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17章 拜訪縣令
  諸葛氏的版圖越來越小,財富越來越多。

  得到徐奕這能乾助手,諸葛亮著實省心許多,短短的二三天,諸葛府的倉庫幾乎全變成錢財,僅存足夠的糧食。

  待到徐奕也將集市中所能交易的全部完成後,諸葛亮讓徐奕將笨重的五銖錢全部換成易攜帶的黃金白銀。

  至此,諸葛氏倉庫裡共有黃金八十萬兩,白銀一百五十萬兩,銅錢二十萬銖,坐擁良田山地水湖五十萬畝,大小商鋪一百一十間,祖宅園院三百棟,古董字畫,珠寶首飾二十五萬件,糧草十萬石。

  無法變賣全部家業,諸葛亮早就有預料。如今變賣成功如此之多,進展之快,已倍感欣慰了。

  隻好去拜訪一下那個朱縣令了,要是能成,那麽下坯糜家那兒商談的籌碼便又多了一個,無須將家業賤賣給糜家。

  到了約定好的日子,諸葛亮和諸葛誕便早早地等候在朱府門口,等待會見朱縣令。之所以帶上諸葛誕,完全是諸葛誕身為嫡子,表達足夠重視,又身材魁梧,使人不敢輕視,以免早早地吃閉門羹,會談不利,草草結束。

  “阿亮,我們諸葛氏與那朱縣令時有過節,常有衝突,你說那朱縣令會不會故意接見我們,然後一番羞辱,令我們諸葛氏蒙羞?我總覺得朱縣令是不會與我們和解合作的,更何況是買我們的家業,今日來這,算是白費心機了。”縱是諸葛誕保持心態平和,也不禁覺得此事比諸葛玄還玄。

  “誕兄,既來之,則安之。請平心靜氣,稍安勿躁,就算此事不成,就當修身養性了。況且朱縣令乃朝廷命官,而我等一介白身,若是他出言不遜,豈不徒增笑耳也。再說,你我都非諸葛氏長輩,縱是受了折辱,也不落諸葛氏之名,無非我們受些委屈罷了。”諸葛亮耐心地開導諸葛誕,頗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領悟,曉得要拿得起,放得下。

  聞言,諸葛誕也不再抱怨牢騷,與諸葛亮一同靜心等候。

  時間如沙漏,在等候一個時辰後,總算是接到門房通知,道朱縣令將在會客廳接見,諸葛亮和諸葛誕重振精神,彼此幫對方整理儀表儀容,便隨著門房走進朱府。

  朱府,先映入眼簾的是府院中間的一座人工假山,栩栩如生,渾然天生。

  假山旁一口活水池塘,水色青青,蓮葉有的隨風不停搖曳;有的點綴在湖面上,給院子裡增添綠意。

  肆意暢遊的錦鯉三五成群,你追我趕。

  緊跟著門房的引進,左轉右繞,好一陣子才算是走到了會客廳。

  會客廳的大門敞開著,只見一人端坐在正中間的主位上,靜候恬淡,養氣蓄意隨之蔓延。

  遠遠望見,諸葛亮料想那人便是朱縣令了。

  想諸葛亮天縱其才,以前何曾在意過身居縣令之人,結交的大多是往來皆郡守,談笑無白丁。

  如今亦步亦趨,小心翼翼,真是世事變化無常,難料也。

  “拜見縣令大人,感謝大人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會見我等,大人明鏡高懸,察覺秋毫,今日得見,實乃我輩之楷模,後生之典范。陽都政通人和,百業俱興,全系大人一力之功。”諸葛亮和諸葛誕恭順有禮,二人進了會客廳,落落大方、舉止得體地向朱縣令行了個晚輩禮。

  待行禮完畢,諸葛亮才開口說話,一骨腦地拍起馬屁來了。雖然內心實在別扭,但諸葛亮隻能勸自己,人總是要成長的,最終都會變成自己不喜歡的模樣。

  何況,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沒有人會伸手打笑臉人,這也是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的原因。

  朱縣令尚未問話,觀二人進屋後,大的沉默寡語,小的倒是口綻蓮花,妙語連珠。細聽,不禁令人毛孔舒展,全身舒暢。

  “爾等何人?所為何事要面見本官?”朱縣令稍微收起端著的架子,不喜不悲,表現得一點都不在意,平淡至極。

  有改觀便好,諸葛亮細細地感受著空間磁場的變化,屋子裡的氣氛總算是緩和下來了些,不再冰冷僵硬。

  “啟稟大人,我兄弟二人仍琅琊諸葛氏族中子弟,在下諸葛亮,這是我堂兄諸葛誕,今日鬥膽上門拜訪大人,實是為朱氏與諸葛氏時有衝突,互有誤解一事而來,特來稟明調解,還望大人能冰釋前嫌,與我諸葛氏重修舊好,互為犄角。 ”不添油,不加醋,諸葛亮一臉坦誠地說明來意。

  朱縣令見此人雖小,卻頗為睿智,又不卑不亢,絲毫不受官威之積壓,實屬罕見,真乃神童也。思極至此,朱縣令有一種與諸葛氏為敵,要麽著實不智,要麽斬草除根的直覺,否則後患無窮。

  “諸葛氏乃琅琊望族,人才濟濟,在下雖忝為縣令,然朱氏根基淺薄,何敢與諸葛氏有衝突,得罪諸葛氏,誤解一事純屬謠傳。”以退為進,故意放低姿態的朱縣令想了想,既然無法將諸葛氏連根拔起,那便再聽聽這小子後面所說的,再作定奪。

  “大人果然深明大義,寬宏大量,陽都能有大人這等青天老爺,實屬萬民之福。以前諸葛氏不識賢能,不辯優劣,才導致與朱氏常有誤解,為表諸葛氏和解誠意,諸葛氏願意贈大人良田十萬畝,大人雖為官清廉,然小民的一些微薄心意,還望大人能夠笑納,以消兩族心中芥蒂。”諸葛亮深知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也。

  冤家宜解不宜結,兼之,財帛動人心。

  “本官為一縣父母官,兩袖清風,為政清廉,豈能隨便收諸葛氏不明不白之禮,平白毀了一生英名。你這小毛孩,切莫再胡言亂語了。”既然有心擴大朱氏的家業,又有機會蠶食諸葛氏,朱縣令自然不會放棄這大好契機,但多年的宦官沉浮,使朱縣令始終顧及臉面,保持吃相不難看。

  明明很想要,卻嘴上說不要,欲拒還迎。

  見此,諸葛亮一眼就看望朱縣令的小心思,無非是當婊子又想立牌坊,名利雙收,隻好采用迂回戰略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