為重,僅僅隻培養嫡子。...

上五章提要:......

上六章提要:...了泰山的家,諸葛亮才發現真是身心放松,難道人常說:在家千日好,出外朝朝難。就是這個道理,除了心態的改變,還有適應的問題。當諸葛亮回到諸葛府的時候,整個諸葛府也早就沸騰了。原來的諸葛府只有諸葛珪的一家人外加諸葛亮的老師蔡邕和蔡琰父女二人。但諸葛亮出門一趟,卻是讓泰山郡丞府不斷地增添了生機。先是薛悌和高堂隆、鄧茂帶著諸葛玄領頭的滿滿整個琅琊諸葛氏族人來到泰山郡郡丞府,且諸葛玄的妻子和諸葛珪的夫人一樣,都是身懷六甲,分娩在即,可謂雙喜臨門。而後又是得知諸葛誕沒事,還帶著嚴政、棗祗等人到來領著兵馬回來,也添一喜。最後,便是張飛領著張寧、趙弘、韓忠和孫仲也來到泰山郡郡丞府,聽張飛等這些大嘴巴,攔不住的人說,張寧還和諸葛亮在外面,意投情合,兩人結為連理,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令諸葛府喜慶的氣氛再次升了一級,原本以為驚喜就是如此了,應該差不多了,隻待諸葛亮回來即是了。誰料沒多久,陳宮帶著唐周也從京師洛陽回來了,同時也帶回了喜訊,

反正諸葛珪覺得自從諸葛亮出去之後,整個諸葛府就像是被神仙眷顧了一樣,喜事連連,好事不斷。直到諸葛亮也回來了,泰山郡郡丞府諸葛氏原本就......上七章提要:...莊裡面的水鏡先生司馬徽的,當初要不是他收留諸葛亮,並教了諸葛亮諸多本領,甚至就連諸葛亮出山,也幫諸葛亮大力造勢的話,也許諸葛亮就泯然眾人矣。既然離南陽不遠,諸葛亮覺得理應去走一走,見見恩師,同時也見一見那些同窗。雖說這一生,諸葛亮是不想再在南陽,委屈地過日子,但是水鏡山莊有一份感情在,早晚都要再去一次,擇日不如撞日,諸葛亮認為反正離得近,也算了了一樁心事。想到就做,以免節外生枝,第二天一早,在原本應該趕路的時候,諸葛亮卻是將眾人召集到一個軍帳之內,準備商議事務,待眾人都到位齊坐......

上八章提要:......

上九章提要:......

上十章提要:......
展開+

“故而讓何進知道青州之軍駐扎於此,何進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一切兵馬,現在我等兩眼一摸黑,那麽青州的糧草輜重問題,自然一開始就得問問何進,看看何進是否願意為我等解決糧草輜重供應,這樣一來我青州之軍則可無憂地駐扎在繩池,以觀後變。”

諸葛亮不以為意,替郭嘉幫忙查漏補缺,畢竟諸葛亮也知道郭嘉的才能要是在軍事方面,估計乃是無雙軍師,但要論對人心、對政務的敏感性,那郭嘉可能就少了一份靈動了,不如陳宮一樣老謀深算,善於揣測人心變幻。

諸葛亮一提,郭嘉就反應過來了,怎麽說郭嘉也是聰慧之人,自然一點就通,上表天子是做給天下所有人看的,證明青州不是為了造反,不是為了十常侍張讓或是大將軍何進等人而來,而是為了天子而來。

至於給何進一封書信,則是回應傳至青州這一份檄文,讓何進先放個心,認為青州軍是來支持何進,替何進站台的。況且在給何進的書信之中,表完忠誠之後,也好向何進討要一些好處,比如一些糧草輜重之類的。

料想,何進看了書信,一定會同意的,如此一來,既解決了自家軍隊的不足之處,又不會引起何進等人的猜疑。實為妙計,想到這裡,郭嘉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起表寫信,向諸葛亮和陳宮施了一禮後,說道:

“主公,不愧是心思縝密之人,嘉不如也。嘉這就去起表寫信,還請主公和公台稍候片刻。”

郭嘉很快就轉身回去軍帳之中,沒一會兒,就手拿兩份東西走了過來。一份是比較正規的,官員上表朝廷,匯報的文書,另一份則是封了火漆,平常友人往來的書信。

看到郭嘉這麽快就回來,諸葛亮和陳宮更是欣賞郭嘉的能力,諸葛亮打趣郭嘉,說道:

