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141章 讓你見笑了
盧植本就苦惱黃巾反賊在人數上碾壓『性』的優勢,可又沒什麽辦法,盧植又不會什麽妖術,沒辦法憑空變出一堆大漢官兵,突然聽到有援軍前來投效,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種感覺,就像想打瞌睡,剛好有人送枕頭一樣,雖然還不知道前來支援的友軍,可有友軍總比沒有好,蚊子腿再小,也是肉。最重要的是能給黃巾反賊形成大漢官兵源源不斷前來支援的感覺。

 攻敵之心,勝殺千軍。盧植飽讀兵書,經略百戰,不止調兵遣將,無人可出其右,對於兵勢也是運用如心,十分嫻熟。對於諸葛亮和劉備的投效,不說給多少實質『性』的獎勵和輔助,表現重視那是少不了的。

 最為關鍵的是,來的這二個人又不是其他外人,還偏偏是盧植能搭上話的,盧植就更高興了。聽之前傳令兵所說,一個是大儒蔡邕的關門學生,名叫諸葛亮,那敢情好啊,盧植與蔡邕的交情也算不淺,可以說是神交已久,感情頗深。

 盧植在朝中為官,學識差不多的,又談得來的,蔡邕算是一個,二人都是同樣的正直剛阿無比,令那些『奸』臣貪官汙吏極為痛恨。

 另一個更不是什麽外人,而是盧植學成歸家鄉,經常在涿郡講學之時,沒錢可交,只能悄悄地躲在門外旁聽的學生劉備劉玄德。

 盧植第一次覺得自己的人品與運氣是如此地好,與黃巾反賊的賊首張角對恃了這麽久,一直無功可報,本身就急得不行了,相信朝廷之中應該有人在彈駭盧植了吧。

 諸葛亮和劉備等人的到來,象征意義比實際兵力更加重要,畢竟,現在黃巾反賊造反,那可是波及九大州界,能騰出人手的州界隻手可數,更別提大量的軍兵支援了。

 盧植覺得這時候,能自掃門前雪就算不錯了,前來支援,那可說是仁至義盡,雪中送炭了。

 “如今黃巾娥賊造反作『亂』,二位一表人才,挺身而出,勇率天兵,募集鄉勇,前來破賊,實乃一腔忠心可表日月,一身豪義可鑒天地。老夫不才,待鎮壓黃巾娥賊之後,平定叛『亂』之時,必為二位少年英傑上表請功,獻捷陳情。不知二位如何稱呼?”

 雖說之前已探問過底細,可現在諸葛亮和劉備二人站在眼前,盧植還是覺得再確認下比較好。畢竟,蔡邕可不輕易收徒,因此測驗諸葛亮也算是不難。至於劉備,更是容易,劉備自稱是漢室宗親,盧植對於這一點可是考究不了。

 但劉備想借盧植的名聲給自己造勢,說是盧植的學生,那就容易辦了。盧植是記不了那麽多學生的名字,縱是入門而座,聆聽盧植講課的學生,也是多如牛『毛』,別說是在外旁聽的文人學子了,那肯定是如過江之鯽。

 可有一點假不了,自稱是盧植的學生,那自然是聽過盧植的課了,那考考功課,讓劉備說說盧植都講過什麽課,從而判斷,最容易不過了。是真,假不了,是假,真不了。只要劉備能說出個一二來的,證明劉備是有聽過課的。

 不過說實在的,盧植也記不住自己講課的內容,可只要與劉備交談,劉備的觀點與盧植相符,那就算是認下劉備這個學生,也無妨。畢竟,人家劉備可是率了軍隊,大老遠前來支援盧植,攻打張角的。

 不說功勞,光這份心就足以給劉備一個旁聽學生的身份了。

 聽到盧植的問話,諸葛亮和劉備互相對視一眼,想確認對方有沒想要搶答的可能。諸葛亮見劉備不願搶在他的前面,回答盧植的問題,怕失了禮儀,丟了恩師盧植的臉面,惹了盧植不高興了,可能盧植當場就翻臉,不認劉備這個學生也是有可能的。

 畢竟,劉備是白身,尚無功名,又是兵少將寡,無非就是憑著與盧植同鄉的關系,加上招搖撞騙,難分真假的漢室宗親身份,僅靠五百從幽州黃巾降兵之中挑選出的新兵。

 劉備是真沒底氣搶在諸葛亮之前,回答盧植的問題,雖然劉備早已打好腹稿,內心急不可耐地想要回答盧植,套套近乎。

 “回盧中郎將的話,在下名喚諸葛亮,乃是泰山郡郡丞諸葛珪之子,師從前議郎蔡邕蔡伯喈公門下,今天子傳檄各州郡縣,言明黃巾反賊作『亂』,故奉泰山郡郡守張舉之令,前來冀州廣宗施援,討伐黃巾反賊賊首張角,誓殺叛逆,剿滅『亂』賊,揚我大漢之威名,還請盧中郎將不嫌我年幼,納於麾下,收入帳中,必當聽遣調令,也好讓我等向盧中郎將學習一二,長長見識,增加閱歷與經驗。望盧中郎將恩準。”

 對於盧植,諸葛亮是打從心底地佩服,加上年紀實在太小,也沒什麽資本可在盧植面前班門弄斧,說實在的,能做到不卑不亢,已是不易。諸葛亮認為盧植這樣的人,能跟在盧植的身邊一段日子,自然是受益良多。

 簡直就是兵法戰陣, 軍略計謀的最好老師了。諸葛亮是希望盧植能夠不看輕他,然後給諸葛亮一些機會,鍛煉自己的同時,也搏出一些功名,要是能得到盧植的提點,那是求之不得,最好不過了。

 “哦,伯喈近來可好呀?能跟隨伯喈學習,想必公子也是人之龍鳳,必有過人之處。與伯喈洛陽一別,已是多年不見了,但願來生之年,還能有機會和伯喈坐而論道,以茶談經。”

 這個諸葛亮,果然是蔡邕蔡伯喈的學生,盧植得到諸葛亮的自我介紹,不由想起蔡邕這個多年的好友,也是有些感傷,世事無常,人多別離。

 “家師一切皆好,暫居在泰山郡郡丞府,家師曾多次提起盧中郎將,言及盧中郎將正直不阿,學識過人,乃世人之楷模,文人學子之典范也。小子也是因緣際巧,才有幸拜入家師門下,目前尚處於啟蒙階段,隨恩師學習飛白體書法,至於讀經治史,卻是未曾開始學習,實乃末學後進之生也,讓盧中郎將見笑了。”

 讓你見笑了。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