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48章 募兵計劃
  在高堂隆明確表示願意投靠諸葛氏,並認諸葛亮為主後,諸葛亮與高堂隆談之甚歡。最後,諸葛亮給了高堂隆九點三的高分,位列第二。

  待高堂隆之後,仍有一些人前來對答,但都表現平平,未有可取之新意。因此,挑選都尉考核一事便算告一段落。

  各人回答完畢,領了分數後,便由下人帶往另一會客廳,等待得出都尉最終人選結果。

  諸葛亮詢問了府裡的下人,得知已沒有要繼續參加考核的官員後,也由下人帶領去到各人等待的地方。

  各人看見諸葛亮走進了客廳,想起手中拿著的成績單分數,心思各樣,共同點只有想知道都尉考核最高分是多少,是誰。

  “各位大人,久等了。如今都尉考核結果已出,還請各位大人將得分宣布出來,最高分便是我們泰山郡的新都尉了。”諸葛亮向在坐的各人拱了拱手,行了個告罪禮後,朗聲宣告挑選都尉結果已出,請各人自報分數,自有分曉。

  眾人聽到諸葛亮如此一說,皆心生好奇,想知道同一道考題下,在諸葛亮這孩子那裡,其他人都拿到了多少分。

  但沒有人願意作出頭鳥,怕先說出來,要是分數太低,惹他人恥笑。

  “全都磨磨噌噌的,老夫先來好了。老夫的分數是八點三分。有沒有超過老夫的?要是沒有,老夫就不客氣,當任都尉了。”一個急性子的縣尉高聲宣布自己的分數,仿佛已是力壓群雄,收入囊中。

  “呵呵,在下不才,得分八點四,還請將軍不要怪罪,承讓承讓了。”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後面陸續開始有人自爆分數了。

  毫無疑問,願意接著爆出分數的,都是高過前面的人,凡是那些低於的,算是直接放棄了,也不願再將分數說出來,以供笑資。

  “兄長,莫急,小弟運氣,得了個八點八,純屬僥幸,待散會後,請兄長去酒香樓喝上一二杯,算是賠罪。”

  “在下投小公子所好,給出的答案高得九分,還請各位大人原諒在下的旁門左道,難登大雅之堂。”

  “先向各位大人賠罪了,本官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終得分九點二,得罪了。在此先賠個不是,還請大人們海涵。”

  一波又一波,每報出一個新分數,眾人皆驚歎連連。

  “在下得分九點三。”高堂隆覺得該出手了,遂簡潔精練,報出了分數。

  “在下僥幸得分九點五,還請各位大人以後多多支持。”薛悌也覺得應該早點落實都尉一職為好,以免節外生枝,遂不落人後也報出了分數。

  就在薛悌與高堂隆報出分數之後,會客廳頓時變得安靜如初,鴉雀無聲,落針可聞。無人再敢多發一語,自報分數。

  “各位大人,都是我泰山郡的英雄翹楚,中流砥柱,是萬裡挑一的佼佼者。些許分值,作不得數,還請不要往心裡去。不過都尉一職,我看從事薛大人最為優勝,便舉薦薛大人任命都尉,高督郵也是分值頗高,表現可圈可點,建議舉薦為督軍,任作都尉副手。不知各位大人可有異議?”

  諸葛亮看氛圍漸冷,隻好出來作一個總結。將薛悌定為都尉,高堂隆定為督軍。這也是兩人投靠以來的略施恩惠了。

  各人聽到這樣的結果,隻好自認無緣,卻不敢出言提出有異議,紛紛同意附議。

  畢竟,此時提出反對,有可能改變不了郡丞府的決定,但必定是得罪即將新上任的都尉與督軍,為以後的官途埋下禍根。

  這可不是一件好買賣,各人精著哩。

  薛悌與高堂隆互相對視了一眼,從中讀出彼此的默契,心照不宣,嘴角微微一笑,靜靜地站在一旁,默不出聲,看不出喜悲,平靜自若。

  “既然此事已了,為感謝各位大人對我諸葛氏的支持與幫助,還請移步宴會廳,晚膳早已備好,本官與各位大人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諸葛珪見有了結果,便向失落的各人發出邀請,準備用糖衣炮彈,甜言蜜語安撫挑選不中的那些人,也算是為了寬慰這些郡縣官吏,幫諸葛亮善後。

  待宴席已了,眾人散去,薛悌和高堂隆卻悄悄地留下來了。

  兩人尋到了諸葛亮,想知道諸葛亮接下來的安排計劃,以便開始著手開展。

  “孝威兄,升平兄,今日天色已晚,為何酒宴後尚未回去歇息呀?可是諸葛府招待不周?”諸葛亮看著主動找來的兩人,心生滿意。果然是有些門道,至少兩人的眼力見不錯。

  雖然也想直接將心中謀劃早些告訴兩人, 但卻不能求之太急,表面禮節客套還是要有的,故而顧左右而言其他。

  “主公,我倆新投主公,未立寸功,卻佔尊位,心有不安,受之有愧。故前來尋主公,望主公能吩咐一二事,也好讓我等為主公出一份綿薄之力,以表忠心,以寬自心。”

  薛悌知道眼前的諸葛亮雖然年紀小,卻不愛玩官場的那一套,因此直接將兩人的來意告訴給諸葛亮,表示現在都尉與督軍已是板上釘釘,那麽接下來該為諸葛亮乾些什麽。

  “兩位兄長請放心,既投我諸葛氏,量才為用,只要沒異心,便不會隨意猜忌你等。至於眼前,首要之事便是招兵買馬,盡快募兵,成立一支裝備齊全,頗具戰力的新郡兵,作為各縣兵的機動部隊。”諸葛亮將要做的事提前告訴兩人,接下來又表示會重用兩人,消除兩人的不安之心。只見諸葛亮又道:

  “待任命文書一到,這支軍隊便由兩位兄長帶領,分任都尉與督軍。在下初步預估至少要募兵二千,方成規模。兩位兄長若是閑來無事,也可提前著手開展募兵事宜,所需之錢財物資,徑往郡丞府去取。至於軍械衣甲之物不夠,可聯系下坯糜氏自行籌集。錢財無需擔憂,只要練出一支精兵即可。”

  “遵命,我等這就開始募兵,必不辜負主公之托。”薛悌和高堂隆聽到諸葛亮胸有城府,早有謀劃,不由覺得所投為明主,加上一開始就投之信任,領兵二千,更是感激不已,連連表態。

  自此,薛悌和高堂隆更加忠誠,別無二心,領命自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