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262章 深夜軍議
宛城,深夜,黃巾大軍的軍營之中,帥帳之處,燈火通明。此時,趙弘、韓忠、孫仲三人正在聚首商議,剛剛從朱儁軍那邊回來的使者已是向他們匯報,想不到請降的要求竟然被那朱儁老匹夫給拒絕了。

 趙弘、韓忠、孫仲略顯憤憤,卻也無奈,畢竟現在騎虎難下,他們也變不出糧草來。當初,打著為張角復仇的名號,一路望風燒掠,多麽痛快,如今龜縮在宛城裡面,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實在是折騰與煎熬。

 卻是三人之中武藝最強的韓忠『性』子最差,終是難以忍受營帳之內悶悶的氛圍,猛地喝了一杯酒,大聲說道:

 “朱儁匹夫,氣煞我也。我等好心求降,平息止戈,竟然無視我等的提議,那此事便作罷就是了,今日那嚴政還曾說聖女已來到宛城,有心搭救我等,願我等重歸其麾下。如今看來,也是誆騙我等了。”

 “既是如此,那來日就在手底下見真章好了。我必教官軍來一個死一個,來二個死一雙,也好讓官軍知道我等黃巾大軍的厲害,免得墜了大賢良師的風頭。在坐的二位,都是黃巾大軍的中流砥柱,你們怎麽看?倒是說說,急死人了。”

 韓忠最不喜歡的就是軍帳議事,他就是一個猛將,崇尚武力,也不願開動腦筋,沒那麽多花花腸子,素來喜歡直來直去,單刀直入。但身為猛將,韓忠又免不了每次都要參加這些軍務會議,尤其是宛城的形勢一天比一天差,不容樂觀。

 這種會議舉行得更是頻繁,坐不住的韓忠寧願回去軍營打屬下喝酒吃肉,也不想在營帳之內乾坐。趙弘善於統兵布陣,而孫仲則更傾向於用謀用計,唯獨韓忠的武力最高,卻對軍略兵法一竅不通,也沒有什麽機會和意願去學習和精進。

 “老韓,你且莫急。依我看來,嚴政所言,不一定有假,若是不然,人公將軍戰敗自刎之後,為何一直沒在朱儁軍裡面看到嚴政?偏偏直到今日攻城,嚴政才出現,並且告之我等聖女已來宛城。”

 “極有可能,聖女來到宛城是真的,而聖女的夫婿,也就是我們未來的主公在朱儁軍裡位微言輕,根本無法做任何決定,尤其是接受我等的請降這等大事,畢竟聽使者也說,在朱儁軍的營帳之中,見到過一個年紀大約四五歲的孩童,坐於朱儁下首,那應該就是我們要投靠的主公諸葛亮了。”

 “不過,這裡也有一個問題,既然那老匹夫朱儁不讓我們投降,而嚴政所說的卻又沒法得到真正地驗證,接下來我們的布置可就麻煩了。是降,是守,都極大的影響我等後續大軍的安排。宛城又已是四面楚歌,沒了退路,實在是難辦。”

 孫仲一直在努力想計策,希望通過自己的智慧,幫助這些已是一起並肩作戰多年的黃巾好友。其實,孫仲是屬於謀士類型的,智商極高,難倒孫仲最主要的是信息的辨識度不高,難定真假。

 比如,不知嚴政所說的聖女張寧來到宛城,是真是假?縱是來到宛城,有心搭救他們,可信可疑?哪怕嚴政所說都是真的,在朱儁軍明確拒絕投降的情況之下,又該如何順利投靠聖女張寧,並且在聖女的幫助下,逃出宛城?

 這些,都給孫仲提供了不少的困『惑』,往往有大量的未知情況,那麽孫仲要出的計謀就得更加有分量,甚至是要做到兩全其美。

 “老孫,目前看來,我等黃巾大軍有沒可能打敗官軍,繼續堅守宛城?或者是說,能否選擇其中一路城門,率眾突圍而去?只要出了宛城,可就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遊了,最不濟落草為寇,上山從賊就是了。”

 讓趙弘統兵布陣,軍前調度還行,但論眼光和智謀,趙弘和韓忠都比不上孫仲,還是得聽孫仲的意見。趙弘不像韓忠那樣魯莽,至少清楚帶兵打仗並非兒戲,牽一發而動全身,任何可能影響戰場結果的因素都要考慮進去,不然就會一步錯,步步錯,滿盤皆輸。

 孫仲卻是搖搖頭,不留情面地事實擺了出來,以理服人,直接拒絕了趙弘的幻想,道:

 “絕無可能。哪怕我黃巾大軍存糧甚多,兵員充足,也難以打退官軍。縱是存糧足夠,兵馬居多,也只是能保宛城不足,難以被官軍四面而圍的現狀。官軍一旦攻城失利,就會暫時退去,我等若是出城而戰,則會被官軍一舉擊破。”

 “若論野外作戰,黃巾大軍沙場經驗極顯缺失,軍士兵器落後,馬術也不嫻熟,根本就沒有一絲的勝算。況且,官軍已是得知宛城存糧不多,幾欲斷糧,必定圍而不攻,以逸待勞,哪怕官軍不信,也會再拖多些時日,進行驗證,畢竟官軍只要不讓我等逃了,便是大功一件。”

 “至於突圍, 更是不可能,宛城城外,四面而圍,每一面城門都有不少的官軍把持監控。一旦突圍,城外的官軍只要阻擋我軍片刻,另外三面的官軍就是包攏而來,形成合勢,到時沒有城池的掩護,我軍落敗已是定數,斷不可取。”

 事關身家『性』命,孫仲思慮也十分萬全,將種種已知的情況進行分析,向趙弘和韓忠說明,免得二人仍心存希望,堅守城池,難以長久,突圍而逃更是根本行不通。

 現在的孫仲也是心急,絞盡腦汁要想出一條既能讓黃巾大軍金蟬脫殼,又能逃之夭夭的妙計,可惜孫仲並不是有急智的人,越是時間緊迫,越是想不出來,反而被那些困難佔盡了思路,揮之不去,偶爾摒清了紛『亂』的思維,大腦又是一片空白。

 三人也因一直未能討論出可行『性』的方案,導致營帳的燈火持續著,久久未熄,無心休息,難以入眠。正是趙弘、韓忠、孫仲三人愁眉苦臉,久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軍帳之外突然傳來一句陌生的話語,道:

 “我有一計,可解三位將軍之憂。”三國之諸葛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