“奉孝真是妙筆生花,用時如此之短,竟然就已能完成兩份文書,可見奉孝腹有詩書氣自華,下筆如有神哪,不妨將上表天子的內容,說來聽聽,也好讓我和公台學習一下奉孝如泉湧一般的文思和華麗詞藻。”

被取笑的郭嘉也不惱,只不過在陳宮面前,諸葛亮說起這些,令郭嘉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一下子就顯得拘謹、靦腆,然而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郭嘉也不想露了膽怯,隻好將上表的內容,如實說了出來,只見郭嘉如背課文,朗朗有聲,說道:

“主公,上表的內容如下:啟稟陛下,微臣曾聽說大漢天下之所以自黃巾之亂後,就不斷地有叛亂逆反出現,皆是由於黃門常侍張讓等宦官言語不敬,行事侮欺,怠慢了天子,有違天常所導致的。”

“雖不明真假,然而微臣也聽說了,想要讓沸騰的湯水冷卻,通過用舀起湯去澆湯,這樣是行不通的,還不如直接抽走燃燒的柴火;潰癰雖然痛,但那是人體在排毒,雖然痛些,但總比把毒留在體內好。但既然天子下詔,檄文相召,臣自然是奉命領兵而來。”

“臣之所以敢大擺鍾鼓,率兵進京,皆因天子所需,若是張讓等人真的左右朝政,臣請求領兵除掉張讓等人,為天子分憂解愁。到時朝廷奸宦一除,則大漢的江山社稷重複清明,天下萬民有榮與焉,皆是天子皇恩浩蕩,國之大幸。”

郭嘉說完,有些不好意思地表示至於那封給出身屠夫何進全是奉承諂媚,將何進稱讚為世間少有的大將軍、大元帥,完全可以媲美管仲、衛青,不念也罷。

諸葛亮和陳宮聞言,皆心照不宣地笑了,對於郭嘉的苦衷,表示理解和安慰,算是為難郭嘉了,也就放過郭嘉,不再打趣郭嘉了。

京師洛陽,大將軍府內,何進再次地召喚各心腹、門生,以及願意為誅殺宦官,而前來大將軍府內聚於一堂,共商國事的將軍們,這一次何進是想向各人展示之前的所作所為,皆是對的,準確的,是那些表示質疑的人本身就心懷不軌,才導致現在裝逼不成,反要被何進打臉。

待各人在宴席之上,坐定之後,何進掏出二份書信,在眾人面前揚了揚,頗為得意地對在座的文武官員,說道:

“各位請看,大漢雖有宦官弄權,然而天下忠於大漢的有志之士還是不少的,這裡就有二份書信,皆是我之前傳檄各州郡,奉詔前來,為相助我等誅殺十常侍張讓等人而提供一臂之力的。”

“一份書信是來自青州,青州州牧諸葛珪派其子諸葛亮率兵前來京師相助,此時正屯兵於繩池之外,青州受黃巾之亂禍害極深,十室九空,百廢待興,老夫料想這青州能來的兵馬不會多於一萬,然而青州這一份忠君之舉,卻極為難得。”

“至於這領兵之人諸葛亮,相信大家也有所耳聞,在之前黃巾之亂和漁陽之亂,皆立下赫赫之功,況且諸葛亮還是前議郎蔡邕的門生,又是大儒諸葛珪之子,實是後生可畏,年少有為之輩,未來前途不可限量也。”

何進一說諸葛亮,各人倒是沒什麽異議,一來青州本來就被黃巾之亂害得千瘡百孔,要說有不臣之心,大漢各州都有可能,但青州的可能性卻不大。

況且人的名樹的影,憑著諸葛亮小小年紀卻闖下的偌大名聲,又有蔡邕和諸葛珪為諸葛亮作人格擔保,且諸葛亮實在是年幼,沒有人會相信諸葛亮會帶兵前來京師洛陽,行不臣之事,做造反之實。

何進看在座各人皆沉默不言,更是得意,尤其是大將軍府好不容易坐滿群臣,這些人裡有的平常想請,何進都請不到府裡來,而今卻是乖乖地在聆聽何進的演講,這讓何進內心充滿滿足和成就感。

