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41章 於禁辭行
  時光總是在人遺忘它的時候,逃跑得飛快,直到人想起來了,才保持流逝的從容。

  這天,晨練過後。

  於禁去了諸葛亮求學的院子裡,找到了諸葛亮。

  早已將晨練滿身臭汗的衣襪換成一身素白的練功服,整個人看起來十分幹練穩重,遠遠望去,就像一座雕像的於禁,來到諸葛亮的面前,卻發現有些難以啟口。

  眉色之間,雖有不舍,眷戀,但一身的氣勢卻是帶著義無阻擋。猶豫些許,於禁最終還是開口了。

  “公子,禁今天是特意來向您辭行的,護衛一事已算是圓滿完畢,禁不日也得回濟北相鮑信大人帳下效命了。”

  “於將軍,可是在府中住得不慣?還是說府裡有人故意刁難你,怠慢於你?無須顧慮什麽,還請直說,在下必為將軍出頭,為將軍做主。將軍得無雙上將,豈能受此委屈。”

  諸葛亮以為是府裡哪個不長眼的,去為難了這個雖然在泰山土生土長,卻是濟北相鮑信手下身份的於禁,連忙安撫於禁,打算為了挽留於禁,給於禁出頭,讓那些沒眼力見的賠禮道歉。

  “公子多慮了。諸葛府待禁盛情款款,哪來委屈一說。近些日子來,在諸葛府內,錦衣玉食,細微照顧,更是處心善待,倍加尊重,乃是禁軍旅以來不曾受過的待遇,奈何從軍之人,當服從軍令,不可擅專。況且,如若不回去複命,恐軍籍在身,反成逃兵,連累家人。還請公子能見諒,體恤禁的難處。”

  於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解釋是因公事而要離開諸葛府,並非在諸葛府中過得不開心,不受人尊重。

  “遙想與將軍初識,恍若眼前。將軍英姿颯爽,威武不剛,加之武藝過人,軍陣精通,在下素來敬重之。從泰山到琅琊,琅琊到洛陽,洛陽回到泰山,時光荏苒,卻抹不去彼此共肩奮鬥的日子。那時路途艱苦,晚上共同露宿荒野,白天一起沐浴烈日,卻能苦中作樂,相互扶持。回想起來,還真的令人回憶無窮,念念聯想。”

  想到於禁要就此離開,諸葛亮不由回想起有於禁護衛的這一段日子,的確在安全方面,無須諸葛亮過多操心。於禁的表現,在諸葛亮的眼裡,能說是可圈可點,亮點頗多。

  “是啊,和公子共處這段時間,不止受到公子的諸多照顧,而且跟著公子學到了不少東西,最主要的是公子不嫌棄我等從軍之人,小兵一個,給予禁足夠的尊重與厚待,對此,禁感激不盡。”於禁也是性情中人,看重軍旅之情。

  “於將軍一走,在下沒有於將軍作為護衛首領,說不得將來事有所急,安全又成了問題也不一定。故此,在下厚顏懇求將軍留下,至於家眷與軍籍,還請將軍不要擔心,待在下向家父言明一二,家父必然安排妥當,接回泰山,不知於將軍意下如何?”

  說實話,諸葛亮並不是很開心,放在諸葛亮眼前的,明明就是一個大好的人才,卻目前沒辦法招攬,留下於禁,就像長在樹上的蘋果,沒辦法爬上去采摘,一切都是空談空想。所以諸葛亮還是想再試試挽留於禁。

  這可是五子良將之首於禁,智勇雙全的將帥,不是像程遠志這樣少根筋的衝鋒猛將可比。

  “禁多謝公子的美意了。待在公子身邊,想必日子會豐富多彩,時常能和像徐盛徐文向這樣的虎將相切磋,有所增益。但濟北相鮑信鮑大人並無半分虧待於禁,若是貿然離開,實屬不義。未有調令,私自離軍,是為不忠。

請公子恕罪禁不能接受公子的一片好心意,實在是無福消受。”  看重忠義與軍令的於禁,知道要是留在諸葛亮的身邊,將來的舞台會更加的大,畢竟這個小小的孩子,所展現的能力實在是駭人聽聞,而且又有識人之明,禮賢下士。只要有能力的人才,在現在的諸葛亮身邊,就不會被埋沒。

  不出意外,於禁還是拒絕了。這完全在於諸葛亮的料想之內,諸葛亮明白於禁不是那種三言二語就會改變心意的人。隻好不再強求,轉而做好於禁辭行的準備工作。

  爭取給於禁一個好頭好尾的印象感觀,再圖後謀。

  “將軍忠義無雙,在下若是再強行挽留,便是陷將軍於不忠不義之中。既是如此,也罷。能與於將軍結識一份,已是緣份,萬望於將軍不要忘記昔日你我之誼,牢記在下與將軍相處共事的渴望之情。便足矣。”

  諸葛亮向於禁拋出友好的橄欖枝,為以後見面留下一絲情面。畢竟,下一次相見的場面,誰也料不到。有可能相逢一笑醉解愁,也有可能兵戈相向鬥生死。在不久的將來,亂世之中,什麽都有可能,什麽都會遇到。

  “公子之恩與情,禁必銘記在心,必不敢忘。”專注於行動,不愛吹噓言語的於禁,知道千言萬語始終要看一個人最終是怎麽做的,而諸葛亮的作風可以看出,是真的看重人才,不是虛偽做作。

  “不知將軍可曾告之家父?也好讓家父為將軍準備酒宴踐行,聊表心意。”諸葛亮想隆重地為於禁送行,以免寒了於禁和其他屬下人的心,故此相問,想了解諸葛珪是否知道於禁要走一事,有所安排。

  “禁已是提前向郡丞大人匯報過, 征得郡丞大人的同意,只是覺得不能不告而別,故此今日特來尋公子,告之此事。至於踐行酒宴,禁公事已了,回軍複命,乃是小事一樁,應有之義。就不勞大人操心傷神,也無須興師動眾,大人與公子的心意,禁心領便是了。”於禁連忙推辭了,不想過於張揚,保持低調即可,悄悄回程。

  “踐行酒宴既隨將軍之求,不擺也罷。為答謝將軍護衛之恩,隨行之苦,特贈將軍黃金五千兩,些許薄禮,莫要推托,敬請笑納,以便成全諸葛家感恩的一點心意。”諸葛亮有意給於禁送點禮,禮尚才有往來。故而大出手,一送便送黃金五千兩。

  “公子,這可使不得。護衛公子乃是禁之軍命,自當盡力而為。豈敢再受公子重禮,黃金五千兩,禁斷然不敢收,受之有愧呀。”聽到黃金五千兩,於禁自己都驚訝了,急忙擺擺手,以示拒絕。

  “將軍,此黃金五千兩,縱是不為答謝,乃是在下敬重將軍的為人所贈。若是將軍當在下為朋友,那便收下。若是不收,則是嫌棄在下,不願與在下結交,恥於在下為伍。還請將軍勉力收下,不要再推辭。”身為世家士族的諸葛亮不得不對寒門出身的於禁一番激將。不說於禁對諸葛家的感觀與感情都算不錯,如今不收下這錢財,卻恐怕連基本的交情都要沒了。

  話已至此,於禁隻好同意收下,接受這黃金五千兩的饋贈。

  不日,於禁則離開了諸葛府,看著於禁離開的背影,諸葛亮默默地笑了。

  黃金五千兩。

  收下,便好。

  又一個大大的人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