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250章 儲糧圖
  諸葛亮等人畢竟比曹操幾個慢進城主府,自然一進府裡,發現到處都是空空如也,不止是一個人影都沒有,就連一些值錢的東西,也讓曹操軍給收刮了個乾淨。就算如此,諸葛亮和張飛、朱桓等人並沒有輕言放棄,依然率著部將在城主府搜索了起來。

  很快,遠處就傳來大喜的呼喊聲,只見曹操領頭,帶著夏侯惇和曹仁等人走了出來,後面跟著一個五花大綁的人,正是黃巾反賊之中的“地公將軍”張梁,此時正被夏侯淵和曹洪一左一右地押送著,想不到曹操這人的氣運果然逆天,不止是剿滅了一路黃巾大軍,甚至還生擒了黃巾賊首,“地公將軍”張梁。

  這等赫赫戰功,真令人羨慕。曹操等人雖然滿臉血跡,卻是並不覺得辛苦,此行有所得,那就是最大的肯定。一行人押送張梁,一路走來,想去向皇甫嵩請功。經過諸葛亮等人,唯有曹操停下了腳步,簡單地打了聲招呼,然後就被眾人簇擁著走了,一群人大聲喊喝,呼嘯而過,出了城主府。

  很快就消失在諸葛亮等人的視野裡,看到曹操軍押著張梁離去,張飛和朱桓也沒了繼續搜索的心思,回到諸葛亮的身邊,悶悶不樂,如霜打的茄子,焉了。原本,諸葛亮也想鳴金收兵,不再城主府浪費時間,剛起了念頭,卻是突然有了新的發現。

  諸葛亮突然看到城主府的假山後面,有著太平道特有的記號標記,按理說,黃巾反賊盤居於此地,有一些太平道的標記也是尋常,然而諸葛亮好歹也是跟著張角學了不短的時間,兼之張寧又一直待在身邊,偶爾會向諸葛亮講講太平道的事情,普及一下黃巾反賊日常所用聯絡的一些方法。

  循著那個標記,諸葛亮一路走了過去,看到諸葛亮移步,反而向著城主府的假山深處走去,張飛和朱桓雖然好奇,卻也只能默默地跟在後面,以便保護諸葛亮。記號很快就到了終號,在一處空地那裡消失不見,沒有再出現新的標記。

  諸葛亮看了看那空地的泥土,顏色較周圍的深,很明顯此地近日一定有翻動過,於是不再耽誤,諸葛亮準備喚張飛和朱桓二人來挖挖看,轉過身去,對張飛和朱桓二人說道:

  “翼德和休穆,你兩人朝著這兒挖一挖,我剛才一路跟著標記而來,想必此處必有異常,爾等且先挖挖看,若是沒有,那就此離去,不再逗留,返回軍營再說。”

  人家曹操等人押著張梁已是去找皇甫嵩邀功了,而自家主公卻要張飛和朱桓在此地挖泥土,張飛和朱桓一萬個不解,心想果然是小孩子玩性,都這種時候了,剛剛大戰一畢,不搶著去分功要賞,反而在這裡玩起泥巴,過家家,看來諸葛亮終究是太年輕了。

  不過,張飛和朱桓並沒有拒絕諸葛亮的要求,畢竟諸葛亮始終是主公,況且諸葛亮也說了,要是挖不到東西,就率軍回去,不再此處浪費時間,張飛和朱桓也想早些回去,索性就聽從諸葛亮的要求,挖一挖,早些斷了諸葛亮的玩心和多想。

  張飛和朱桓乾脆扔了自身隨帶的武器,向身邊的軍兵要來大刀,一左一右的開挖了起來,二人都是氣力不弱之輩,不一會兒就挖了不少泥土出來,雖然張飛和朱桓認為將領本該去戰場殺敵,想不到居然有一天要在此地挖泥土玩,內心十分鬱悶,卻不敢表現出來,隻好對著泥土拚命使力發泄。

  挖了大概一陣子,始終不見任何東西,就在諸葛亮要放棄了,暗歎果然是多心了。諸葛亮正要開口讓張飛和朱桓不用繼續做這無用功了,誰料張飛一刀掘下去,突然聽到金屬相碰的聲音,就像兩個將領在戰場上廝殺,兵器相碰一樣。

  聞聲,諸葛亮大喜,趕忙讓張飛和朱桓將裡面的東西挖出來,張飛也自知是挖到東西了,一時好奇不已,開始認真積極地挖掘起來了。很快,裡面所收藏的東西被起了出來,是一個金盒,不大,僅僅只有兩個巴掌那般大。

  張飛大失所望,原以為會挖到什麽寶物,想不到只是一個金盒,檢查了一番,發現沒有異常,將金箱遞給諸葛亮查閱。諸葛亮接過金盒,仔細地研究了下,發現雖然盒子是金子做的,卻是普普通通,並無什麽出奇之處。

  “翼德,打開它,看看盒子裡面有什麽東西,要是僅僅只是一個空盒,那這金盒就賞給你和休穆兩人平分了。”

  諸葛亮只能寄希望盒子裡裝的東西了,但願別是空盒,不然曲陽一戰,對於諸葛亮來說,收獲和付出差不多持平,甚至是略虧,純粹屬於浪費時間了。

  張飛聞言,知道諸葛亮這金盒看來是落定他和朱桓兩人的了,裡面有東西,那諸葛亮自然更不會在意這個金盒,沒東西的話,剛才諸葛亮也說了,賞給他們了。於是,張飛猛地用力一掰,金盒應聲而開,張飛的怪力如九牛拉車,金盒居然不堪一擊,被張飛硬生生地掰成了兩半。

  好在並不是空盒,從金盒裡面掉出來一張絹布,飄落於地,朱桓眼疾手快,將地上的絹布撿了起來,看起來像是書信,也像是地圖,總之並沒有任何危險地成分存在,朱桓這才將絹布呈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接過那絹布,絹布不大,映入眼簾的只有區區二句話,上面寫著:
/>
  “恐不日將敗於官軍,無力回天,無處可逃。今將太平道多年儲糧寶圖藏於此地,若我黃巾義士有緣尋得標記,自可取之,不然則令其永藏此地,有負所托,心甚愧之。梁敬上。”

  讀完之後,諸葛亮知道這些字應該是張梁的絕筆信,最後的遺言,見張梁提到儲糧寶圖,諸葛亮又將絹布反轉了過來,果然絹布的背面,密密麻麻地標記著各種地點,多如天上繁星,難以一一計數。

  此物竟然真是張寧曾提過的儲糧圖,黃巾反賊多年的糧草積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