於是何進說完諸葛亮讓郭嘉起草的書信之後,又接著念下一封,說道:

“另一份是來自西涼刺史董卓,仲穎雖說之前殺賊不利,多有微詞,然而檄文一至,卻並不含糊,居然起兵西涼鐵騎二十萬,揮師前來京師洛陽,此時大軍正駐扎於繩池之中。”

小說【《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三二八章兩份書信是不是有一種激昂的感覺在澎湃作者【伊帶天嬌】沒日沒夜精心構思的經典優秀作品【魁星閣小說網】的這一本【《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三二八章兩份書信是給力網友自發轉載作品《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三二八章兩份書信書看到這兒了佩服不佩服咱們的作者伊帶天嬌當然了最優秀的應該是您才對其實我就是想問問這本小說還有資格入您的法眼嗎《三國之諸葛天下》之第三二八章兩份書信要是還不錯的話可一定不要吝嗇您的正版支持啊!

下一章預覽:...,事已至此,張讓等人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先解決了皇宮內外的危機,再去想如何搞定洛陽城外的各路兵馬,張讓帶著首級,急急地趕到皇宮門外,尚未走到,就聽到宮門之外,袁紹正在大聲呼喚何進,只聽聞袁紹喊道:“請大將軍出來,宮禁之時已到,還請上車回府。”原來袁紹見何進入宮已久,卻不見出來,料想極可能出了意外,隻好一次又一次的呼喚何進,希望何進能夠回應一下,確認好安全。不過袁紹和曹操也不敢隨意造次,萬一真像何進所說,那縱兵禍亂皇宮的罪名,他們也背不起。張讓知道殺了何進,根本......

下二章預覽:...山莊,下人很快就送來熱食、熱湯,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再也顧不得別的,風卷殘雲地大快朵頤,雖說崔毅的山莊之上皆是普普通通的菜肴,但現在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卻覺得簡直就是世間美味,比皇宮裡平素所吃的山珍海味要可口得多了。其實,兩人就是餓的。待劉辯和劉協皆吃飽喝足之後,崔毅看劉辯和劉協兩人眼存警戒,心生疑慮,也就明白劉辯和劉協還沒有完全地信任崔毅。崔毅完全理解,畢竟是天家子弟,一個是少帝,一個是陳留王,逃難是歸逃難,卻都是心思機敏之輩,不可與平常人家子弟相比。為了消除少帝劉辯......

下三章預覽:...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罪了董卓,等於得罪了京師洛陽城門外的二十萬西涼鐵騎大軍,哪裡還有活路可走。況且董卓的邀請帖子之中,一事未提,隻說是相邀聚會,喝酒作樂,頗為文雅,文武百官覺得若是連喝酒都不敢赴會,以後提起來,也是臉上無光,而且不去永遠不知董卓的內心真實用意,去了合則聚,不合再叱罵一番董卓,再不歡而散,如此還能替自身漲漲聲望。得到文武百官應允的答覆,董卓更是暗暗得意,看來俺老董的面子,哪怕以前遠在西涼,在京師洛陽也是吃得開的,估計明天的大擺筵席,群雄相會,一定會很熱鬧。......

下四章預覽:...突然就嘈雜起來了,變得群情洶湧,剛好還一直猥瑣害怕,顫顫栗栗的文武百官就像文聖附體,戰神上身一樣,皆擼起袖子,準備大打出手似的。...

下五章預覽:......

下六章預覽:...以高官厚祿,多管齊下,由不得呂布不動心,納頭就拜,投於主公麾下。”李肅說得頭頭是道,十分篤定,董卓卻不敢苟同,畢竟李肅平時的表現差強人意,遠遠不如自家的女婿李儒,董卓拿捏不定,隻好轉而問一直信任的首席軍師李儒,說道:“文優,文才所說的,此計可行乎?”李儒早已料到董卓會問,沒有人比李儒更了解董卓了,董卓雖表面看起來魯莽,實則多疑、優柔寡斷,尤其是什麽事情都要得到李儒的認可,才覺得踏實。董卓自小沒讀過多少書,特別信服讀書人所說的每一句話,但董卓對於普通百姓,則視之如草芥,不值一提。李儒本來也在替董卓苦思如何設計呂布,卻是不想李肅比李儒還先要跳出來。李儒隻好先聽聽李肅有什麽高見,結果李肅無非就是憑著與呂布為同鄉,弄了一個財帛動人心的下策,不過李儒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什麽妙計,倒覺得李肅所提的不妨一試。畢竟李肅說呂布是一心求官,官欲極重,李儒不了解呂布,但對李肅多少還是了解的。李肅這算是推己及人,明明是李肅一心求官,想借著呂布上位,升官加爵,卻是先給呂布扣上帽子,說呂布乃是重利忘義之人,既然李肅有心想搶李儒的謀士位置,那李儒自然不會放過李肅,已是準......

