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240章 改命
這也是郭嘉心感落寞,不再將未來的演化繼續聲情動『色』地給諸葛亮講解,一想到滿腹才華,終遇明主,卻是被天道所傷,早早喪命,郭嘉那種天妒英才的無奈感覺就更加強烈,強烈到隻想喝酒消愁,或者服些五石散,暫時減輕一些腦海中的不公。

 “奉孝兄,縱是如此,恐怕你我都知道彼此的下場,皆是不得善終,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那才是最大的悲哀,甚至會成為遺憾,知道大漢的一切走勢那又怎麽樣,還不是一樣惋惜感歎。”

 “你呢,是胸有抱負,智計百出,可惜英年早逝,天道不允許你這樣逆天的人物存在,因此惡病纏身,頑疾惹體,最終只能早早含恨而死,氣絕而亡,想想就令人不甘哪。而我也好不到哪兒去,雖然位極人臣,高居蜀漢大丞相,第一軍師,還不是被人主所猜忌,不被信任,最終竹竿打水一場空。”

 “奉孝兄,就是因為這些不好的結果,我們都就已心知肚明,因此這一世,可不能再放任自流,又讓悲劇如期地發生了,我呢,這一次不會再拜他人為主,打算與這天道爭上一爭,哪怕最終輸了,那也是舒了心中的一口氣,落個心服口服。奉孝兄,何不與我一齊與這不公的上天鬥一鬥,說不定能否轉逆天機,換來一絲新的氣運。”

 “上天不讓你活,那就非要活,我命由我不由天,上天要讓我厄運加身,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那就不顧一切,將上天強加的所有統統還回去,天道送運則從之、順之,天道送難則改之、破之。俗話說,與天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志無憂。”

 “奉孝兄也是聰明絕頂之輩,豈能將滿腔才能空空送與他人,最終自身卻無福消受,無緣繁華,那樣還不如一起不認命,合我們之力,將這大漢的天下走勢用力扳一扳,說不定能將大漢給翻個底朝天,不也樂哉,就算失敗,那也算是盡力,好過什麽都不做,靜待等死,如此可好,不知奉孝兄如何看?”

 諸葛亮很快就捕捉到郭嘉所說的關鍵,沒錯,郭嘉說的都是事實,都是諸葛亮上一世曾經經歷過的,一點兒都沒錯,但重生為人,諸葛亮已經改變了很多,首先是在心理上,諸葛亮已經不願再像以前一樣,因為一無所有,只能甘於人下,充當他人的智囊,這一次,諸葛亮決定無論多麽困難,都要自己單乾,免得各種猜疑,白白浪費一身的智謀和抱負。

 其次,諸葛亮已經成功地帶領著整個諸葛氏舉族外遷,完美地避過黃巾之『亂』所引來的禍害,並且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家族的根基和財富,還一改常態,主動與宦官張讓等人接觸,從中買到了不少官職,更是利用從前的經驗和閱歷,多方設計收下了很多謀士和猛將,如陳宮、張飛、朱桓和徐盛等人。

 因此,現在的諸葛亮和以前的不一樣了,現在的諸葛亮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而且保留了整個諸葛氏為核心的重要影響力,哪怕是上一世,諸葛氏雖然落魄,但憑著先祖諸葛豐和大儒諸葛珪的名聲,諸葛氏依然能多方下注,爭取在『亂』世之中傳承下去。

 以前,諸葛誕和諸葛緒投奔了曹魏,而諸葛瑾則是投奔了東吳,諸葛亮選擇了蜀漢劉備,這些人都順利地在各自為主的集體中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榮譽和位置。現在諸葛亮將這些人全部集中在一起,力圖改變他們的想法,在『亂』世之中,火中取栗,建立像曾經的曹氏一樣的諸葛氏勢力。

 幸好一切都順風順水,很成功,若不是今天郭嘉提到了天下三分,盡歸曹魏,諸葛亮都快忘記了大漢最終的舞台,還是屬於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不過,郭嘉說到最後,卻是提醒了諸葛亮,激起了諸葛亮的鬥志。沒錯,那三人是天選之子,氣運加身,但像諸葛亮和郭嘉這樣的人,如果不知道即好,若是知道了,還是不願做出什麽改變的話,結局可想而知。

 郭嘉的下場是幫曹『操』奠定了拿下北方的基礎,然後就早早而逝,因病而亡,而諸葛亮在『亂』世之中,更是舉族皆破,流離失散,二人可以說都是極慘,極可悲的。畢竟,憑著郭嘉的才能和智慧,不說位極人臣,至少功勞和成就不會比上一世的諸葛亮差。

 諸葛亮尚能在劉備那兒,多次受挫,屢敗屢戰之後,混到蜀漢大丞相之位,郭嘉若是能長命一些,能爬到哪些位置,恐怕還不得而知,但一定會比諸葛亮混得更好,這是顯而易見的。

 諸葛亮不願讓家族又一次被黃巾之『亂』所迫害,故而四處奔波,終於險之又險地避過了。這也側面證明天道五十,天衍四十九,尚存一絲機會,一點規則,可以去改變,逆天行事,並非不可以,只不過是比較難罷了,最多就是吃的苦比以往更多, 更大。

 就像諸葛亮,明明才四歲多,卻不得不代父出征,明明未到弱冠之齡,就得多次地跳出來替家族策劃這個,謀定那個,這個年紀的很多孩子,恐怕還在先生的手下,一點一點地學習啟蒙知識呢。要說不苦不累,那都是騙人的,但諸葛亮都是經歷過來的人,知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有的困難和苦累都能隱忍,只要能換來極好的回報,就是值得的。

 郭嘉能懂諸葛亮的心思,原來諸葛亮這一次竟然是存了念頭,鐵了心要與天道鬥上一次,不再去輔助劉備了,且看樣子,諸葛亮的開局算是不錯,已經避過了黃巾之『亂』,不再是那個呀呀學語,四處流浪,居無定所,要伯父諸葛玄養大的那個諸葛亮了。

 說實話,郭嘉明白自身的能力和智慧放在大漢任何一方諸候,都十分搶眼,郭嘉愁的是短命這一件事,郭嘉並不想死,可以不死,誰都想活著。既然諸葛亮已有先例,並且算是成功了個開頭,郭嘉也很想改命,活得久一些,想了想,猛灌了一口酒,舉起酒壺,朝著諸葛亮,說道:

 “幹了。”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