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86章 軍令如山
  黃巾反賊說來就來。

  如風傳一樣,僅僅隻過了四五天,整個涿縣就得到了消息。

  據探子所報,黃巾賊將鄧茂率領五萬賊兵,聲勢浩蕩,從冀州巨鹿郡,一路向東,往幽州涿郡而來。

  五萬賊兵。

  別說殺了,就算是五萬地裡的大白菜,拔出來也得一堆時間人力。更何況只有郡兵幾百近千的涿郡。哦,不對,若是加上諸葛亮的二千友軍和新投的劉備五百義軍,再發發力,倒是能湊個四五千。

  可滿打滿算,五千對五萬。勝算也還是不大,且人心難論,黃巾賊來犯,不知會不會有逃兵內應之類的。

  總之,劉焉急了。

  於是,召集鄒靖、諸葛亮和劉備等人前來商議軍事大計。

  “事態緊急,眼下黃巾反賊已經迫近我幽州涿郡,不知各位可有守城之計、破敵之策?”

  劉焉看向下座的鄒靖、諸葛亮和劉備等人,希望有人能明確地給個答覆。就算不是什麽萬全之策,隻好有想法,有利於眼前的形勢,劉焉都會大開方便之門,允許去嘗試。

  當然,這一切都是保證劉焉的安全前提之下。

  鄒靖低著頭,不敢答話,面對領導劉焉的問計,是真的不敢強行出頭。鄒靖也不怕臉紅,畢竟久經沙場,眼前可不是逞強的時候。

  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涿郡之兵,不到五千,黃巾賊兵已破五萬,若是黃巾賊將懂些兵法,把涿郡各郡縣圍起來,別說攻打了,人心惶惶,面對十倍的賊兵,可能就得不戰而降了。

  諸葛亮也是眼觀天,一幅袖手觀旁的樣子。反正諸葛亮覺得泰平軍是友軍,現在黃巾賊兵勢大,銳氣正盛,要是拿泰平軍去正面抵擋,不說能不能擋得住,就算擋住了,折損也必不會少。

  諸葛亮可不想為了涿郡的周全,而犧牲自己大力培養的家底,泰平軍輕易動不得,每一個都是花費大量錢財堆積起來的,折損一個都心疼。

  劉焉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劉備身上。

  新投效的劉備感覺到劉焉灼熱的眼神,此時不表態是不行了。

  “太守勿憂,無非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料那黃巾賊將兵略有限,黃巾賊兵如土雞瓦狗,若以一軍正面抵擋,再以一軍埋伏奇襲,解我涿郡之困,易如反掌耳。”

  劉備想了想,只能希望這黃巾賊將智謀別太妖,不懂用計,涿郡本已兵少,若是分成二軍,黃巾賊兵會以為官兵有援軍,必定軍心動搖,再伺機斬殺賊將,則群龍無首,聞風而逃。

  那麽涿郡的危機就算解除了。至於劉焉采不采用,劉備就不關心了。畢竟,幽州老大是劉焉,反正計謀已經幫劉焉出了,算是仁至義盡了。

  “玄德兵法嫻熟,文韜武略,且甚知我心也。就按玄德所說,縱是不成,我等也算是以身報國,眾將聽令。令玄德統領兵馬五百,作為先鋒,前去破敵;令鄒校尉率領涿郡郡兵一千,作為中軍,以便策應;令諸葛賢侄率領泰平軍,作為奇兵,埋伏偷襲。”

  劉焉見劉備出來獻策,也就從善如流,采用了再說。反正劉焉是漢室宗親,投降是不可能的。要是不成功,那就逃跑就是了。沒有必要與黃巾反賊死嗑,白白送了性命。

  劉焉打了一棒,也知道該給一顆甜棗。補充說道:

  “黃巾反賊妄圖亂我大漢根基,

覆我大漢社稷,還請諸軍將士用命,奮勇殺敵,衛我大漢之威,雪我大漢之恥。待退敵之後,我必向大漢天子為各位表功,本太守親自坐鎮涿郡,就在涿郡為眾將設宴擺席,靜等眾將凱旋回師慶祝。”  “末將遵命。”諸葛亮、鄒靖和劉備齊齊應諾,領了軍令。

  沒辦法,劉焉都直接下令了,隻好硬著頭皮接了軍令。所謂的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那也得等到將在外再說。眼前,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諸葛亮、鄒靖和劉備接了軍令之後,心情各異。

  鄒靖身為涿君治所涿縣的校尉,首當其衝,原本郡兵便為鄒靖統領指揮,可說是無升無降。鄒靖就是覺得黃巾勢大,不可擼其鋒,哪怕領兵一千,也覺得勝算不大。

  不過,好在劉備等人作為先鋒,縱事有萬一,鄒靖再作決斷,也不遲。說白了,劉備抗得住,那鄒靖就率軍一擁而上,痛打落水狗,加上諸葛亮的奇兵,肯定收效甚佳。要是抗不住,那鄒靖有一千兵馬,逃跑也來得及。

  諸葛亮作為友軍,反正也是想著打順風仗,撿撿戰功。雖然曾經劉備這一次是賭贏了,但諸葛亮還是覺得保守點好,害怕被自己這隻蝴蝶扇動的翅膀改變了一切,不過諸葛亮還是願意將賭注押在劉備身上。所以奇兵的安排,挺好。進退皆可,攻遁皆宜。

  三人之中,屬劉備最苦,而且是寶寶心裡苦,有苦只能對兄弟說那種。

  劉備和關羽、張飛結義之後,打造了三套兵器雌雄雙股劍、青龍偃月刀、丈八點鋼矛,又招募了五百鄉勇,找了鄒靖當中間人,去求見太守劉焉。

  劉焉是怎麽乾的呢?

  劉焉卻和劉備敘起了宗派, 且大喜,認了劉備為侄子。然而,當五萬黃巾軍氣勢洶洶地卷地而來時,劉焉就把剛剛認下的侄子給賣了,一下子派到戰場上了。

  當然,這也不是重點,投軍嘛,都是希望戰場上建功立業的,有機會上戰場,才有機會立功,劉備早有心理準備。

  可重點是,劉焉給了劉備多少兵馬,統領兵馬五百。很明顯,這五百人分明就是劉備自己招募的鄉勇。盡管黃巾軍是烏合之眾,但五萬人到底是五萬人,一個陣前失誤,劉備等人,被踩也能踩成爛泥。

  黃巾來犯,令劉備統兵五百出城迎戰,破敵。卻不想之前冀州官軍不也“望風而靡”。分明將這五百人去送死的,兵是新來的,將是新來的,正好賊寇也新來了,放到磨刀石上試試。

  劉焉並不知道關羽張飛的實力,什麽漢室宗親,什麽剛認的侄子,在眼裡,分明就是一個剛剛出道、給老大擋槍子的小弟。

  諸葛亮都替劉備不值,他實在無法理解劉備此時的心情。

  不知道很久以後的漢昭烈帝劉備,在回憶起人生第一仗的時候,是個怎樣的心情。

  也許,劉備在拿起雌雄雙股劍的那一刻,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吧。要不然,是怎麽也不可能心裡苦卻欣然領命的。

  這是劉備最孤獨的一仗。沒有百姓,沒有救兵,甚至也沒有逃跑的地方。龐大的涿縣城就在身後,但是那裡不是家,也沒有人會支援。只有手頭的五百鄉勇,和兩個弟兄。

  贏了,名揚天下。輸了,就是一堆爛泥,連名字也不會被人記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