下七章預覽:...不少,光佔據了城門,每天進出的收項就讓董卓暗歎不已了。“賢侄放心,以老夫觀來,放眼整個荊州軍,唯有呂布一人尚稱得上英雄,只要賢侄能夠擋住呂布,其他荊州軍兵在老夫看來,就是插標賣首之輩,我西涼鐵騎一旦出擊,必將摧枯拉朽。”“不過賢侄所說的也是事實,青州積弱已久,戰力有限,的確是需要提升、整飭一下,免得上了戰場拖了後腿就不好了,須知戰事瞬息萬變,牽一發而動全身。”“這樣吧,老夫便贈與賢侄人均長刀一把,盔甲一套,另撥付青州大軍三個月的軍糧,當然之前答應的將白兒許配給你,也絕不......

下八章預覽:......

下九章預覽:......

下十章預覽:......

本章提要“故而讓何進知道青州之軍駐扎於此,何進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一切兵馬,現在我等兩眼一摸黑,那麽青州的糧草輜重問題,自然一開始就得問問何進,看看何進是否願意為我等解決糧草輜重供應,這樣一來我青州之軍則可無憂地駐扎在繩池,以觀後變。”

諸葛亮不以為意,替郭嘉幫忙查漏補缺,畢竟諸葛亮也知道郭嘉的才能要是在軍事方面,估計乃是無雙軍師,但要論對人心、對政務的敏感性,那郭嘉可能就少了一份靈動了,不如陳宮一樣老謀深算,善於揣測人心變幻。

諸葛亮一提,郭嘉就反應過來了,怎麽說郭嘉也是聰慧之人,自然一點就通,上表天子是做給天下所有人看的,證明青州不是為了造反,不是為了十常侍張讓或是大將軍何進等人而來,而是為了天子而來。

至於給何進一封書信,則是回應傳至青州這一份檄文,讓何進先放個心,認為青州軍是來支持何進,替何進站台的。況且在給何進的書信之中,表完忠誠之後,也好向何進討要一些好處,比如一些糧草輜重之類的。

料想, 何進看了書信,一定會同意的,如此一來,既解決了自家軍隊的不足之處,又不會引起何進等人的猜疑。實為妙計,想到這裡,郭嘉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起表寫信,向諸葛亮和陳宮施了一禮後,說道:

“主公,不愧是心思縝密之人,嘉不如也。嘉這就去起表寫信,還請主公和公台稍候片刻。”

郭嘉很快就轉身回去軍帳之中,沒一會兒,就手拿兩份東西走了過來。一份是比較正規的,官員上表朝廷,匯報的文書,另一份則是封了火漆,平常友人往來的書信。

看到郭嘉這麽快就回來,諸葛亮和陳宮更是欣賞郭嘉的能力,諸葛亮打趣郭嘉,說道:

“奉孝真是妙筆生花,用時如此之短,竟然就已能完成兩份文書,可見奉孝腹有詩書氣自華,下筆如有神哪,不妨將上表天子的內容,說來聽聽,也好讓我和公台學習一下奉孝如泉湧一般的文思和華麗詞藻。”

被取笑的郭嘉也不惱,只不過在陳宮面前,諸葛亮說起這些,令郭嘉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一下子就顯得拘謹、靦腆,然而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郭嘉也不想露了膽怯,隻好將上表的內容,如實說了出來,只見郭嘉如背課文,朗朗有聲,說道:

“主公,上表的內容如下:啟稟陛下,微臣曾聽說大漢天下之所以自黃巾之亂後,就不斷地
展開+

操作提示:按回車[Enter]鍵返回三國之諸葛天下小說目錄,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下一頁,按Ctrl+D收藏第三二八章兩份書信章節頁面至收藏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